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化州宝圩“黄金子”产业的蝶变之路
"作为化州农特产的拳头产品栀子花系列加工产品,从4月16日开始进驻粤西农批的粤西旅游手信城,10多天里,栀子花干销售出1300包,栀子茶销售出1100盒,可见栀子及栀子花加工产品在农业+旅游业市场大有可为。"在化州市宝圩镇,长誉黄栀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周英杰一边忙着组织货源,一边按捺不住喜悦告诉记者,"今年,仅栀子花干一项的客户订单达2万公斤,我社才组织约1万公斤优质栀子花供应,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黄栀子俗称"黄金子",是国家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植物之一,从花到果、根皆是宝,可食可药,特别是果实含有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目前,由化州宝圩供销社领办的长誉黄栀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黄栀子面积达1.1万亩,种植范围跨越两广三市(广东化州、高州和广西北流),有近2000户社员,成为全国最大的种植黄栀子专业合作社,其基地也成为全国最大天然色素原料合作社生产基地。
在化州宝圩长誉黄栀子种植基地,栀子花开美不胜收。
"黄金子"药食两用 从花到果皆是宝
五月初夏,黄栀子花开,馥郁香远。记者一行驱车穿梭在宝圩镇村道上,随处满目的黄栀子树青绿点白,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你们过来正赶上栀子花开尾季,年初至今,受寒冷天气影响,花期比往年都延长了一周。"周英杰说,"宝圩公路旁处处栀子花开漫漫似白雪,漂亮至极,但大都不是长誉合作社签约采花的合作户。长誉只选取山清水秀、无污染,远离公路、厂矿、村庄的山岭作原料生产基地,这些基地不施化肥,限用经沤制的农家基肥,用黑光灯杀虫的天然原始有机种植,保证原料品质的纯天然及原生态风味。黄栀子及栀子花从生产源头到销售,每个种植户要按长誉合作社的要求建档填写好种植情况跟踪表和质量溯源跟踪卡,我这次也顺路到一农户家里检查跟踪表,以求保证原料的原生态品质。"
栀子鲜花干花加工。
"从四月中下旬迎来黄栀子花期,我每天早上8点至11点,就到自己地里采摘当天刚刚绽放的栀子花,日采量基本维持在25公斤左右。由于合作社对栀子花标准化生产有严格要求,从花型到品质都要经严格筛选,栀子花开到第二天,花蕊变色,花瓣、花缘开始转黄色就绝对淘汰不要了,即嫌老了。"向记者介绍生产情况的,是广西北流市清湾镇良冲村的陈仁静,他不但加入长誉黄栀子种植合作社,同时也是北流市龙南村、香田村、禾界村委会1000多亩黄栀子生产和收购区域的负责人。陈仁静还告诉记者,广西北流市的这几个村委会加入了种植黄栀子,除了地界与宝圩接壤相邻,更重要的是黄栀子的经济"钱"景。他给记者算了一本经济账,在2013、2014年,自己种植20亩黄栀子,年收益约15万元,家庭生活改善不少。
黄栀子可食可药,从花到果皆是宝,特别是果实中的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随着国内企业对天然色素成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天然色素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种植黄栀子也越来越受重视。2012年,由宝圩供销社领办的长誉黄栀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当地有种植经济作物经验的农户,以"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黄栀子。当时,黄栀子鲜果收购价每公斤10~12元左右,栀子鲜花的收购价每公斤10元,3亩年收益能赚近2万元。随着种黄栀子收益好的事实传遍乡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合作社也不断发展壮大。宝圩镇不少种植户再也不是小打小闹几亩地干,而是涌出了较多的种植大户,如宝圩秧地坡村会委会的陈国权、大塘村委会的陈正维,既是宝圩区域3000亩黄栀子生产的负责管理人,也是长誉合作社的农户,家里都改种了30多亩黄栀子,经济高效可观。长誉黄栀子种植合作社从初创时4户社员,发展到目前1960户社员,种植范围从化州市宝圩镇发展到高州市西部和广西毗邻镇,带动周边17个镇超过3000农户致富。目前,长誉黄栀子种植合作社种植黄栀子面积达1.1万亩,年产值1.3千万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新的支柱产业。"长誉"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种植黄栀子专业合作社。
以万亩黄栀子为媒 打出"产业融合"牌
周英杰告诉记者,良好的气候加上坚实的技术支撑,本地黄栀子种植势头一定会不断扩大,光是赚些收购价就太过于落后了。开设相关的产业加工链项目,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也更有利于当地经济和旅游发展,因此要致力延伸产业加工链。
"原生态、健康的饮食,这是当前的一种潮流,也正是我的发展理念。"据周英杰介绍,2014年11月,长誉黄栀子合作社在宝圩镇河东开发区建立代用茶厂,利用黄栀子原料加工"绿世旺饮栀子茶"及"绿世旺饮杜仲雄花茶"等代用茶。该产品于2015年3月获得QS生产许可证,4月正式投产面市,在实体店、互联网销售畅旺。2015年9月,长誉又与云南的一个合作社合作建立占地50亩、日加工30吨鲜果的烘干厂,打出"产业融合"牌,从而降低了合作社产销黄栀子的风险及增加合作社成员收益,增强了农户种植黄栀子的信心。为让农民可以在农忙时节种地,农闲时节参与乡村旅游接待,既不离乡又不离土,在家门口从一产转移到三产就业,去年4月中下旬,长誉黄栀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沙河村基地开展"栀子花赏花节"乡村旅游活动,吸引游客约15000人次,产生较好经济效益,其中,黄栀子农家菜、栀子鸡、栀子茶、栀子花和盆景、树苗销售火爆,一农户卖了3天栀子鸡汤就赚了2万多元。今年4月中旬,长誉栀子花茶系列产品进驻粤西农批的"粤西旅游手信城",推广活动中,有不少游客试饮后,当场购买,可见栀子花茶的"魅力"。
