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两级财政投百亿支持11高校发展
20日,在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工作推进会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推进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明确省财政5年安排约3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11所共建本科高校大发展。加上所在地市的财政支持,两级财政将投入超百亿元,提升共建本科高校综合办学实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9地市共投近70亿支持共建高校
去年12月,省教育厅与9个地市、11所本科高校签署了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的协议。其中,湛江支持共建广东医科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中山支持共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和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茂名、韶关、梅州、惠州、肇庆、江门、潮州等7个地市分别支持共建当地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惠州学院、肇庆学院、五邑大学和韩山师范学院。
方案明确,省财政5年安排约3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共建本科高校。其中,5亿元支持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建设,2.5亿元支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新校区建设。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8所高校原则上每年每校安排5000万元,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原则上每年安排3000万元。
9个地市政府共投入近70亿元支持共建高校。其中,江门市、县(区)两级财政在"十三五"期间投入15亿元,五邑大学自筹5亿元,力争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韶关到2025年投入10亿元建设韶关学院,预留2300亩发展用地。梅州到2020年统筹10亿元建设嘉应学院,并逐年增加办学经费投入。
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表示,今年省财政在"创新强校工程资金"中安排8亿元作为省市共建工作的启动资金,并于3月完成拨付工作。其中,向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一次性拨付2.5亿元作为新校区建设资金;拨付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8所高校各5000万元,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3000万元;拨付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建设支持资金1.2亿元。
共建高校新增省级重点学科33个
超常规的投入,带动高校超常规发展
截至今年7月,共建高校进步明显,新增省级重点学科33个,比去年增加173.7%,新增国家级人才(团队)15人,比去年增加87.5%,新增博士学位教师201人,比去年增加23.3%,科研成果转让项目比去年增加78%。
方案确认,省市将支持共建高校调整学科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和开展国际以及粤港澳台合作。支持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在岗位设置、人才引进等方面落实和扩大用人自主权。
同时,支持共建高校适时调整优化录取批次,逐步将部分符合条件的重点建设学科专业调整到一批招生。支持共建高校调整、优化应用型学科专业,开展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学科的建设和调整。支持共建高校建设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培育建设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共建高校将激发办学活力、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和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建成所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