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节气和中国古代农业关系密切
原标题:谢天谢地谢祖宗“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国际承认
外国人惊呼“中国第五大发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11月30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千古谜题
“二十四节气” 咋就这么准?
许多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二十四节气”这么灵验?一到立秋天气马上转凉呢?
这得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说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早在公元前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开始观测天气和气候,最早采用土圭观测四季日影长短,创立了年月日时计时系统,殷商时已采用干支记日。在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
到了周代,出现了“一年分七十二候,以五天为一候”的表示时序的方法。战国时期,根据月初月中的天文景象和鸟兽莩尾、羽毛变化等知识,将一个回归年分为二十四个区间。战国后期《吕氏春秋》一书的“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表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记录。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 人们发现,气候的变化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只要按照这个规律安排农牧业生产,就能取得趋利避害的效果。于是,节气的划分也就逐渐丰富、完善和科学。
没有过时
多方面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出席本届常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此次“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代表作名录,既是教科文组织对该遗产项目有助于在整体上提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重要性认知的一致认可,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文化融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
本地连线
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
阴阳合历之外,又一伟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事,昨晚,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他认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创造发明,“二十四节气”按月缺月圆为一个月,非常好记。但和太阳历合不上,于是,智慧的中国人用“闰月”来解决这个矛盾。这样一来,每年的时间就不是一样长。“但这种历法对农业极为不利,过去历法的最重要功能是为农业服务,栽秧打谷都有相对准确的时间。于是,二十四节气应运而生,二十四节气完全按太阳历来计算,比如立秋,肯定是阳历的八月四日至六日这几天,不会变,清明,四月三日至六日不会变。有了二十四节气,农民劳作可以准确掌握农时,这应该是我们阴阳合历的同时,又一伟大发明。”成都商报记者谢礼恒 打个酱油,嘿嘿 呵呵 哪天得看看 `~~~~ 挺好啊 支持你加分 好帖,有才 抢座位来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