记广东省文明单位茂名市桃花粤剧团
演职人员正在排练。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信涛 摄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获评2017年广东省文明单位的茂名市桃花粤剧团就是代表之一。走出中心城区,来到茂南开发区下塘村的小道,热闹的锣鼓声不时传出,这里便是茂名市桃花粤剧团的大本营。在这个安静的地方,剧团的演职人员每天准时准点开始排练,然后在下午时分应邀赶往演出地点,把精彩的粤剧表演带到农村送到基层。
始建于2012年的茂名市桃花粤剧团是一个自筹资金办团的民营团体,建团以来,剧团大力弘扬粤剧文化,以建设和谐文化为主题,创作、排练一系列反映群众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到基层演出。2016年为民演出390场次,受益的群众约20万人;2017年下乡演出180场次,送戏下乡20场,受益群众约16万人。2015年12月,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授予全国第六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今年3月,被评为"广东省演出行业十强单位",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粤剧团;8月,剧团又被列入广东省重点艺术院团,是茂名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民营团体。
培养专业人才 打造文艺精品
粤剧作为深受两广地区群众喜爱的一门表演艺术,也催生了众多粤剧团的诞生,据粗略统计,目前我市有近两百家大大小小的粤剧团。但是由于订戏市场有淡旺季,考虑到盈利问题,大多数粤剧团都是在订戏旺季集合演出,在订戏淡季就解散演职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剧团的人员素质跟剧目的演出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但是茂名市桃花粤剧团通过打造精品、精心提炼好作品、在服装、道具甚至唱腔上面下足功夫,保证了曲目的演出效果,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实现了年均演出300多场。
稳定的订戏量确保了剧团演职人员的收入,也创造了吸收年轻人加入的机会。据剧团负责人李晓介绍,剧团目前有演职员工43人,年龄大多在20—35岁之间。李晓认为,现在全市不少剧团都存在人才缺乏、后继无人的问题,所以她计划剧团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成功筹建一个茂名地区粤剧艺术培训基地,为粤剧培训稳定输送更多的人才。
扎根本土文化更多茂名元素
茂名市桃花粤剧团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与发展,凭借突出的业绩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成为茂名本土优秀的专业粤剧团,并且排演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如<<新白蛇传>>、<<新宝莲灯>>等耳熟能详的传统粤剧曲目在剧团的再次改编和精心排演下,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剧团的热门曲目。
在此基础上,剧团近期还计划打造两部大型原创剧目<<冼夫人>>和<<革命英烈李嘉>>。其中,<<冼夫人>>是一部大型历史剧,主要内容是关于冼夫人的精彩一生,同时也是通过"歌、舞、演"的戏剧形式在舞台上弘扬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精神。在今年六月初,该剧已经开锣启动,预计最快将于九月与观众见面。李晓说,希望能够在扎根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打造具有茂名元素的曲目。"就冼夫人这个题材来说,在我们粤西地区的群众中是有较高的认同感的,但是相关的戏剧创作还是不多,相信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这个曲目会在演出后得到群众的热烈反响",对于<<冼夫人>>的创作和未来的市场,李晓表示十分期待也很有信心。而<<革命英烈李嘉>>作为一部展示革命先烈英勇故事的现代曲目,目前也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中。
坚持服务农民好戏送到农村
为了响应国家和省政府关于"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的号召,茂名市桃花粤剧团自两年前开始就积极把好戏送到农村,送到基层。仅今年上半年,剧团就已经送戏下乡39场,足迹遍布我市多个偏远地区。良好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让剧团受到深圳宣传部的邀请,前往深圳市进行送戏下乡的活动。团长李晓表示,自剧团被授予全国第六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以来,她深感剧团往后的发展应与与所获得的荣誉相匹配,真正起到为农村群众带去优秀文化的作用,承担起剧团该有的社会责任。
前一段时间刚结束到信宜市送戏下乡的剧团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让剧团的演职人员感受到了不同于平时的幸福感。由于住的地方较为偏远,当地的村民出行不便,平时很难欣赏到这种高水平的表演,而为了让演出效果不打折,剧团坚持把最完整的设备带到当地,呈现最好的效果。"粤剧最大的受众本来就是农村地区的群众,通过送戏下乡,他们有机会欣赏到文化演出,同时也会对我们剧团有了深刻的印象,以这是互利互惠的一件事情",下一步,剧团还计划在今年完成不少于50场的送戏下乡目标,力求更多喜爱传统粤剧的群众受惠。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晓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