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林奖学基金会创始人甘尚武 廿载奖学育人才
甘尚武
在今年清明节来临前的3月30日,他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家中逝世,享年102岁。这位令人崇敬的信宜市甘李林奖学基金会创始人、信宜市侨联荣誉主席、信宜中学荣誉校长、茂名市荣誉市民、茂名市人才工程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甘尚武博士,就这样悄然化作风和雨,无声息地与心心念念的家乡信宜及父老乡亲告别了。可是,他创立的奖学基金会仍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发挥作用,为家乡培养优秀人才服务不竭。
巅峰引退 桑梓情深馈家乡
甘尚武原籍信宜市水口镇双山村,1915年9月出生于香港。以优异成绩从香港大学毕业后,他先后留学美国、英国。1957年,他建立大马南顺油脂、肥皂工业公司,率先在亚洲成功利用棕油制造食用油,成为人类历史上继大豆油后第二大食用油,为大量种植油棕树的马来西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事业巅峰时期,甘尚武立意引退,投身公益事业。20多年来,他先后出资600多万元予家乡信宜:修路建桥、扶贫助困,造福桑梓;捐助教育事业,为家乡培养优秀人才。
1985年,作为高州总会会长(沿袭高州府的称谓)的甘尚武,率领马来西亚恳亲团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到梦牵魂绕的家乡。看到家乡学校落后的教学环境,他马上召集甘氏族人召开会议,表示只要是双山村甘家子女读书,他都支持学费,大学生每学期3000元,中学生每学期1000元,小学生每学期500元。他还当场拿出1万元,用以改善双山小学的环境。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甘尚武先后捐建了水口小学教学楼、水口中学图书馆、水口一中教室等,还热心支持华侨中学教学事业发展,并在信宜中学搬迁至教育城后捐建了两个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学平台。
每次回家乡得知双山村甘氏经济困难者,甘尚武必给予资助。从1997年开始,他将村中五保户甘尚普、甘学友当作亲人赡养,每月固定给予每人200元生活费;在岳父林秀郁过世后,他出资在镇隆荔枝村修建秀郁亭以作纪念;双山村至大冲坑自然村2公里村道要修建,他闻讯第一时间给予4万元支持;通过信宜市侨联的牵线搭桥,他为家乡所做善事不计其数。
甘李林奖学金颁发仪式 。茂名晚报记者陈国汉 通讯员 王庆珍摄
老骥伏枥 廿载奖学育人才
甘尚武认为:知识才是发展的力量,要想改变一个地方落后的面貌,首先是让这个地方出人才。家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育相对滞后的环境,不利于培养人才。为了改善这一面貌,从1985年回家乡开始,甘尚武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奖学,历20余载风雨兼程的奋斗,使家乡信宜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995年,甘尚武在信宜成立了奖学基金会。他要求基金会要以"培养人才"为宗旨,奖励品学兼优、高考名列前茅的学生,特别是考上全国名牌大学的尖子生,以鼓励信宜拔尖人才辈出。
甘尚武致力为家乡培养优秀人才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好友李韶博士夫妇(香港人士)和林顺忠先生(香港人士),他们义无反顾加入到奖学基金会中去,共同成立了"甘李林奖学基金会",以"联络友情、互相勉励、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人才"为宗旨,奖励品学兼优的信宜籍学生,致力培养信宜拔尖人才。该奖学基金会每年奖励35名高考尖子生,直至他们大学本科毕业;如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的,同样给予支持。
据统计,自1995年至目前止,甘李林奖学基金会已奖励了66名信宜高考尖子生,并资助了部分成绩优秀的特困生。从1995年至2009年,基金会每年奖励信宜高考尖子生3至5名,每人每年12000元,至四年大学毕业共48000元。2010年起,基金会的奖金额度提升至每人每年14000元,4年共56000元。
在甘尚武的带动下,信宜奖教奖学蔚然成风,广大市民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信宜教育环境日新月异。每年毕业的信宜优秀学子积极走向社会,正在创造出一番又一番新天地。
茂名晚报记者 吴祖光 通讯员 王庆珍李俊颖 关注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