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与风 发表于 2016-11-2 10:10

130分钟2万字:董明珠在股东大会说了这些话(完整文字版)

中国基金报李树超整理
10月30日晚,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对28日举行的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票进行披露。公告显示,在一共26项投票议案中,《关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及其摘要的议案》等15条议案未获通过。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配套融资被否可以看出股东们最大的不满主要是低价增发对中小股东权益的稀释,而不是收购银隆。这可能是董明珠任格力电器董事长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
今天,基金君找到当天股东大会135分钟的现场录音,董总在现场放出不少狠话,基金君带你感受下:
1、股东问,“什么时候能够让我们看到格力造的私家车?”
董总:“收购完了明年就可以让你看到车。”
2、董总: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反对意见,说收购银隆错误,董明珠还没犯过错,可以这样说。如果错了,三年前就跟比亚迪合作了,我没有。有更多的企业来找我们,特斯拉都来找我们。
3、我们不会为个别股东、所谓的股民、投机者去思考,你信任格力你就持有一辈子。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讲这话一点都不会过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个像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分红你能怎么样我?你有什么资格,给你们越多越得意,话越多。
4、讲老实话,我今天进来开股东大会这是唯一一次没有鼓掌的,我想可能每个人带着自己不同的心思来的。
5、我们收购银隆可以讲再造个千亿企业没有问题。刚才我们也讲魏总3年没有成效绝对把他干掉。
6、企业的发展不能做跟随性的企业,而是要真正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企业。
7、你们去格力的展厅看洗衣机、冰箱都有,但是我统统不打格力,因为格力代表着高端的形象。但是以后银隆车一定要打格力标志,而且中国各地都是跑格力的汽车,车上打上一句话:“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7、我既然130亿买了银隆,目的是给我带来千亿企业。而且我相信我们的能力,在这里我敢讲这话,只要我们有能力,这130亿两、三年就能挣回来。利润是省出来的,格力能用3年时间把空调利润翻番,银隆拿过来1年搞个翻番也不是问题。
8、我只关心企业5年会怎样,10年会怎样。我相信格力电器会成为世界性的企业,它的技术能让它进入世界500强,这一点我很有信心。至于市值,我们相信随着企业的利润的变化,市值也会有变化,如果不变化干脆收回算了。
股东:我想问一下董总,你去年是不是就有心思布局新能源汽车?
董:你这个问题虽然很简单,但回答起来很复杂。我在几年前曾经买过日本的双动力、混合动力的车,我们知道,家电行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需要一定相关技术的储备。未来是智能时代,家电行业最不可缺少的是储能设备。比亚迪曾经找过我们,我们没有认同,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背后的技术的支撑。
许多人并不理解,包括网上认为我们股民的权益、利益被摊薄,这其实是在自己的角度看一个点,并不全面,我认为银隆是一个金子,长期埋在沙子里面没有被发现。到了今天,不仅是我认识到,相关部门也认识到它的价值所在。现在从上到下到处都在招商引资,想把银隆作为一个凤凰引到他们那儿去。
从我们对技术的分析,为什么要收购它?一是它的技术目前在中国肯定是没一个超过他,他的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虽然都是电池,但它的性能特点,目前没有一个电池可以从技术角度和它抗衡。二是是否能够安全运营,传统电池充电要几个小时,这个电池6分钟就可以充满。从安全角度、从未来使用发展方向看,都是独有的,我们认同的是它的技术。
这个技术拿来最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寿命,我用过混合动力的,两年多时间就必须换电池,即使不用电池也在放电,电池也在衰竭。我用过日本的混合动力车,十年大概换4次电池,要投入多少钱,这是让消费者投入成本。在运用过程中一直在衰竭,可能90%都是靠油来支撑,并没有从消费者角度来衡量收益。这个电池,十年之内不要消费者有成本,任何问题一切都由企业来承担,人家有胆量讲出这句话,那是因为有核心技术在支撑。
股东:什么时候能够让我们看到格力造的私家车?
董:收购完了明年就可以让你看到车。
(股东:真的?)
董:那当然,这不是魏总在说,这是我在这儿说。刚才投影没放,现在公交车马上在珠海全部推开的,大家可以看到……(股东:公交车我们开不了,我们只能坐)不,现在先讲公交车的美在哪里。(跟旁边工作说,打开视频播放)。
PPT边子底下是北京跑的公交车,右上角也是北京跑的。现在各个地方都要求按照他们当地的风格造车,我们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车在中国的城市里面是一个风景线。这就是我们对产品的认定。
