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赛雷 发表于 2016-11-14 10:23

许小年谈去产能:僵尸国企拿补助 高效民企被限产

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暨中国制造十佳品质评选颁奖盛典”于2016年11月13日在北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出席并发言。他认为,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不是劳动力成本,主要是整体水平偏低。
在谈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时,许小年表示,三去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市场化的兼并重组,消除老旧的产能,核销倒闭企业的债务,降低负债率。但现在有一些地区和行业不是去产能,而是采用行政手段限制产量。受到限制的往往不是效率低的僵尸企业,而是高效率的民营企业。一些僵尸企业在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下继续维持,这不仅消耗国家宝贵资源,而且由于僵尸企业的低价销售,还会造成行业其他经营企业的困难,破坏了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
许小年在演讲中还提及最近张维迎林毅夫辩论的产业政策,他表示,政府官员是坐在办公室里读报告,写文件的,为什么要相信官员比企业家更有能力,能更把握世界的方向呢?如果官员见多识广,没问题,可以把官员写的报告公布给全社会,让企业一起来分享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由政府亲自上阵,没有必要制定什么产业政策,投入公共资源,更没有必要东则成立百亿千亿的基金,现在上阵操刀。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产业政策优化补贴它的实际效果是什么?它的实际效果是扭曲了市场的价格信号。
他进一步分析道,产业政策还给各种各样的寻租活动创造了条件。官商勾结,骗取国家补贴,报纸上媒体屡屡都有报道。产业政策具体执行的结果,产业的规划都是政府官员坐在办公室里自己想出来的,他们的规划用非常前卫的概念,给人造成一种确实是领先于市场的印象。但这只是名词的前卫,名词不前卫,不足以显示水平,概念太容易,就不足以高深。我们看了产业规划全都是高大上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制造.化,供链工业4.0上目不暇给。
以下为许小年演讲全文:
许小年: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到这里跟大家做一个关于中国制造交流。最近我也考察了一些制造业的企业,在下面做一些调研,今天讲的一些意见和我的看法都是这些调研之后的结果。
总体上来讲,我觉得中国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配套比较完整、门类比较齐全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应该说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的综合加工制造和配套能力,可以和制造业大国相提并论,制造业大国是日本和德国。当然我们的制造业在今天它的发展也碰到了一些困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挑战,就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过去我们的制造业它的优势,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劳动力上面的。现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个优势正在逐渐的丧失,出现了一些制造业外迁外移的现象。
但是到下面去做调研,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制造业外迁的主要都是一些加工业和工艺比较简单的行业,例如服装、玩具等等这样的消费品制造业,而专业化分工比较细,协作要求比较高的,很少出现外迁的现象。这就是说我们在看到中国制造业面临挑战的同时,必须非常清楚的了解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整体优势。
这个整体优势,刚才我们讲的,它的配套能力,它的门类比较齐全,一个产品基本上在中国从刚开始一直到成品结束,都可以找协作厂商,这样的条件目前在东南亚,在南亚这些国家还是不具备的。所以我们制造业出现这些结构性的调整,由于人均收入的提高所造成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很自然的,没有必要为此感到惊慌,更没必要对中国制造业前景感到悲观。这就是我在下面调研企业得到的一个印象,虽然工资在上涨,有很多企业仍然在中国,因为他到别的地方去,找不到这样齐全的配套能力。
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挑战,我认为不是劳动力成本,我感觉中国制造业现在主要的挑战是整体水平偏低,特别是在基础材料,包括电控和液压电在内的基础零部件,以及基础的加工工艺和国际的一流企业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这个差距的存在,使得中国制造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趋同化现象普遍,落后的产能过剩,企业除了价格以外,很少有其他的竞争手段。特别是在研发阶段,只能靠价格来进行竞争,使得很多企业处于薄利甚至亏损的经营状态。中国制造业,我的感觉,目前是已经形成一致的共识,劳动力成本上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技术水平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企业的差异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使得制造业企业目前有相当的数量处于经营困难的状态。
