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金:“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转型的实现形式|中国经济|国际合作|经济
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清华大学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赵可金新浪财经讯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暨新‘巴山轮’会议·2016”于11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清华大学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赵可金出席并演讲。他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转型的实现形式,是中国及全球共同发展的一场重要的实验。坚持全球共同发展的一带一路有可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际版,是开创了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境界,所以可以展望习近平的全球治理思想,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发展境界。
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的主要观点是,“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转型的实现形式,是中国及全球共同发展的一场重要的实验。为什么要进行“一带一路”这种倡议或者实验呢?没有它行不行呢?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特别是国际上的朋友。就是如果不搞“一带一路”可不可以?这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我认为“一带一路”尽管非常重要,但相比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正在从事的转型来讲,中国的战略转型更加重要。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中国的战略转型?为什么用“一带一路”去实现或者推动这种转型呢?我围绕三个问题向各位做一个解释。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转型?主要是有三个因素造成的,一个是中国自身在转型,第二是世界在转型,第三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转型。如果从中国自身发展的转型来讲,中国正在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转型。这种转型事实上来讲堪比三十年前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型。只不过这次的转型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民族复兴为中心转型。它的核心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和全球性的强国。正是因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个发展路线当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推动这种转型。
第二从世界的发展来看,世界也在进行转型。世界正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飞速发展的全球化,向反思全球化来转型。当然反思全球化有各种各样的方案,有去全球化、反全球化,甚至还有深度全球化。发达国家在反思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也在反思全球化。其实它的核心是推动我们全球化从片面发展向共同发展转型。过去我们仅仅是强调资本的全球化,以及资本所驱动起来的技术、人员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全球化。现在我们开始强调包容性发展,所以整个世界正在进行区域全球化和深度全球化的双重转型。我们不必要过度强调去全球化,同时它还有深度全球化。
第三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转型,中国正在从世界之外向世界之内进行转变。中国正在从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向驾驭全球化转型。核心是中国要应对和解决自身发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如果说十年前、二十年前中国发展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外部,今后的三十年中国的发展将主要来自于内部。那就是说中国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挑战。既然如此,我们要向何处转型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在清华大学讲了一段话非常重要,他说一个国家要想发展,也必须让其他国家发展。一个国家要想安全,也必须让其他国家安全。一个国家要让自己过得好,也必须让其他国家过得好。这就是他的全球共同发展的思想。
这种转型实际上是从三十年代我们所启动的改革开放,到今天的新改革开放的转型。这种转型的方向重点将从过去我们强调改体制、开国门向割制度走出去转变。中国要创造不仅适合于中国,更要适合于世界的新的制度形势,而不仅仅是改革我们的国有企业,改革修修补补我们自己的制度,这个制度只要在中国用就行了。现在有些制度在中国用行,而在国外不行了,所以我们要创作那些在国内国外都适用的制度。同时我们要“走出去”跟全世界共同发展。所以我概括为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共同富裕。
一带一路正是这三个理念的一种形象的说法,核心是建立世界所能共同接受的制度和规则。所以它有全球范围内的治理体系的改变,也有区域内的共同发展。所以G20和一带一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认识我们现在所正在进行的伟大实验。
第三它的理论内涵是什么?我们在大学里不会关注更多的细节。其实我认为“一带一路”和G20的中国倡议和中国方案,其道理是一致的,都反映了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思想的飞跃和提升。如果回顾到六十年前,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中国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建设社会主义,通过改变社会的阶级性质来发展社会主义的话。
三十年前邓小平先生所推动的是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来发展社会主义,特别是改变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来寻求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动力。今天习近平同志正在做的是什么呢?他是要通过改变全球治理体系来发展社会主义,他要通过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为中国的发展和全球的共同发展提供一种制度的动力。所以从毛泽东的阶级动力到邓小平的国际动力,再到今天习近平的治理动力或者制度动力,这是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改变。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坚持全球共同发展的一带一路有可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际版,是开创了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境界。所以我们也可能展望习近平的全球治理思想,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发展境界。所以“一带一路”它通向何方?会通向中国与全球共同发展的未来。尽管现在大家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国际上有各种误解,但是中国在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相信“一带一路”一定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