作为大巴车公交车,银隆有这样的技术,我们假设下,没有那个用户会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有了这么多技术支持,相信(用户)唯一的选择只能是银隆,或者大巴车必需采购我的电池。如果我的电池不卖,就意味着我占据中国一半的市场卖到世界上,最少我有10万大巴(订单)。我这是保守数字,这个绝对没问题的,我非常自信。目前从银隆的情况来看,形势非常好,对于格力来讲,这次收购是一个如虎添翼。为什么这么说,格力在空调领域已经超过了40%的份额。人各有所爱,各有选择,有人选亲情关系,各种原因导致不会买格力的品牌,但是格力已经凭它的技术、诚信,已经有40%份额,再有增长空间也不大了,是神仙也没办法来弄,必须要扩张。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格力从2011年利润6%到去年2015的13%也是尽力了,利润翻了一倍,作为你们投资者来讲还有什么要求?你们投资者就是投了点钱,真正创造财富的是这个经营班子,是这个企业的队伍。我希望大家要理解我讲的话,没有哪个神经病把钱白白扔掉。如果是这样我的利润也不会三年翻一倍。我们在竭尽全力的做企业,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我们是为了中国的品牌能够走向世界,让世界能够认同中国制造在努力做一件事。大家不要小瞧了格力电器说是为了自己的谋利,说老实话今天早上有个股东跟我聊,能创造13%的利润是个什么行业?大央企可能也没这个利润。家电行业哪个能有我这么多,家电行业除了空调由于我们力行诚信带动了行业发展,可以这么说。我不讲别的,我也不点名,哪个企业老板做到千亿级、别说千亿级,做到两三百亿翅膀都要飞了,都要前呼后拥。但是我董明珠到今天为止出门都是一个人。有人说为什么,千亿这么大的企业出门带两个人出门帮你洗洗衣服都是好的。我说那是浪费,要车票要住宿,我在外面10天就意味着多10天的房租,难道我花不起吗?花得起,更何况这不是我董明珠的钱,但我认为这是利益!能为企业挣一分钱的利益,我们都应该节约下来。我们图什么,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反对意见,说收购银隆错误,董明珠还没犯过错,可以这样说。如果错了,三年前就跟比亚迪合作了,我没有,有更多的企业来找我们,特斯拉都来找我们。所以更多的,我们收购银隆不是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股票能炒多高,你们炒股票的发了财了高位抛掉了低了再进来。
我不是为投机者负责的,我是为投资者负责的。你投资格力千万不要跟我讲股票怎么样,你跟我讲格力能不能发展100年。你研究这些东西才是真的有价值。我相信我们收购银隆后加快进度整顿,尽管魏总做的很好,但是从我们的眼光看认为还远远不够。为什么不够?假如从我眼光看,3年之后还做不起来我把他毙了。因为我们活着真的不是为了自己能挣多少钱,这已经没有意义了。
当然我们跟一些民营企业比,人家身价几百亿,我们算什么。但是我觉得我自豪,因为我走到世界哪里都能看到格力的影子,这就是价值。我多少朋友出去到任何国家都能发来一张照片说我在这里看到了格力空调。这就是价值,这就是自豪。我不为自己富有而自豪,我为格力为中国能多走几个品牌出来在世界上落地有声(而自豪),这是格力的发展。
我们不会为个别股东、所谓的股民、投机者去思考,你信任格力你就持有一辈子。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讲这话一点都不会过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个像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分红你能怎么样我?你有什么资格,给你们越多越得意,话越多。2年给你们分了180的亿,你看看哪个企业给你这么多。有钱不是很好吗,不是有的企业做得很好吗?分红也不就分我一半都不到,税收只有我一半,这是什么?这就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个企业家应该尽的责任。所以讲老实话,我今天进来开股东大会这是唯一一次没有鼓掌的,我想可能每个人带着自己不同的心思来的。
你不信任格力可以把股票抛掉,信任格力就应该坚定相信,格力人能从1个亿,1%的利润率都没有,从一个亏损企业做到今天,能做到13%的利润,是靠着你们吗?是靠我们的心。所以刚才我说这个问题为什么回答要长一点,要多一点。当然希望支持我们的人越多,我认为支持我们的人也是支持他自己,投了一个好股。真正是一个投资者,今天来的有一些基金,当然你们可以去买别的股票去搞什么炒高炒低,我格力不会某一天出一个公告去把股票搞高,我不能做那种事。我们的股市对社会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你知道有一天股票高了你抛掉有人接盘的时候,这部分人是怎么想的。所以我们尽量营造一个环境,鼓励大家长期投资。
刚才你说我们王总也曾经卖过股票原因家里有急事,那时股价又高,这种我认为完全是允许的。但是有人纯粹在那边倒进倒出,如果我们还主张跟他一块去搞,那么我觉得违背了我们企业家的责任,也违背了企业家的良心。
中国制造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讲要创新,怎么创新,我们连核心技术都不掌控创什么新?做一个新东西出来所有的核心部件都靠买来的这叫什么创新?所以格力大量投入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我们收购银隆可以讲再造个千亿企业没有问题。刚才我们也讲魏总3年没有成效绝对把他干掉。那是什么,就是一千亿。但我相信格力不止这个一千亿,空调未来10年甚至20年我相信没有人能够超越,因为我们牢牢记住,当你成为标杆的时候你的敌人已经追着你在跑。那你的方向是什么,是创造新的事物、创造新的市场。我们清醒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不能做跟随性(的企业),而是要真正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企业。你就要改变别人的生活,给别人带来健康的生活、便利的生活,当然还有很多。我们收购这个电池以后,我们加快做储能设备。储能设备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环保问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从北方来的都知道雾霾,如果全部用储能设备来改变现在用电方式,我看雾霾要消掉一大半。
我也相信我们的钛酸锂电池通过我们的技术升级,不会是今天这样就永远这样。如果我们当年空调是这样的思路,空调今天不会有这样的变化。所以我们技术要不断的升级,而且我们的目标根本没有任何对手,我们的目标就是消费者。你做出一个他满意的(产品)你就有市场,你跟随(别人)怎么可能有市场呢?不可能有市场。而且我们这种大巴车在国际上也被认可,刚才魏总我不知道透露消息没有,我在这里透露下啊,法国都定了我们的车,你认为车先进不先进?所以我想在东北现在唯一能让他跑起来的也只有这个电池。
所以我觉得这几方面加起来,我们自己都在用,像我们这个手机,当然还在讲我们手机,网上,我没事也去看,骂我的也有。你骂我我跟你有啥关系,你要是我的员工骂骂我,我还觉得服。员工说的,你为啥做手机啊我们不赚钱,那我得有个说法。你都跟我搭不上边,我手机跟你有啥关系啊。我家的手机是为了消费者满意,我相信未来的手机市场一定是我的。
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敞开卖,因为我要自知,我要重复好多遍,我就要做一个完美的产品。我手机已经摔了50次了,有人在网上说哪个手机都能摔——你不信你把你手机跟我一样摔50次你看你坏不坏?