为了摆脱这个困境,需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的执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三去政策,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品,淘汰过时的产能,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三去的任务,中央提出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个人的理解,三去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市场化的兼并重组,消除老旧的产能,核销倒闭企业的债务,降低负债率。我们现在看到有一些地区和行业不是去产能,而是采用行政手段限制产量。不是去产能,而是限产,而且由于采用行政的手段进行限制,受到限制的往往不是效率低的企业,一些僵尸企业在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下继续维持,不仅消耗国家宝贵资源,而且由于僵尸企业的低价销售,造成行业其他经营企业的困难,破坏了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我们感觉到中央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个任务是非常及时的,但是在执行中由于过分重视政府手段,忽视市场手段,起到不好的作用,中央的政策不能得到落实。
在三去的任务完成之后,淘汰了落后产能,留出新的市场空间。下一个课题就是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了,毫无疑问,升级换代的目标是要靠创新来实现的。但是谁来创新?如何创新?这些问题上我们看到又出现了不同的做法。在工业革命以来重大的技术创新,从蒸汽机,从两百年前的蒸汽机一直到现在的互联网,这些技术创新我们看一下历史,就可以了解,都是民间创造力和市场竞争的产物。也许有人会问,说互联网难道不是美国军方资助的发明吗?不错,确实是这样的。这里我们希望从经济学上区分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对于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在创新,在制造业升级换代中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哈佛大学创新经济学家的定义,发明就是技术突破,而创新定义为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在做了这样的区分之后,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政府的职责是什么,政府的职责不是在创新上,而是在发明上,发明就是技术的突破。让我再重复一遍,而创新指的是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它的主体毫无疑问是企业,是企业家。我非常同意陆部长的讲话,要以企业为中心,尽管互联网二战之后,美国军方提供资金,委托美国的大学进行研究。但是互联网作为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它的繁荣是在1990年代初,美国国会解除了对互联网商业应用的限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技术作为一项创新,出现市场上的时候,我们看到它的主角,舞台上的主角都是谷歌、亚马逊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同样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这样的私人企业。制造业的标杆,我们公认的标杆—华为,以及前几类的智能手机制造商,都是民营企业。所以为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们要清楚的划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政府应该关注的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基础的技术开发,而技术的商业应用也就是创新的主体始终应该是企业。而企业之中我认为又主要是民营企业,创新来自于民营企业和市场,这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从市场的实践上我们也看到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创新型公司,几乎都是在市场上竞争中涌现出来的某些企业。从理论上来讲,为什么创新要坚持市场导向?要以企业为中心?它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它的内在性质是创新的性质决定的,创新是高度不确定的试错过程,这个高度不确定性意味着高风险,高风险必然要求高回报。如果我一个风险投资投下去,如果没有一个希望预期,预期这家公司上司之后要翻几十倍,谁愿意去创办谷歌和腾讯呢?又有谁来给排不上名的公司来融资呢?创新活动的高风险要求的高回报,就决定了处于创新的机制,一定是基于市场的风险投资,一定是基于资本市场的创新成功之后的经验。
我们发现国企没有创新激励机制,国企高管拿到几十万的年薪,创新成功对他没有什么好处,创新失败他也不必承担责任。这样的机制下,怎么可能有创新的不断涌现呢?创新的另外一个性质,它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事先很难进行规划。当时还解除互联网商业应用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互联网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美国总统请来最优秀的经济学家,请他们预测一下有希望的技术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出是互联网,说明新技术的产生是高度不确定性的。为了使它的成功概率提高,创新的主力一定是企业和企业家,而不是坐在办公室的政府官员。因只有企业和企业家在市场上,在不断进行尝试,但是进行创新的企业家是相对而言成功概率最高的一群人。
政府官员他是坐在办公室里读报告,写文件的,为什么我们要相信官员比企业家更有能力,能更把握世界的方向呢?如果官员见多识广,没问题,可以把官员写的报告公布给全社会,让企业一起来分享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由政府亲自上阵,没有必要制定什么产业政策,投入公共资源,更没有必要东则成立百亿千亿的基金,现在上阵操刀。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产业政策优化补贴它的实际效果是什么?它的实际效果是扭曲了市场的价格信号。
