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萌萌的家 发表于 2016-10-24 11:15

出租车公司炮轰张维迎用错了力

日前,?32家出租车公司以“中国出租汽车行业代表”的名义,给北京大学写了一份公开信。该公开信认为,10月17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地方网约车发展与规制研讨会上,北大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维迎的发言“颠倒黑白、乱扣帽子、骄横无知,大有文革遗风”。
?张维迎的发言,跟北京大学有什么关系?通篇读下来,大概是这些出租车公司认为张维迎“伤害了北京大学这所中国顶尖学府的声望”。张维迎的水平配不配北大,这是北大自己需要操心的事情,出租车公司可能需要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操心过度了。
而当看到“我们同时保留依法追究张维迎法律责任的权利”这一句话的时候,更是会觉得莫名其妙。出租车公司知不知道什么叫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张维迎唱衰出租车公司,预言出租车公司“死亡”,侵犯了出租车公司什么权利?这得多法盲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言论应该在言论市场中去竞争,如果出租车公司认为张维迎的言论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反驳;不直接跟张维迎叫板,反而给单位写公开信施压,难道是希望张维迎的单位出面替自己主持公道?
作为公共政策博弈的一种策略,身为利益主体的出租车公司当然有权利对网约车政策发表任何意见,包括表达对任何观点的任何偏好。但反过来,出租车公司应该意识到,张维迎作为一名公民,他有就公共政策发表意见的言论自由;作为一名研究市场与网络经济的学者,他有就网约车政策发表意见的学术自由,甚至是一种道德义务。这无关他是否是“资本的代言人”,把这个看作是罪证,恰恰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文革遗风”。

这并不是说,张维迎的言论就没有任何问题。其实正如出租车公司感到“震惊”的,张维迎把地方网约车政策看作是“对抗中央精神”,以及认为是“对穷人的歧视”,在我看来,都是一种话语的策略,作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像网络写手一样去使用这样的策略,不是很值得肯定。
而且,正如32家出租车公司所言的,各地网约车管理细则,正是源于交通部所要求的“因地制宜,一城一策”的宗旨。从交通部的文件来看,它对于网约车的管理思路,在本质上依然是沿袭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管制思路,从一开始就有些悖离互联网+、共享经济。不正视这些现实,夸大地方和中央的对立,未必有利于找出解决之道。
至于穷人和富人的区分,固然能吸引眼球刺激情绪,但未必有多少实际意义。理智地看,也不是说穷人就不该坐网约车,但是对穷人来说,公共交通才是他们出行的普遍选择,我们需要给政府施加压力,让“公交优先”得到真正贯彻落实,以更加方便穷人出行。
当然可以理解,每一个相关的利益主体在面对着政策重大调整时的焦灼,有所失言有所失态有所失措也是可以理解,网约车企业也好,出租车公司也罢,以舆论民意的名义进行施压、接近核心权力进行政策游说,都是政策博弈的常态。出租车公司联名公开信,只是博弈过程中的一个常规动作。考虑到这是一个不小的利益蛋糕,再加上出租车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对稳定十分敏感的行业,这背后的博弈复杂、惨烈程度,也许超乎舆论所想象,也正因为如此,就有了如下值得细细咀嚼的场景:
10月12日,深圳2016年双创周活动。作为滴滴的重要投资方,腾讯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在座谈会发言时提出,希望网约车新政不要一棒打死,希望能慎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应:“这个问题听到了,基本原则是明确的,会要求有关城市进行研究。”
具体后续将如何研究,舆论唯有拭目以待了。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在通过各种途径博弈,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博弈都温文尔雅,关键是这些不同的意见,能否都为决策者所听取,并最终谋取最大公约数。最终的决策能够最大程度符合最大多数群体的利益,而不是一家欢喜几家愁。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租车公司炮轰张维迎用错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