跟你讲,其他功能都有,你去照相比你还好,你要的我都具备了,但是我告诉你说我们现在找到一个新的方向。我们也每天在这里研究。我手机做要有一天大家都认同我了,现在找我买第二台、第三台的消费者太多了。但是我还没有真正到市场上去推,但是我非常有信心就是来自于有人买第二台、第三台。一个人买一台就走了再也不来买,再大的市场后面也没有。只有信任你的你才有市场。那我说句不好听的,我不要做多,我只要做个1000万部我也几百亿啊,对不对?我洗衣机也出来了,你们去我展厅看洗衣机、冰箱都有,但是我统统不打格力,因为格力代表着高端的形象。
但是以后银隆车一定要打格力标志。而且说中国各地都是跑格力的汽车,(笑声鼓掌)车上打上一句话“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我们是有信心的。有人说反对、有人说投票,各种各样说法,我没所谓。如果这些是真正股东、真正投资者,一定会举双手赞成的,要站起来赞成。我们银隆不收购,马上下面就遇到短板,智能家电怎么办?所有的生活电器连起来之后跟城市电网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摆在这。倒不是我求银隆买他,他不能10块钱给我,他要卖20块,你不要没有,只能要他的。是不是一个多好的事情?最近银隆特别忙,而我讲到这种(优秀)企业,我们格力天天加班,从8月份到现在为止天天加班。但是银隆规定没有休息,早上6点到晚上12点,他们的工人都在骂人了都,没办法!有时候在一个节点就是要拼命。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说实在话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又不像别人身价几百亿,我又没这个欲望,按年龄我都可以去享受了,我今天做的再多再好对我个人都没什么用,但是我想既然接了这个(担子),这么多员工不说,还是要想到中国的品牌。
现在我们已经有7个研究院,今天来的如果有跟我们行业不相关的人可以让你们去看看我们的模具厂。大家能看到空调的外观就是因为我们掌控了模具。我们不仅为自己开模,现在我们已经为世界上很多厂、很多企业开模。别人为什么要找你啊,我们整的是跟别人不同的东西。我们想到的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更多是考虑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我们要去担当的事情。那反正今年第三季度报表马上出来,你让我利润再增长很多,我说也已经尽力了。无论从内部的管控也好,产品质量的控制也好,我们都已经是做到了最大化。但是我们还有发力的机会在于智能装备,智能装备有个影片可以看看,看看我们智能装备对银隆的技术改造,我们自身还不说,看这一个点吧。
(下面录音中没有的部分,但有网友整理的内容)
股东:特斯拉为了推广自己的技术开放了上百个专利,银隆也为了这一目的。请问,魏总,您在11月21日说过,将电池制造技术向全社会开放,服务社会,这样子对银隆在锂电池行业的竞争优势,是不是受到削弱。
魏:我简单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开放电池技术,我讲的也是肺腑之言,如果一个技术控制在一个企业手中,难以形成巨大的市场,而且核心技术不在开放电池制造技术和电池制造工艺。因为我们还有一个更核心的,“控制两端、放开中间”。“两端”是源头的纳米材料并没有开放,“放开中间”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来促进消费、促进市场更大化,来代替铅酸电池、储能电池,这个市场大的很,一个银隆、一个格力、十个格力根本做不了。所以说银隆宣布开放电池制造工艺以及整套装备,我们是诚心的,目的是及早形成庞大的市场。这是我回答你的问题,银隆的发展规划是控制两端,放开中间。苹果也是控制两端放开中间,所以苹果利润也不低,占有量也很大。所以这也是工业企业,未来数十年生产制造方式的转变,也是技术市场的转变,任何新技术都需要快速培养市场、扩大市场,它对企业没有任何伤害,就想ARM的芯片可以卖给任何人一样,如果ARM控制在自己手里,可能现在ARM芯片没人进货了,效益发挥不了。这是银隆的一种发展战略,就是控制两端、放开中间,中间产业链数十亿(数目)越大,我们占有率越高。谢谢!追问:纳米技术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啊?我们收购的美国上市公司(美国奥钛纳米科技),钛酸锂只是他一种产品,如果用我们的材料技术加工出来,任何电池材料包括石墨烯随时可以干。我们收购这个公司不仅仅是为了钛酸锂,这可能是过去大家都误认为的。钛酸锂只是美国奥钛纳米公司也叫纳米科技公司其中一个最成熟的产品,他可以把很多种材料通过他的专利技术,叫石法纳米制球技术,就改变分子结构上来。中国的制造落后就两点,一个是材料,还有一个是模具,中国的模具工业上去了,中国工业产品的工艺就上去了;中国的原材料纳米技术掌握了,中国工业产品的核心落后问题就解决了。追问:还有一个问题,在《红周刊》看到,广东中信阳关签1000台单,很大,过了几天《红周刊》又发了一片文章质疑这一公司,请教一下你。魏:要用一个平常心态看待订单,银隆如果靠着一个订单,是不会成功的。我们昼夜设备不停,高管13小时工作制。订单排到明年了,今年有多少钱是买不到车的。这个订单我是在网络上才知道的呢详细一看,写着很长,分析的很细。黑银隆,黑格力的人很多,巴不得你的股票跌到两分钱才好。我没当回事。不具备销售条件的,银隆也不会给他一辆车。
股东:公司现在实行十年租赁,是不是收入分摊在十年?
魏:商业模式是“零元供车、十年租赁、十年质保、整车替换、四方共赢”,这是整体团队打造的模式,四方共赢是生产企业,用户,政府,金融机构。四方共同在同一条件下达到共识。技术模型转变成金融模型以后,进入市场的商业模型,这个模型不存在分期付款。第一阶段,工业产品变成金融产品。一出厂,就收到了金融机构百分百的付款,金融机构买断产品。第二阶段是金融机构租赁给客户,分十年,本金加适当的利润。图一个长期的收益。不存在一次性销售。这是一个分摊收益问题。
股东:SUV什么时候上市呢?
魏:新能源车去年国务院有六个文件,制定了纯电动为主的策略,汽车生产涉及到国家的政策,涉及到生产资质的问题。未来,银隆肯定是进军电动车,储能的主要公司。研发归研发,技术储备也是其中之一。任何一个高技术的产品,储备期是个缓慢的过程。这是商业机密,现在还不能过多的交谈。
追问:碳酸锂大巴的充电时间呢?
魏:现在我们最快的是3分钟。在城市公交里面路程都是200km以内。今年年底,四条主干线。2000km。每50km就有充电桩。两网都干起来了,另外小区生活,配套充电。以前只要求5%,现在所有的小区,要具备100%的充电能力。不存在充电难得问题。
股东:上次在北京坐大巴,银隆大巴要价300多万。
魏:你问的肯定不是真正的用户,没人给我300多万。双层车连车架200多万,国家补贴之后100多万。现在出口都是200多万。任何工业产品,没有成本不能下降的。只要看投资规模、产能,就一个道理,产能越大,成本越低。就看液晶电视,十年前一个平方要30万,现在几百块,这就靠量。小轿车没涨过价,20年以前本田20多万,现在还这个价,就是靠大规模产能来拉低成本。(现在价格利润有多少?)利润不是随便报给你的,但是没有补贴,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非常强。我只能跟你这么说,中国的电动车跟燃油车比,利润非常丰厚,而且有很强的竞争力。不能光瞄准国家补贴,新能源车已经进入国际市场,不但零排放,而且价格比燃油车还要低。
追问:我们银隆技术能不能跟比亚迪媲美。
魏:这个话我不能回答你,万一你既是格力股东又是比亚迪股东。让市场说话,最好你去采访一下我的客户,或者说既用过比亚迪的车又用过银隆的车,你问这样的客户最有说服力力,我不能随便评价同行。
追问:技术路线怎么评价呢?
