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华人 他写的那篇报道让毛主席“夜不能寐”
刘光辉 近照
刘光辉今年正好80虚岁、进新华社60年整。40多年的新华社任职生涯,近18年分社社长(其中3年副社长)经历,从新华社诞生地江西到齐鲁大地,再到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浙江,无论车间厂矿,还是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从国家大事到黎民疾苦,都曾见诸他的笔端。
做记者,他铁肩担道妙手著文,写出名篇佳作记录历史;做领导,他高瞻远瞩选贤任能,留下多段佳话至今流传;做师长,他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
写出让毛主席 “夜不能寐”的报道的“小刘”
1958年,江西省余江县从根本上消灭了血吸虫后,省里在当地开现场会验收。进入新华社江西分社工作两年的刘光辉,被分社派去余江县采访。
“那时候分社人少,我年纪轻,也没成家,分社领导说,‘小刘,你去’,我就跟着去了,跟着当时的江西省领导去的。”刘光辉笑道。
在余江县采访的日日夜夜,刘光辉更深刻感受到了血吸虫病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苦难。曾经到处是因为血吸虫病挺着大肚子、面黄肌瘦的人们,他们没法下地劳作,没法生儿育女,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导致当地出现多个“寡妇村”。而经过一场场根除血吸虫病的战斗后,余江县历时3年,成为全国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老百姓一改病态,枯木逢春,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生活也大大改善了。
经过扎实采访,刘光辉奋笔疾书,写了一条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稿件,还和江西日报记者陈秉彦合作,采写了通讯《第一面红旗——记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两篇稿件均在《人民日报》发表。
毛泽东主席在《人民日报》上读到报道,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送瘟神》(二首)。其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等诗句至今广为传颂。
1998年,距离《第一面红旗》发表40年之际,刘光辉已调任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受到余江县邀请,他再次回到了这个自己曾经挥洒汗水的地方。
从几千人口的小城镇发展成为一座拥有十多万人口的繁华城市,余江县的变化之大,令刘光辉非常振奋,他慨然提笔,写下通讯《重访余江》,展示了余江欣欣向荣、今非昔比的崭新风貌,稿件再次在《人民日报》发表。
1965年,毛主席千里寻故地,重上革命摇篮井冈山。刘光辉说,当时他上山准备“七一”报道,正巧碰上这一重大新闻,立刻给总社发稿。因为种种原因,当时总社没有播发。第二年6月,总社要刘光辉补充采访,重新写稿。刘光辉连夜上山采访,后又赶往总社,穆青同志听了汇报,指派文字功底深厚的记者和编辑帮助重写通讯,总社于“七一”期间向全国播发。刘光辉高兴地说:“从此以后,老人家重上井冈山的文章、诗歌、戏曲就都陆续发表了。”
每年都能领到“鞋子补贴”的“刘记者”
2
提起当年进入新华社的经历,刘光辉总说是“巧合”。但就是这个“巧合”,让他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退休那天,一句“新华社对我恩重如山”,更是让刘光辉一度哽咽。
“潇湘多才子”。1956年从湖南老家被选中分配到新华社江西分社,刘光辉在那里一待就是28年,足迹遍布江西的山山水水。当年分社有个规定,一年下乡采访超过6个月就能拿到一笔“鞋子补贴”,刘光辉年年都能拿到。盛夏酷暑,汗流浃背的他常常把两块汗巾垫在手臂下写稿。一家一户调研,经常睡在老乡家,夫人余芝琴笑着说,他这个农业记者常常把“跳蚤”和“虱子”带回家。下乡采访,除了走路、骑自行车,坐得最多的就是运粮车、拖拉机……县里的人一看刘光辉又来了,常常打“摇把子”电话:“你们这里有运粮车吗,有个‘刘记者’要搭车去你们那里采访!”
