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尊重两岸共同记忆 文化交流要有同理心|文化|两岸|台湾
第14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11月2日夜场“文化夜谈:看见两岸文化交流的时代脉动”,由两岸三地文化与影视人,包括梦想学校暨创新拿铁创办人王文华、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名作家罗智成、知名作家及节目主持人谢哲青、上海星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钢,进行一场关于中华文化的夜话,共同讨论两岸文化交流的本质。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发行人王力行一开场,就对全场听众提问:“什么是文化?”她指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更无所不在。而全世界华人在不同地方、说不同语言、有不同生活,却在中华文化基础架构下活着,代表两岸中华共同文化的形成,是由一场场的小对话,构成的更大对话,进而融合,“这就是两岸间的文化交流。”
杨渡:两岸用词最大差异就在生活
对于两岸交流的经验,杨渡首先分享,自己在中华文化总会做过最有趣的事,是参与两岸一起编纂的《中华语文大字典》。他发现,两岸用词最大的差异,其实在生活,例如大陆人看到“台湾地区选举时,马英九去扫街、为候选人背书”,总充满疑问:“为什么要去马路上扫地?要去背一本书?”;又或者在大陆,光是“土豆”一词,就可能是花生、地瓜、马铃薯或是荸荠,土地之大、方言之多,超乎想像。但随着网络交流,各种名词开始互通,例如台湾人也会用“小三”、“山寨”,大陆人也知道“呛声”,“交流,就能一起共创新文化,”杨渡说。
罗智成则提出反问:“交流很重要,可是一定会有好结果吗?”他举例,没有一个地方不欢迎观光客,但2003年开放陆客赴港后,一年6000万观光客全都挤在尖沙嘴和铜锣湾这两平方公里的地方,原本香港人对大陆观光客的好感,开始产生变质。他认为,这是值得思考的议题。
谢哲青归纳,两岸年轻人的共同行为价值观是“自由”,就算彼此对自由的判断不同,但行为上,都崇尚“不用在乎别人看法,并对未来抱持着一份浪漫幻想”。对自由的崇尚,让华人社会勇于尝试各种新事物,问题是很多人一旦玩腻了,就放手换下一个,“这造成什么都有,但都不长久,”谢哲青说,台湾年轻世代缺少“放手一搏的勇气”,许多地方都差一点。
曹钢:故事融入生活,让交流有灵魂
曹钢也以电影《爱的蟹逅》片段为例,分享他的两岸影视交流经验。电影源起于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底和苗栗县政府的大闸蟹合作计画,其中还添加两岸间一对男女的真实爱情故事。曹钢说,大陆1960到1980世代深受台湾影视影响,着迷于琼瑶的戏剧、邓丽君的电影,但他认为,近来,台湾影视走向“自我封闭”,把自己关起来,“需要更多交流。 ”而曹钢强调,交流的真谛,在于生活的交流,例如两岸交流不是电影到台湾取景、有台湾演员就好,他表示,当故事有现实性、人物从生活中走出来,有灵魂的两岸交流才会发生。
罗智成:交流不是被动等待启发
罗智成的“共同记忆”说,为夜谈创造一波小高潮。他说,交流的重要元素,是拥有共同记忆。但要如何有共同记忆? “你要做功课,”罗智成说,他曾经到南极旅游,出发前,读了十几斤的书。等到了南极时,因为有对当地的了解,让他能和景点对话,每个地点都变得有意义,“交流也一样,必须做准备,不是被动等别人给予启发。”
杨渡也附和,两岸交流中,大陆看似熟悉台湾,却忽略每件事背后的深层意涵,“他们有时候忽略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真正的社会生活历史,例如许多人以为台湾是‘忽然富起来的’,”杨渡提到,包括台湾人过去爱看林青霞电影、林怀民回台湾跳舞代表的意涵,“这些都有意义,了解背后的深层意涵,就是做功课。”
有旧的共同记忆,也要有新的。谢哲青指出,现在年轻时代要建立新的共同回忆,流行文化会是主角,年轻人透过次文化建构共同回忆,“在一起工作、学习,是不错的方法。”
谢哲青:了解文化,要从自己开始
随着讨论愈来愈深,与谈人纷纷拉回王力行在夜谈开场提到的“文化”。杨渡认为,许多人习惯从“政治”看历史,但应该要放大历史视野,从文明变迁的角度看待历史,“因为文化比政治底蕴更深,文化会活得比政治更长远。”谢哲青补充,了解文明、文化,要从自己开始,例如从古典文学里找修身、立德的道理。罗智成则说,了解并试着尊重彼此不同的记忆,是两岸文化交流的最基本元素,“就是要有‘同理心’,同理心能帮我们正确、深刻理解不同背景的人,”罗智成用文化交流时的“同理心”,为夜谈做了最好总结。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