魏:这个道理也是一样,装美的、格力空调,客户最有说服力。任何一个技术把市场同行业都抹杀了都买你的产品不现实,客户的个性化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对不同技术、工艺、价格都有不同诉求。就跟买鞋一样,2万的鞋与20的鞋都能穿在脚上,客户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做出选择。
追问:就续航里程问题,是否钛酸锂电池更短。
魏:我刚才其实已经回答你问题,我们能造出核动力航母,造核动力没问题,潜艇全是核动力。但为什么不用再火车飞机轮船上?能量密度最高的就是所谓的核动力潜艇的动力总成,铀——第三代核燃料。这个用途不同市场定位不同。你要说能量密度越高,肯定风险越大,这个油也是。路上跑的车有的为了省事,会加四个油箱,一旦这个车着火,司机死的最快。不是说能量越高越好,能量密度与其他的重要指标:安全性、寿命、性价比、使用环境、客户诉求密不可分,光能量密度解决不了问题。比如市场上长距离的电动车要背5、6吨电池晚上充8小时的电,白天背着,一趟一趟跑到晚上。国家提倡的是节能减排,如果用一个低几吨的重量,用性价比10年算下来的账,客户亏损、盈利单位,运营效率代替燃油车,高峰期不间断回来,不可能让公交(微利、亏损,运行效率100保证,汽车行业最苛刻的技术是公交车,没有任何车辆像公交车一样必须365天保运营效率、保出行时间、保行驶历程、保安全性。单纯的拿能量密度去说公交车,我们认为不科学不合理。10年内用4套电池,20吨耗多少能量啊,耗多少成本。而我们一套电池2吨能用10年,首先国家战略节能,节约了多少能源,第三,客户会算账,客户要运行十年,为什么要金融租赁、四方运营,我们是保十年,而市场上高能量密度没人敢保十年。你要作为客户,你选择谁?我不能帮你做决定,我只是帮你算一笔账,十年用银隆的技术公交公司不但不在亏损,变成一个同样客流量同样票价(情况下)扭亏为盈,不爆炸不起火不担责任不负债。那么你作为用户你选择谁,作为用户你做决定。
股东:咱们钛酸锂啊,未来主要应用方向定位在大巴和储能,在乘用车上作用没那么大?
魏:不存在,首先取代铅酸电池,取代市场上所有UPS,起/停备用居民用行行业业代替铅酸,钛酸是最有竞争力的。因为他寿命长,高安全,耐高低温,但是目前产能很少,成本没有降下来,如果能像当前铅酸一样——中国目前680家企业生产铅酸电池,其中百亿固定资产以上企业10家。那你要把这些钱集中起来干钛酸锂,我们比铅酸成本还要低。这是一个市场。至于储能市场,一个小区每一个家庭用二三十度电储能来代替家庭能源储备,一个小区大体柴油发电机达到5、6(单位没听清),平均啊大小不说,一个城市算算就需要多少储能。当然这个问题还涉及到产能小、成本高。有些用户只算经济账,不算环保账。所以这个市场领域不仅仅局限在大巴,大巴仅仅是目前最具有竞争的一个切入点,所以先发展了大巴。这个切入点是具备了盈利、制造、生产销售的所有条件,从这切入进去,企业要不断积累利润,扩大产能、降低成本、不断扩大市场。
追问:魏总我在问一个问题,其它电动车快充一个小时,银隆就几分钟,对充电电流就响应就增大很多倍。那国家建设的充电桩是否会考虑到银隆的大电流的需求?
魏:你要是注意媒体的话,去年马凯副总理到深圳,调研了全国所有的行业以后在全国做出了一个决定,原来说快充对电网有冲击,那么现在告诉你,快充对电网不但没有冲击,还比慢充对电网有保护。因为慢充是同时充,快充是轮流冲,单机的装机容量比慢充要小的多,快充一个桩一天冲10台以上,慢充是一个桩一台。直到去年这个误会才被总理调研后在深圳平了反,恢复了地位名誉。这个你们可以到现场参观考察,珠海既有慢充也有快充。你们可以到问问电力公司、问问公交公司,就在珠海本地,问问总装机容量就知道了,谢谢!(国家以后充电桩都互相兼容,不会出现我开车去电流太大充不上这种情况吧?)要会(出现这种情况)就不会把恢复到同等补贴条件,这就是政策在恢复到科学合理。(快充是不是只有你们公司具备,其他公司会不会?)(魏快速打断)现在其他各个厂商都做了,原来是因为没有这个电池,生产出快充桩也没人用。现在全国的充电设备,不管谁投资谁建设谁生产,都具备了可快可慢的条件。(如果有快充就方便了)是的,现在东西都智能化了,你开慢充车,充电站也能接受,你开快充车到了充电站,电流自动可调,电流电压可调的智能化充电设备全国已经普遍了。现在所有充电技术具备冲各种材料脾气的电池。(我看到大巴的充电电流有200度安培了。)250A吧?这是是国家标准,慢充只要几十安就够了。
股东:魏总我想问一下,我们相信格力的管理层,所有投票都同意。作为散户,相信格力管理层是有眼光的。我自己有几台车,我想问一下银隆的技术有没有可能做一台跑车作为形象,就像美国的特斯拉还是特拉斯(观众笑),有没有可能过几年有跑车类似的,作为形象,现在的技术达到吗?
魏:今天的场合我只能回答你,所有的内燃机电动车只有钛酸锂是最适合做跑车的(掌声)就连内燃机柴油机、汽油机也竞争不过钛酸锂。因为放电倍率做到100C,放电倍率可以称为加速度、初期扭矩,只有钛酸锂最合适。当然以后能不能造跑车,刚才另一个股东也说了,不是你想造就能造的,国家要给你放牌照。我们尽量采纳你的意见,也希望你向国家有关部门呼吁尽快放开生产资质,谢谢!
(录音没有的部分到此结束)
股东:你好,我想问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电池这个成本跟比亚迪相比到底相差几倍?我之前看好像是4倍,不知道现在多少,就是单位电池容量,价格差多少?第二个问题就是你们说今年100亿销售,明年300亿销售,这个销售目标是如何实现呢?根据目前订单推算还是怎样?这些销售中,城市大巴车、专用车分别占多少?还有个问题订单结构是怎样的,就是说市场化订单多少,就是扣除掉有股东背景或者有投资(关联方)的订单,到底市场化订单比例有多少?
