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帮扶带动脱贫 改善环境促进发展
本帖最后由 限量版的俄 于 2017-11-22 10:02 编辑"多亏了合作社,我才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家里生活也变好了。"旦场镇楼阁堂村的张叔激动地说。在电白区,像张叔这样的贫困户有12351户28161人。自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们的收入在不断提高,生活逐渐得到改善。截至2016年底,电白区已有7795户贫困户10603人成功脱贫,超额完成了市2016年下达的9700人任务数。在2017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该区多措并举,预计帮助10700名贫困村民脱贫。
在电白旦场楼阁堂村,珠海九州控股集团驻村干部在了解肉鹅的生长情况
发展本土优势
产业带动脱贫
记者了解到,精准扶贫工作中,该区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培育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打造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基地,且大部分镇、村的本土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和成效。
"这是第二养殖区,我们的帮扶单位和粤丰盈养鹅合作社合作扩养的,是我们村的扶贫基地之一。"旦场镇楼阁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日光指着眼前这片养鹅基地告诉记者,帮扶单位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入股粤丰盈养鹅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打造以鹅为主的地方名牌。
作为帮扶基地,合作社无偿为贫困户提供鹅苗和饲料,提供技术培训、疫病防治等。据了解,目前已带动该村40户贫困户160人脱贫。此外,基地每年可产生收益70万元,每户可通过分红获得近4000元,保障了扶贫户既增产又增益,真正实现脱贫。
帮助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同时,合作社也提供就业岗位。"以前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现在有4500元了。"张叔告诉记者,他因身体不好,也要照顾家里,不能外出工作,以前只能在村里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养殖场工作,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又能照顾家人,生活在不断变好。
引进龙头项目
促进长效增收
除了打造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基地,电白区还重视引进龙头项目,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保障村合作社长效增收。据了解,目前该区全力引进林头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温氏养猪、天邦养牛、鸿成蔬菜、日兆光伏等龙头项目。
在那霍镇石塘村,村委、学校、镇政府楼顶已经建设安装了光伏发电设施。该村驻村干部蒋罡鋆介绍,石塘村光伏发电项目今年五月份已建成发电,并网发电后所得收益,前五年采取固定分红形式进行分配,每户贫困户每年平均3000元,村合作社每年2万元。贫困户脱贫后,村合作社每年平均可获固定分红约6万元。合同到期后,光伏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发电收入全部归村集体。"我们做这个项目,就是考虑到长远的发展,20年合同到期后,这个项目仍然可以带动村集体发展。"蒋罡鋆说。
改善人居环境
激发内在信心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电白区结合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完善村中基建、助力村民危房改造等,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在信心,将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移到脱贫实际行动上。
来到旦场镇楼阁堂村,记者看到这里的村道整洁干净,道路已实现硬底化,道路两旁也安装了路灯。帮扶单位驻村干部陈学刚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已经完成了16户贫困户危房改造,接下来将重点落实村公共配套设施、产业布局、道路村庄居住规划等。
而那霍镇石塘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完成了 2.5公里的村道建设,实现村庄道路硬底化,完成了130米宽的水陂、200米引水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接下来将建设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丰富村民休闲娱乐生活。
据了解,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电白区整合各方资源,助力贫困村帮扶任务和非贫困村帮扶任务。其中,推进"1+N"扶贫配套措施,以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差等瓶颈问题为突破口,建立完善的镇、村扶贫体系,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与农村各项工作协调开展。如民政部门负责解决贫困户低保问题;住建部门负责核实危房改造问题,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公安部门负责解决贫困户没有户籍问题;教育、交通、水务、财政、国土、卫计、供电等部门也各司其职,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
目前,电白区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采取"一村多策"、"一户一法",因地因户精准施策,进一步抓好帮扶项目落地,切实增加贫困村、贫困户收益,确保2017年该区10700名贫困村民脱贫。 不错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