“有次差点把命搭进去。”刘光辉说。当时,他和生产队长等3人,坐生产队的小船从赣江到鄱阳湖采访。突遇狂风冰雹,他们赶紧把锚抛到岸边,然后几个人紧紧拽着篷绳躲避风暴。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风终于停了,三股绳子拧起来的篷绳已断了两股,如果剩下那股也断了,我们的小船肯定翻了,可能也就没命了。”刘光辉说。
这个有着一股子劲的记者,同样有着为民请命的铮铮铁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刘光辉到毛泽东做过调查的江西兴国县做过大半年的蹲点调研,他在这个县的长冈公社长冈大队,也就是当年的长冈乡,一家一户走访调查,记了一大摞采访笔记,做了很多图表。他把受访者做了分类:农民、回乡知青、手工业工人、妇女等,逐一深入调研,这让他知道了当时的农民有多苦,也让他发现了当地“莺歌燕舞”下的一个实际问题:吃饱肚子问题。
“我挑了最困难的鼎龙公社作专题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老百姓因为没饭吃,甚至出现了个别农家拿自己的孩子换粮食的情况。”刘光辉说,他认真核实后写了参考报道向中央反映情况,多位中央领导作出批示,农业部还专门派了调查组来复查,证明稿子反映的都是实情,国家当即拨了钱款和粮食。
刘光辉说,那时候正是“农业学大寨”、“农业丰收,粮食增产”的时候,敢反映这样的情况,“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这是我们的职责。正是这样的调查研究,让他熟悉农业、了解农村、关爱农民,也因此在后来的农村大包干的改革大潮中,领悟早,行动快,出稿比较多,起到了新华社记者的作用,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刘光辉当过农村记者,也跑过工业、财贸、文教领域,结识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基层群众,但交得最多的还是农民朋友。即使当上分社社长后,在老乡眼中,刘光辉还是那个与他们挤一张床、值得托付的“刘记者”,老乡家有什么难事,也常常来找“刘记者”。即使退休多年,当年采访时同睡一张床的生产队长、劳动模范的子孙还来看他,当地还有老人记得他。
让后辈时时念起的“老刘”
3
18年的分社社长(副社长)的经历,让刘光辉留下了许多佳话。退休多年后,不少当年的老同事到杭州,常常会去看看“老刘”,有时即使来不及吃饭也要去拜访。他的风范、胸怀,给新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6年,南京大学的一位硕士研究生来分社寻找实习机会。当他来到分社传达室,看到排在电话表上第一个名字“刘光辉”,于是大着胆子称找“刘社长”。刘光辉热情接待了“王同学”,他着眼为分社建立高素质的摄影记者队伍,仔细听了这位研究生的“毛遂自荐”。王同学顺利地获得了实习机会。
两三个月后,刘光辉亲自找到小王,问他愿不愿意来分社工作。当时,导师已为小王在南京找好了工作单位,于是,实习生“小王”对社长“老刘”说:“我还要考虑考虑。”让小王没想到的是,回到学校不久,他就收到了刘光辉写给他的亲笔信,邀请他到分社工作。多年以后的今天,已成为分社业务骨干的他回忆起这一幕,仍是感动不已。
“我一直以当记者的心情、感悟来处理事情。”刘光辉说。
一位刚入社的年轻记者,一时出不了稿子,又急又惭愧地来到刘光辉的办公室。本以为会狠狠挨顿批,没想到,老刘对他说,不用急,三年内你去跑吧,一篇稿子都没有都行,每年拿一沓采访笔记本给我看就行。放下包袱,年轻记者一头扎进基层,稿件也就不断地冒出来了。
“在‘老刘’手下,你只要好好干活,其他都不用操心了。”分社一些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在刘光辉担任分社社长期间,一批青年记者茁壮成长,经过实践锻炼,现在,他们有的已经成为新华社优秀编辑记者,有的正在其他领域大放异彩。
“要让分社活跃起来,要照顾好老的那一批,更要大胆起用年轻人,这样才能出人才,留住人才,留住真心诚意给新华社干的人才。”刘光辉说。
(10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 呵呵 都没人想我~~ 长时间没来看了 ~~ 我率天兵天将 将你打回原形~~~ 我卷了~~~~~~~ 好啊,谢楼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