魏:你这有3、4个问题,一个是关于钛酸锂成本。钛酸锂十几年前在美国就军方民用,谁去过夏威夷旅游啊?夏威夷晚上照明用的电都是奥钛电池储能用的电。因为夏威夷是孤岛,全部用的是风力、光伏发电。那个时候收购奥钛时候电池成本是现在电池成本的12倍。现在跟比亚迪相比电池成本还高达50%-60%,从十几倍已经降到比磷酸铁锂电池高50%-60%,随着产能的扩大,会进一步拉短、拉近。但是钛酸锂电池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高1倍甚至2倍时候就具备了跟磷酸铁锂竞争的优势,因为我们寿命长。
董插话:讲使用寿命,它(磷酸铁锂)3-4年就要跟换一套电池是一个,另一个我刚才讲的技术需要不断升级,第三个是他们(银隆)规模太小,如果翻上10倍,使用成本、加工成本(会下降),人是不变的,实际上管理成本下降。
股东追问:比亚迪成本也会下降的。
魏:任何成本下降都有一个下行的受限,原材料等等。但是磷酸铁锂产能现在在全国每10亿占了9亿,剩下10%是三元锂和钛酸锂。现在钛酸锂会越来越热,最近很热,找我们要技术的很多,很多都是磷酸铁锂想转(方向)。银隆也是中国5大磷酸铁锂企业元老之一,放弃了磷酸铁锂,这一点我简单回答你一下。这个利润产值预测是根据销售订单预测的,因为现在电池恐怕再扩几倍的产能也满足不了要求,现在很多大车厂管我们要电池,现在不敢接电池的订单。明年有战略性的培养重大客户,培养品牌。今年只供应了两家,明年向十大客车厂来提供电池产品,在扩产能。现在自己用也不够,这是利润预测大致两方面。
股东追问:还有订单结构,刨除股东背景还有在当地投资当地政府给的订单?
魏:起步的时候你说的是对的,我们立足于珠海、石家庄,我们在当地有工厂,还是靠政府的支持,初期绝对是依靠了,但是2016年和今后的订单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现在都打开了销售渠道,看看我们客户覆盖率,20几个省、多少个城市,而且今年北上广深全打进,北上广深我们没有投资,没有政府背景。中国四大战略城市全进去了。(董插话:通过市场运行也知道买那个产品)所以说今年政府给的市场很少,起步依靠政府,但是2016年你看过去各个省包括广州、深圳,过去地方封锁很严啊,打不进去的。但是今年所有的省,明年更多,这是实实在在签的合同,基本上大点的省没有空白。银隆除了西藏、青海、新疆,其他几乎没有空白省。2017年的订单全覆盖,包括台湾全覆盖。
股东:董总有个问题问你,我看到格力想生产手机才会买格力股票,只做空调我不会买,我喜欢公司有发展。后来收购银隆我也没猜到。我经常看的就是格力的手机,我已经买了6台了,很支持的!我为什么买,我叫我的员工,我也开小公司的,都来用一下,用了4个多月确实不错,也摔过好多次了。后来在2、3米高掉在石头上摔坏的。我也和其他公司的手机对比过,2代确实不错,1代还买过2个(董:1代不好意思),1代商城买1100块,还是可以,当然也有缺陷,苹果也有——不是个个人都有钱的对吧。2代我用过4-5个月了,这个时间手机市场有变化,vivo、oppo上升很快比华为、小米都快,销售策略就是到处都是销售人员,连酒吧都有。我就很希望手机市场也很大,谁都用,小孩都用,除了银隆也很看好,刚才还说希望造跑车,银隆也做了很久了。格力管理层看上的都可以的,不需要想太多。手机这块我希望了解下计划是怎么样,质量这块绝对没问题,可不可以透露点点计划,毕竟手机市场竞争很厉害的。(问题鼓掌)
董:从源头设计,想用更短的时间来把手机的问题解决,这可能要动筋骨的问题,我们在研究。第二我们手机是自己研发、自己制造,拒绝到外面贴牌生产,所以这个对我们很艰难而且短期看不到效益,一个来讲对品质技术的控制,第二我们希望通过自己制造实现全自动化,自动化线由自己来做,这样做起来后在成本上更有优势。我们还是从长远角度来考虑。所以为什么现在市场上货买不着,不是买不着,而是我们还不太想公开卖。因为生产线是有限的,但是一旦成熟全面铺开以后,格力就会向全国高速撒开,就像你讲的酒吧都可以卖手机,当然我们未必会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很感谢你一个人买6部手机,如果在座的各位每个人都买6部手机,你们不要只想着分红,你们为格力的销售做一点贡献,这就是市场。格力要造最好的。(旁边人插话:最新款出来后我第一个买,我把我的手机卖掉),好谢谢!所以我觉得大家都关心我们,我们肯定会加快速度,但是不能盲目的快。像小米曾经疯狂一时,我不希望有这样一个简单的销售数据变化,而是要有一个内涵变化。格力走到今天,已经不是初期见涨的时候,不能再人云亦云,已经到了自己做决定时候,不能因别人而左右我。这一点来讲我们还比较自信。
股东:银隆的销售模式是“融资租赁,四方共赢”,这种模式在我们总体销售收入中占据多大比例呢?
魏:2015年这个模式占了60%多,2016年各占50%,剩下50%是因为有的客户有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不需要这个商业模式,比如北京公交,北京市财政发债,利息才2-3个点,根本不缺钱,所以北京市全款付款。当然北京还有另一个双层巴士,不具备更低成本的融资,我们10年期限给的成本更低。这是根据用户的情况,市场上比例大概如此。
股东:我了解了23号的公告书,这个销售模式附带一个承诺,这个大白话理解是客户未付款给租赁公司,银隆要拿回车、付尾款给租赁机构,可以这样理解吧?
