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梨 发表于 2017-1-13 09:44

2016国产电影“性价比”调查 《北西2》回报率最高!


2016上映部分影片
时光网讯 2016年我国共生产电影故事片772部、动画电影49部、科教电影67部、纪录电影32部、特种电影24部,共计944部。此外,2016年内地还引进了92部进口片,还有《长城》、《功夫熊猫3》、《我们诞生在中国》等合拍片“见缝插针”地在内地上映。在影片数量上,2016年创历史之最,内地影市被塞得满满当当。
不过,电影产量高是一回事,有多少电影能进入院线就是另一回事了,更不要说很多电影即使进了院线依然赔得血本无归。
在2016年内地上映的电影中,有票房数据可查的共400部,其中票房1亿以上的84部,占比21%;票房1000万以下的多达225部,占比超过56%。在这400部电影中,票房最高的《美人鱼》将33.93亿收入囊中,票房最低的电影《断片儿》则只收到可怜的1.4万。

2016年内地上映电影票房分布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电影行业,贫富差距也十分明显。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哪些电影赚到了?哪些电影赔了?哪些电影性价比超高?哪些电影又沦为了鸡肋呢?

2016年国产电影票房回报率top10
据统计,在今年的国产电影中,汤唯、吴秀波主演的爱情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以约6000万的投资搏得了7.9亿的票房,票房回报率高达339%,成为2016年投资回报比最高的国产电影。
回顾2016年票房回报率最高的10部国产电影,不难发现,在电影动辄就要上亿投资的今天,超高成本的电影票房回报比不一定高——在2016年票房回报率最高的10部国产电影中,仅有《美人鱼》的成本超过了1.5亿;成本在1亿至1.5亿之间的影片也仅有《盗墓笔记》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两部。另外7部电影成本在2000万至7000万不等,基本算中小成本的投资,却取得了很不错的票房回报。
为什么投资大成本的影片性价比不高呢?道理很简单,一部成本1亿的电影需要3亿票房才能回本。而内地票房的金字塔结构非常明显,2016年票房3亿以上的电影仅有45部,其中一大半还是进口片,大投入的国产电影市场空间还是相对狭小。

2016年国产电影票房收益top10
既然性价比不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争着投资大片呢?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大片的回报率可能不高,但绝对票房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美人鱼》一部电影的票房收益就达到了7.3亿,2016年票房收益前十的国产电影中,投资1亿以上的占了7部。高风险很可能带来高回报,很多人还是愿意放手一搏的。

2016年国产电影成本top10
2016年,有10多部国产电影的成本超过了2亿,其中郭富城、巩俐等主演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成本甚至高达4.5亿,成为年度“最贵”电影。《三打白骨精》在春节档上映,如此高的投入反映了制片方对市场的信心,最终该片12亿的票房表现也确实不俗,可惜依然不能完全收回该片的制片成本。
在2016年成本前十的国产电影中,仅有《美人鱼》和《澳门风云3》有赚,其他均赔(也可能在其他渠道收回成本)。一方面,这反映了在大盘遇冷的情况下,大投资国产电影要面临巨大的风险;另一方面,这也再次印证了国产电影虚火正旺,资本对市场的预估往往不切实际。
另一个能证明2016年的国产电影虚火很旺的例子就是,在过去一年,大多数的保底发行都失败了。

2016年国产电影保底发行情况
除了年初的《美人鱼》大赚外,2016年采取保底发行的影片中,只有《盗墓笔记》和《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的票房勉强达到保底线,另有7部国产电影保底失败,其中4部都是保底10亿票房的大片。可见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之大。
注:
简单介绍下国产电影的分账模式:一部电影在影院放映过程中所收获的票房并非全部归片方和放映方所有,电影专资办会扣掉票房的5%作为电影专项基金,另外票房的3.3%需作为税款上缴。剩下的约91%的票房才是片方和放映方可以分配的。
这里的片方包括电影的制作方和发行方,放映方则包括院线和影院。在国内电影行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行业规则:在可分配的票房中,片方和放映方通常按43%、57%的比例分账。除非一些特别强势的影片,如2011年的《金陵十三钗》,可以将分账比例稍稍拔高一点,绝大多数影片都会按这一比例分账(也不排除一些影片片方自降分账比例,以求得影院多拍片的情况)。
在片方以43%的比例与院线、影院分账后,发行方还要分走一部分发行代理费,这部分费用大概占扣除专项基金和税款后票房的5~15%。由此算下来,一部电影的总票房只有大约1/3装进了制片方自己的口袋。所以才有了坊间惯常的说法:票房要达到成本(制片成本+宣发成本)的3倍,制片方才能回本。
当然,这里只考虑了影片的国内票房收入,有些影片会在海外发行,分账模式可能和国内不尽相同,但也能帮助制片方回收一部分成本。同时,随着国内电影行业的发展,广告植入、新媒体版权、电视版权、衍生品授权等渠道都有可能给制片方带来收益。
另外,随着资本大量涌入电影行业,制片、发行的玩法也越来越花样繁多。比如近一两年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保底发行。在制片方和发行方商定好对赌的票房数字后,制片方会提前收到发行方支付的票房收益,即使最终保底失败,制片方也不亏。再者就是,电影制片多是拼盘投资,先进入项目的投资者往往能享受到溢价收益。也即是说,即使同样属于制片方,也很可能有赔的,有赚的。
在本文中,为简洁明了起见,只考虑国产电影的国内票房收益。

武媚娘 发表于 2017-1-13 09:50

ding   支持

罗油 发表于 2017-1-13 09:53

今天没事来逛逛

你才到碗里来 发表于 2017-1-13 09:54

呵呵 都没人想我~~

小鸡哔哔哔 发表于 2017-1-13 10:03

好帖子就来支持一下啊,希望大神给加分

柠檬初夏 发表于 2017-1-13 10:07

对不起,我走错地方了,呵呵

猴赛雷 发表于 2017-1-13 10:10

非常感谢楼主,楼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国产电影“性价比”调查 《北西2》回报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