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琅实行市场化运作环卫业务
后尾板式压缩车在作业
广州侨银公司承接到沙琅镇的环卫清扫业务后,不断加大大力物力的投入,使沙琅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发生较大改观。
沙琅镇是全国特色小镇,又是电白区县域副中心,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县域副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区位功能的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问题变得日趋严峻。茂名晚报记者近日走进沙琅采访获悉,该镇通过市场化运作环卫业务以及城管"六乱"整治,消除了垃圾围城、垃圾堵路、垃圾扰民的现象,建立起全国特色小镇、电白区县域副中心的干净、美丽和温馨形象。
市场化运营带给沙琅圩清新环境
当日下午4时,刚刚下了一场阵雨的沙琅镇特别清新,府前路光洁的路面上,清洁工挥动扫帚沿街打扫落叶,垃圾压缩车动作流畅地依次收走各个垃圾桶里的垃圾,人们在惬意出行。从望夫路开车经过府前路的居民邱亚辉说,一路上环境很整洁,视野很清晰,令人心境开阔。
上述图景出现在沙琅镇将圩镇环卫业务交给专业环保公司运营之后。沙琅镇为提升环境卫生质量,专门设立卫生管理部门爱卫办,制定出台了沙琅镇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及文件,而圩镇环境卫生全面向好始于今年1月。
沙琅镇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提出了"市场化转制运营、企业规范化管理、工人使用合理、作业车辆作业工具标准、环境清洁优美"的工作思路。沙琅镇通过招投标,今年1月份引进广州侨银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对沙琅圩镇进行市场化规范化的管理。该公司的做法是:每两日开高压洒水车来清洗路面一遍,每天用一辆8吨后尾板式压缩车来收集各个垃圾桶的垃圾运去垃圾堆放场。有40辆人力三轮车,通过工人将各个收集点的垃圾收起来给垃圾压缩车运走。再用两辆农用车进小街窄巷收集旧家具等无法压缩的垃圾。全镇安置了5000多个垃圾桶。整个镇区的环境卫生比以前干净利落了很多,打造了宜居宜业沙琅的品牌。
陈尚锋四年前回到沙琅镇当环卫车司机,经历了沙琅圩环境卫生由差变好的过程。他每天数遍在沙琅镇中心至外围收垃圾运往垃圾处理场,由于沙琅镇正在逐步清理历史遗留的卫生死角、积存垃圾,他的工作量比以前大大增加。但看到沙琅环境一天比一天干净,他心里头高兴。陈尚锋讲述,"这家公司接手沙琅环卫业务后,因为公司管理规范,环卫工人又多,而且是三班制,大家轮流上班,每天清洁保洁时间达到20个小时左右,沙琅环境卫生好了很多。"
在圩镇环卫业务市场化运作的同时,沙琅镇成立专职的城镇监察队,坚持以每日巡逻、专人蹲点候守、集中行动等方式对圩镇"六乱"开展专项整治,使沙琅道路畅通、街道整洁、环境美丽。
镇环卫部门从运动员变裁判员
"自己做花钱多又辛苦,发包给专业清洁公司去做更好。"分管城乡清洁工程的镇党委委员杨培光说。目前镇政府主要做好监督,侨银公司负责执行环卫工作,双方合作是有协议的,镇每年给予该公司184万多元经费。"市场化运作前后对比区别很大,街坊微信评价政府为我们做了实事。"
与此同时,沙琅镇17个村(居)委会全部形成长效机制,实行有偿服务,村级实行收取每人每年36元的卫生费。各村委会购买了车、桶,有保洁员,垃圾统一运往垃圾处理场,做到垃圾日产日清。镇干部告诉茂名晚报记者,"以前农村塘里死猪死鸡无人清理,现在没有那种情况了。"
镇环卫部门从琐碎的清洁保洁工作中抽身出来,以督导检查为工作重心,对清洁公司和各村委的环卫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不定期地进行明查暗访,对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措施、好效果进行通报表扬。对于各村委,在卫生费收缴、清运效率、长效机制建立、抽查成绩等方面表现优秀的,给予万元奖励。对于表现差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
垃圾收集和运输环节顺利解决后,垃圾无害化处理环节给沙琅镇带来了新的考验。沙琅镇下辖15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人口逾10.3万人,圩镇每天产生35-40吨垃圾,农村每天产生15-20吨垃圾,而垃圾处理场处理能力趋于饱和。按照估算,沙琅镇现在有两万多立方米垃圾等待无害化处理,现在通过招标采购服务来清空这些垃圾。
电白区政府党组成员、沙琅镇委书记罗亮说,另寻新址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是解决垃圾污染环境、垃圾扰民的根本之策,沙琅镇将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使项目尽快实施建设。罗亮有个设想,"村民出地、镇出资金,镇与村合作建设小型垃圾处理装置,收益由双方分成,这样可能会获得村民更多的支持,我们正在考虑和物色适合的地方和项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