我们在上一轮政府主导的投资报告中,推出了一个叫做先进的产业,就是光伏,光伏今天什么状况?事实已经说明了,大量的产能过剩,光伏产品的价格被压到了成本以下,导致了领军企业的倒闭。这就是扭曲政策信号所造成的后果,一窝蜂的投资进入,结果就过去了。产业政策还给各种各样的寻租活动创造了条件。官商勾结,骗取国家补贴,报纸上媒体屡屡都有报道。产业政策具体执行的结果,产业的规划都是政府官员坐在办公室里自己想出来的,他们的规划用非常前卫的概念,给人造成一种确实是领先于市场的印象。但这只是名词的前卫,名词不前卫,不足以显示水平,概念太容易,就不足以高深。我们看了产业规划全都是高大上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制造.化,供链工业4.0上目不暇给。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对工业技术的发展做了以下的一些归纳,这种归纳是很粗略的,也不很科学,只是这些介绍概念方便。我们所讲的工业4.0,我面对学生的问题,我在学校天天面对学生的问题,学生老问我,说中国制造2025,工业是什么情况?我不是研究经济的,我不得不做一些调查。工业机构的分发,可以从1.0一直到4.0,工业1.0是机械化,工业2.0是向流水线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的自动化。生产线,客户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等等,都实现自动化,这是工业2.0的内容。第三个是工业3.0,是信息化,是走向网络结构,限于时间,不在这里展开。
工业4.0只是在工业3.0,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所谓实现智能化,就是在网络的主要节点具有反馈、学习和决策的功能。简单的讲,工业1.0是机械化,2.0是自动化,3.0是信息化,4.0是智能化,每一个阶段都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可以同时实现。但是不可省略,不可超越。想一步跨过去,是不现实的,是缺乏基础的。因为我们前面的2.0、3.0都没做到,怎么去做4.0呢?中国制造业的现状,这是我个人的观察,谈不上科学研究,也没有数据上的支持。中国的制造业现状,大致是处于2.0的阶段,工业2.0,自动化的阶段。有些企业连2.0都没有做到,谈什么4.0?
每个阶段是没有办法超越的,对于弯道超车这样一个提法,我本人不赞成。因为根据常识,我们都知道弯道是不能加速的,弯道应该减速。弯道加速是有可能翻车的,而不是超车。工业4.0,如果在现在全面实现工业4.0,中国制造业的工业4.0,既没有基础,也没有必要,我们不是为了4.0而4.0。我们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效益,而追求工业3.0和工业4.0,刚才陆部长讲我完全赞同,工业几点零和互联网都是工具,都是我们实现某一目标的工具,它本身不是目标。3.0不是目标,4.0也不是目标,需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效益最大化的技术,而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企业要讲究效率,如果我3.0已经够用了,如果我自动化信息化已经够用了,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智能化呢?没有必要。如果2.0、3.0够用了,何必一定要做4.0呢?4.0是有成本的,4.0是要投资的,这个投资合算不合算,企业要做计算。政府可以不用,因为他用纳税人的钱,没有人对他追责,企业要对自己经营负责的。如果小数据、中数据已经够用了,为什么要用大数据呢?我就想不清楚这个道理,我们做企业的是要讲究效益的。
如果我这个电脑服务器上的计算能力已经够用了,我为什么要用云计算呢?没有必要。效率最大化,就是要坚持以企业为中心,而不是以政府部门为核心,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而不是以规划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奖励创新,惩罚落后的作用。在我们今天讲制造业升级换代,讲中国制作未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们的经验。我们最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市场化,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提法,要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请注意不是辅助作用,不是主导作用,而是决定性作用,这个决定性作用包括我们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包括企业的创新活动。
今年5月份,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讲,中国的经济将处于一个L型的走势中,这个L型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在下落了以后,要在低增长这个水平上停留比较长的时间。低增长没有什么可怕的,正好相反,在比较困难的环境中,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开始思考问题,穷则思变。开始思考如何进行创新,如何去升级换代。只要中国的企业行动起来,只要我们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我相信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指日可待。基于市场的,基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使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气态硬盘 发表于 2016-11-14 10:30

不知道说些什么

范爷 发表于 2016-11-14 10:39

顶顶更健康,越顶吃的越香。

柠檬初夏 发表于 2016-11-14 10:42

自己知道了

我这萌萌的家 发表于 2016-11-14 10:50

顶.支持,路过.....;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许小年谈去产能:僵尸国企拿补助 高效民企被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