去低效产能 走高效经济产业蝶变之路
据陪同记者下乡采访的茂名市供销社宣传员介绍,宝圩镇多年来都是香蕉种植大镇,曾经全镇98%的耕地都种植了优质香蕉,种植面积达1.7万亩,香蕉年总产量达9.2万吨,年产值达1.5亿多元,并经国家级双认证"绿士牌"香蕉和"无公害香蕉"基地镇。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昔日的香蕉大镇,开始探路黄栀子产业的呢?由于宝圩镇连续多年种植香蕉,土壤变化,产量下降,加上外省规范化大面积种植香蕉,使当地的香蕉生产优势逐步减弱。为寻找农业新的发展之路,2012年,化州市宝圩供销社组织相关人员到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安徽等地考察,经调查研究,化州北部和高州西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宜种植黄栀子,种植在这里的黄栀子生长速度快,易管理,产量高,色价高,最高亩产量竟是其他产区的近5倍,天然色素其色价高达23(其他产区一般只有16)。化州生产黄栀子不但市场竞争力强,而且创新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一经发展犹如一只破茧成功的蝴蝶,张开美丽翅膀飞向全国。
该宣传员还表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宏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供销社改革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中央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供销社作为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同时,各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主体迅速崛起,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农民对生产生活服务的要求日益提升,供销社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对我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誉黄栀子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广东省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龙头协会"、"茂名市农业科技示范户"、"茂名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及"绿世旺饮"央视网商城入驻品牌,坚持龙头带动、市场运作、协同发展,按照各级供销社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和探索,对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示范性意义。
【领军者说】
让黄栀子成为茂名又一张响亮名片
化州市长誉黄栀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 周英杰
回家乡宝圩创业,弹指间已二十多年,期间经历很多。近五年来,在化州市科协、化州市供销社、宝圩供销社的支持和引导下,黄栀子种植逐渐扩大,建起了全国最大天然色素原料合作社生产基地。黄栀子是著名南药,又是提炼天然色素的绝佳材料,这几年,国内栀子大量出口欧洲、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需求量日渐增大,天然产业将成朝阳产业,前景广阔。长誉合作社将通过生产跟踪及产品溯源制度,严抓品质,大力向色素厂家宣传品质与严格管理体系,使色素厂家将重心向长誉合作社倾斜,使化州、高州成为黄栀子天然色素、南药最大集散地。同时,合作社将建立中国最大、品质最优的天然色素股份公司,让黄栀子成为继化橘红后茂名的又一张响亮名片。
【采访手记】
把短板做成精板实现增值
高经观
两年前,周英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定下了"长誉"发展的目标:成为全省、全国重要合作社生产基地。
两年后,随着种植面积扩大至万余亩,及宣传推广力度加强,宝圩镇黄栀子品牌越叫越响,品牌效应有了明显提升。现在,每到栀子花开时节,宝圩及周边镇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来观赏,其后加工产品也供不应求。周英杰的"小目标"得以如愿实现。
很显然,周英杰还有更大的目标。那就是黄栀子天然色素的提炼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或者说,这二者恰恰是目前"长誉"发展中的短板。正如周英杰自己所言,种植黄栀子光是赚些收购价就太过于落后了,只有不断延伸产业加工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才能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黄栀子天然色素的提炼,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可观的效益。在"长誉"已建立起全国最大天然色素原料合作社生产基地的情况下,如何帮助、扶持其延伸这个产业链,值得各级政府部门思考。
就发展乡村旅游而言,"长誉"目前面临很好的机遇,今年3月茂名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汇报会透露的关于茂名打造中国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区的消息,应为其带来更大信心。这一利好政策,在旅游资源整合、乡村旅游公路建设等方面,将会改善长誉黄栀子基地现有的困境,为其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提供便利。
策划:李黔 邓义深
统筹:邓义深 张越
执行记者:邹慧 张越 梁雪玲 黄月华 通讯员 吴叶飞
图片:于双利 黄金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