魏:可以这样理解,任何金融机构都需要有担保措施,但是银隆第一如果不能给自己的产品承担担保责任,没人给你合作;第二这个担保只是法律程序,零风险,方便时候可以到我们公司看看有个售后监控系统。去年财政部查骗补到我们这儿来,发现我们这一套系统真正解决了4四方共赢。因为我们这个系统已经先进到每天司机违章,违章几次、几点几分,还有我产品质量,零件、单体电池全天跑的情况都实时监控。这套系统利用了GPS和互联网,公正性、严谨性在任何法律上做不到的。公交要毁约,为啥要毁约,有个四方合同。我只要保证你的运营效率,只要产品质量没问题,公交反过来给我们和金融机构还有一个经营权的抵押担保,政府还有个担保。任何社会制度,公交是不可能停的,不敢停公交,就没办法去毁约。想毁约也不可能,所以说你还是到我们公司看看售后系统,那套系统就是为了这个商业模式而生。现在财政部已经拿这个模式向全国、全行业推广。这个四方共赢互相之间是有一定承诺的,你刚才说的那两句话要全面看。我给金融机构有承诺,反过来政府给公交、公交给金融机构还有抵押还有承诺,欢迎你去现场调研!
股东:如果一个事情只有好的一面不太客观,您刚才也提了。以中国飞机租赁为例,使用方退飞机制造企业不退钱(给租赁方)……
魏: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是两个概念,在座的金融专家不少。你讲的叫融资租赁,我们讲的叫金融租赁。概念不同,金融租赁还要深。首先金融租赁需要3个模型,融资租赁只需要2个模型,一个金融模型一个商业模型,而金融租赁还有个技术模型。就是先有技术加金融模型两者才能形成商业模型。融资租赁完全靠商业,咱这个不是。
股东:我从合同中来看好像对银隆非常不公平,牵涉到授信问题。对金融租赁公司来说什么风险都没有,出这个钱赚利润,万一客户要退款你们还负责支付尾金。从这个角度,拉一家金融租赁来,风险不平衡,银隆会吃亏。另外用这种方式今年赚的钱,是否明年会吐出去。所以说利润预期还是要打个问号。
魏:我回答你这个问题,你其实把市场上核心问题揭穿了,我希望你追踪好,直到追踪出真相。X先生跟着我们做6-8年的承保,包括回购担保。凭什么?我在华尔街40多个专家干了一年多研究这个金融模型,这个模型必须要有技术模型。而飞机火车的销售只有两个模型,基础不稳。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你刚才的举例很对,谁都能干。但是中国的法律法规没有10年租期的,最多做到3年5年。公交客户的平均使用寿命是平均10年,要从根本上解决用户所有顾虑,市场越做越大,产品才能越来越受欢迎。这个时候技术模型、产品寿命、产品质量必须达到10年。这个10年你认为有风险,你说的很正确。为什么北京公交不使用融资租赁?他自己有更低成本融资租赁,我们销售的比例正在降低。把这个金融租赁引入中国以来,中国的金融租赁10年期,咱们是第一家打破金融机构期限。民生银行做的是第一家,刚开始是第一家给我们做,我们肯定需要对民生银行作出承诺,比如说刚才说的公交不付租金我们付。但是话说回来,公交不敢停。所以我们知道公交是政府跟水、电、路、车、医、教6大基础设施,纳入政府1级预算,必须纳入人大批准的预算报告里面去,这是金融模型的基础。这不是你讲的飞机火车,没有纳入政府预算,风险很大。公交公司的特许经营权也是政府特批,任何人不可挑衅、不可动摇、不可转让。
第三点,无论政府怎么对公交公司进行改制,公交公司的服务职能不可停止。因此特许经营权、政府补贴、客票收入、广告收入足可以支持它。剩下就是技术模型,也即我们产品质量足可以解决10年问题。现在有人说我保6年8年,我希望你能持续追踪报道,我全费用支持你,就这个事情。把金融、期限、风控这几方面社会上混乱。做不到10年给我说保10年,做不到8年给我说保8年。这是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骗取金融机构的信任,这个行为你讲的确实很对。但是我们这边你要到现场去看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这个售后服务中心连波音飞机、空客都来比,空客不敢让看,空客是靠黑匣子,我们是靠GPS,这个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风险。经营风险、特许经营权风险、财政部风险,钱是政府担保。你说为什么签这个字盖这个章,为了金融机构上风控会。没签字、没章中国的金融机构连风控会都上不了怎么批资金筹备资金?中国的金融机构贷款买房也要办抵押、个人消费也要办抵押,金融机构不承担风险。但是我们有资本,如果我们有钱了我们完全可以不用金融融资。银隆模式可以赚3次利润:股东投资、利润分红、金融租赁长期收益又是一个收入。银隆现在财务费用给了银行了,租赁让给租赁公司了,如果我们拥有了强大的金融,利润率就不是刚才董总说的13%,可能利润与要远远大于20%。这是值得你全力追踪报道的一件大事,我全力支持你。今天你也希望你到现场看看,这个模型干了4、5年,不是简单的几句话。
股东:我还有一个问题问一下尊敬的董总,小股东也很看好格力管理层这么多年的付出,但是具体到银隆收购这个方案有很多争议,我想问一下选择方面,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对象,以什么方式去投、以什么时机去投?银隆之前有很多融资,之前的估值是很便宜的,一直到2016年1、2月份还是五六十亿,为什么不在早期参与,哪怕参股也好,慢慢去控股。我们股东很小气的,希望格力每一分钱都有最大的效益。此外,钛酸锂技术银隆也不是全国唯一一家,更不是全球唯一一家。远在泸州的有个微宏动力的也在做钛酸锂电池,而且他电池应用在客车上很有充足的依据,为什没有选择其他的公司?
董:你讲你小气,我更加小气,我绝对不会乱发一分钱。之前有很多新能源企业找过我们,不止比亚迪,我们评估以后不太认同。魏总早在几年前找过格力,这个事我不知道,就一口回绝的状态。这是我决定收购银隆后,跟魏总之间的私人对话知道的。你问我为啥不早点,早的我没有决定权,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作为银隆来讲,他们创造的效益被银行被中间盘剥掉了,很艰难生存。进行了几次募集资后,我们严格来说属于第4次,第一次要死就差一口气的时候你要什么都给你,第二次第三次就壮大缓和了。就像10个小伙娶1个姑娘时候,小姑娘肯定卖高价。10个小姑娘嫁给1个小伙子时候,不要钱都送给他,就这个道理,很简单。
现在我们收购银隆是看中了技术而不是汽车,说老实话我现在都不看中汽车。汽车对我来说就是电池的延伸而已。你刚讲湖州有个电池厂,银隆是在家门口的了解的更清楚的,为什么到湖州去收购呢?我不会去考虑,没想过这个。
第二个魏总来找我们谈话之后,就这两天时间,我觉得这是个好的项目就做了决定——但是我这个决定是指打算进入这个项目。实际上几年前为什么买特斯拉、买混合动力,一直想找个很好的(产品)。听了他技术介绍之后,我们也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了也很久。望总专门为他到了美国,还是很慎重的,我们也没那么傻。说老实话,讨价还价我们争论了很久。魏总甚至于当时150亿卖给我们就跑了,他这一跑就完了,买个150亿的空壳有什么用。很可能他另外在组建一个工厂,拿他一点辙都没有。很多人不理解,说拿现金买嘛!我们想的更多的是发展。这个已经是讨价的结果,开始说要154多亿还不干,当时老魏牛的啊,没这钱不卖!后来我们也挖开他们账上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双方妥协了。
你说这个手机值多少钱,成本3000块,是否成本价就卖给你?要想这个道理。我既然130亿买了它,(目的)给我带来千亿企业。而且我相信我们的能力,在这里我敢讲这话,只要我们有能力,这130亿两、三年就能挣回来。不是没这个可能,完全可能。他的智能化装备全是我们改造,到外面买要15个亿,但是我给他讲多少钱呢?这钱就是我赚的了,不跟我合作会给我搞吗,不可能。利润是省出来的,格力能用3年时间把空调利润翻番,银隆拿过来1年搞个翻番也不是问题。但是我还是这句话,在座的各位真心支持格力,格力保证给你们很好的分红(掌声)。还有一个掌声是给你们鼓的,多买格力的产品,什么手机啊、洗衣机啊、电饭煲多呢,以后还有汽车。汽车市场巨大,我们几万、几十万个安装工一台车要多少部,安装工必须要配车,不买它还要买别人的。我有了买我自己的。可能没一个人有这么巨大的市场。我就这么回答你,行吗,小气还是不小气,比你小气,比你会抠。(掌声)
有工作人员补充,福州微宏的这轮估值23亿美金,还超过了银隆,利润2个多亿人民币。这个可以在网上查询的到,去年利润1亿多,今年预计2亿多利润。
魏:从这个估值比例的话银隆是500多亿。微宏在中国起步做钛酸锂电池用的电芯是我们收购的美国奥钛的产品,世界上做成产业化的钛酸锂电池只有两家:一家是奥钛,一个是日本的东芝。现在日本已经有6家大企业开始干钛酸锂。他们是单分子结构,纳米球形只有我们有独家秘诀。
中国已经有超过50家开始往行业里面走,都是走的干法单分子结构的钛酸锂,容易胀气,生产工艺解决不了。这也是股东关心、网上炒的,大家可以到现场看,右边的电池所有电池厂都想做钛酸锂,实话实说。但是胀气问题一个是分子结构,一个是电池制造工艺,咱们光电池工艺有上百个专利,这就是开放的专利,他们无法制造的。我们收购奥钛后停止了对微宏提供电芯,自己都不够用。也停止提供了纳米球材料,他现在买了安康四川的。微宏的电池技术是建立在我们收购的奥钛基础上,他是一个运营商为主,现在也往制造商干了。这次我们上了三期工程,很多都是格力做的,这里面很多智能装备都是格力的,这些机器人都是格力的。
董:这个平台对我们的自动化装备也有非常好的帮助。通过这样的一个服务过程,我们对相关技术、相关参数从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平台给我们,何时做这么大也不好说。这里面原先都是进口的,我们合作后跟他讲要给我们做,才进入做这部分。
股东问:假如收购成功后,是独立发展整合,还是深度整合?还有双方团队问题。
董:既然是收购,企业就一种文化,不会有两种文化。当然也会把银隆好的转化成我们这边来,更多的还是我们这边……毕竟魏总那个时候确实很困难,要去跑市场,还要搞生产,方方面面的。比如成本控制,我认为是有缺陷的,我们收购一定会按照我们控制成本手段来,杜绝一起腐败和空隙。这个必须接受格力的文化。还有人问收购银隆是否会把班子换掉,我觉得奇怪为什么要换?人家干的好好的,甚至比我们还优秀,在某一个特定领域比我们强多了。任何一个人只要热爱企业都应该给一个很好的岗位。既然收购了,就不是你和我的关系,就是一个整体。谢谢。
股东问:董总,请问传统空调行业你怎么看待?今年去库存也基本结束了,中长期你怎么打算?包括战略上、战术上的。
董:空调上保底就是在市场份额上不可下滑,领导这个行业。空调还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商用领域。比如军队用的潜水艇、舰艇还有很多需求。另外,现在最高的500米高的大楼用的是格力的产品。难度在于500米范围内保证温度一致,这是个技术难题也是挑战。我们已经拿下了。现在还有几个独有技术,光伏空调。目前为止世界上可能只有我们有。国际上已经几百单了,已经装好使用十几单了。后面还慢慢生产中,商业领域成长空间还很好。在智能暖通领域,过去空调制冷,未来空调制热也需要我们开拓。格力现在双级压缩机还继续升级,三级压缩机已经出来了,我们拥有三级压缩机时候双级压缩机可以对外出售了,这也是一块很好的市场。
只要不断创新,围绕市场,真正好的营销是创造市场不是守住市场。比如手机,乔布斯苹果为什么卖的好?他创造了一个需求。所以我们也要创造一个需求,保持领先地位。这也是企业发展必须要做到的目标。至于发展多块要根据市场。100万台的市场能占50、60 甚至70,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股东:我想了解下美国奥钛的情况,魏总介绍下,现在美国奥钛负面比较多,它的专利对公司有什么影响?二是增发方案为什么不配股而是定向增发,现在网上对望总负面比较多,望总是资金专家选择买进卖出的时机非常到位。
魏:第一个问题我回答你,第二个问题望总回答。关于奥钛的负面的新闻是事实,这个公司35年历史从来没有盈利也是事实。原来两任CEO围绕军方市场做文章,向民用市场进军晚了整整10年,这是他的历史遗留问题。咱收购他就是冲着技术去的,目前为止美国所有的生产工人顺利遣散完毕,所有劳资纠纷干干净净没一个,至于说有个别小股东诉讼是因为换了一家审计事务所。原来(审计)全是白人,现在收购后技术生产、主要研发搬回中国,审计事务所没有,对中国会计事务所报表不认同。叫他们来了两趟,不理解中国的会计制度。现在美国会计制度和中国会计审计制度不同导致了小股东的诉讼,目前都处理完了。美国除了保留材料研究和几个核心技术骨干外,其他人全部裁掉了,亏损今年应该平衡了,明年开始盈利。35年来被中国人终于做的开始盈利了。我们既然控股了,是绝对控股,下一步退市还是增资扩股,还有很多种方法,但是我们技术已经买回来、专利已经买过了,都掌握在手里了。
望:我们当时停牌的时候,空调行业面临下滑,格力在行业面临40%份额要去转型,按照谈判规则为了不泄漏信息,选择立即停牌。我们给了银隆现金选择权利,但是银隆的股东不愿意拿现金,愿意拿股票,分享银隆与格力发展的历程。这个情况下就面临国资股东被摊薄的问题,我们国有最大的股东是18.22%,如果不做定向增发就失去了控股权,所以必须定增要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你们对这一做法可以去国资那边交流。
第二个方面,对员工激励来讲,借这个机会推出员工持股,资本市场也是非常赞同的。这么多年是格力的员工为格力做出了贡献,分享资本市场成长的红利包括董总和员工都非常踊跃,从市场上来看,也有员工持股亏掉的——招商蛇口可以看到做不下去了。未来的三年只有员工自己最有信心。置于我自己,依法依规办事情,当时减掉了自己需要家庭需要以外,也看到了行业的压力。格力并购银隆成长空间很大,我个人很有信心,董总看得更远,我们个人可能这方面没做好,确实有需要大家理解的地方。
股东:你作为高管来讲,掌握了内部资讯,大家怀疑里面有内幕交易也很正常。
董:避免内部交易是第一个。第二我们高管对品牌是有信心的,你别看我股票只进不出,其实我也想卖过,这么高价我为什么不能卖?不是每个人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只要不在敏感期大家应该理解。我是这样想的,当时卖的时候价格很高,一个是家里要买房子在广州,要钱。第二卖这么高价位对他个人来讲非常有利,其实不想瞒你们说那么高价我也想卖。但是确实考虑到品牌,这个问题我帮他回答了。背后我也骂过他好多次。我说你借钱也好。这个我讲他也符合证监会的相关法律,没在窗口期没什么不合格。
望:有意见很正常,但是合法。
董:我觉得当时高价卖出正常,现在借钱来增发,要用大度心态看待。他用资本创造了大量财富也有你的一部分。要用这个心态来看待。实际上背后我也骂他了。从法律程度不违法,但是对公司形象不好。
股东:有些投资者说摊博收益,我的心态很好的,作为工作人员入股15块多也不算便宜,要锁定3年,我清楚这回事。至于国资委,格力的大股东我心态很好,没有老大支持以后发展会很麻烦。作为私营企业没有老大混不长久。作为散户表面上确实摊薄了一点,但是我为什么还加仓呢?收购完以后,员工都入股了,肯定希望把股价搞上去的。刚才董总也说我们是投资不是投机,但是投资也希望股价搞上去。我这边是全部支持。假如定增收购后,能够适当弥补我们这些摊薄的人,很简单一两个涨停板就回来了。
股东:我担心出现万科的情况,格力的现金流比万科还充沛,你是怎么打算的?
董:这个不可能,制造业跟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不一样,没有一个强大的技术队伍是支撑不下去。不是靠钱的,是靠团队。如果拿钱砸下去对大家也有好处,管理好企业嘛,不要担心,不会的。
股东:现在格力电器市值1300亿元左右,定增成功后董总对格力电器的市值管理有没有一个飞跃?
董:我真的回答不好,不是非常关心。我只关心5年会怎样,10年会怎样。我相信格力电器会成为世界性的企业,它的技术能让它进入世界500强,这一点我很有信心。至于市值,我们相信随着企业的利润的变化,市值会变化,如果不变化干脆收回算了。
股东:有没有信心超过美国的通用电气?我就把你这个当做美国的通用电气。
董:我们现在在做电机,虽然报表没报,有个企业报了2%利润,我们是百分之十几,但是我们格力电机压缩机从来不在市场上出售。只以空调计入销售,不对外卖没有销售,不赚销售(利润)。
股东:生活电器你们会不会进入?有没有技术储备。
董:顺其自然,技术应该没问题。
股东:我个人是价值投资,不关心股票,只关心公司分红,除了格力找不到这么好的企业。比随便投资的收益还要高。
董:是的。(谈到分红高的问题)真正为格力而自豪,大学MBA里面都是格力的案例。美国都把格力的分红拿出来,在国际上都有数一数二的。
股东:银隆前5大供应商有一家企业是磷酸铁锂电池,未来磷酸铁锂消耗量比钛酸锂消耗大,两者比例怎么样?
魏:河北三期竣工,四期开工,请你们多关注。外界只炒作了钛酸锂,银隆收购奥钛不止看上了钛酸锂,还看上了材料的纳米化生产技术。收购之后北方基地成为国家级纳米材料示范基地,价值姑且是百亿、千亿可以估值的。
股东:这个技术对钛酸锂意义更大还是磷酸铁锂更大?
魏:银隆将根据市场不同客户需求制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不同技术指标的产品。奥钛不是光生产一个材料,还有正极材料。同样的磷酸铁锂通过奥钛技术寿命可以达到10000次,充电倍率可以提高4倍。磷酸铁锂电池也可以充电时间到15分钟、20分钟内充满,马上量产。但是磷酸铁锂在客车上不很好定位体系,因为客车运行10年,因为在消费上,手机笔记本成本低很好(应用)。磷酸铁锂在消费市场内占据主导市场是不可动摇的,客车上动力电池功率电路比能量密度更重要,20年内看不到更好的竞争材料。
股市早报,投资前瞻,涨停预测,牛股捕捉,尽在微信号【凤凰证券】或者【ifengstock】
盘后剖析A股走势,指点明日走势,请关注微信号【复盘大师】或【fupan588】

香蕉 发表于 2016-11-2 10:18

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范爷 发表于 2016-11-2 10:18

嘿嘿

会唱歌的牛 发表于 2016-11-2 10:21

帮顶

我这萌萌的家 发表于 2016-11-2 10:31

…没我说话的余地…飘走

气态硬盘 发表于 2016-11-2 10:33

我的啦嘿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30分钟2万字:董明珠在股东大会说了这些话(完整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