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80周年后,鲁迅还没获得新生
文丨特约评论员张丰鲁迅是我最敬畏的中国现代作家,也是我唯一读完“全集”的作家。但是,自从2009年读完之后,我就把鲁迅全集放在了书架的最上方。按照顺序,从第1到第18卷挨个排列,定期拭去上面的灰尘。我对他老人家毕恭毕敬,但是也束之高阁,很多人的态度可能和我差不多。
遥想2001年,我还是个青年的时候,曾专门从青岛跑到北大,去听钱理群先生讲鲁迅。那时,钱老师的学生,比如摩罗和余杰,也都是青年心目中的偶像,他们言必称恩师,钱老师的课理所当然地火爆。那节课钱先生讲到“如果鲁迅活到1949年以后会怎样”,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如果能穿着黄背心扫马路就算不错——讲者认真,听者也很严肃,有传说北大将停止钱先生的鲁迅系列讲座,更让课堂多了几许悲壮气氛。
去世几十年了,鲁迅依然敏感,这显示出他文字的生命力,但也与外部环境有关。尽管进进出出,鲁迅的文章依然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比重最大的,但是课文的选择,偏重那种战斗性的杂文。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文章的阐释,也有一个标准答案,这一切,让人对鲁迅有些厌倦,大多数学生的感受,都是“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鲁迅成为学生心中腐朽力量的代表。但是,如果对教材进行改革,去掉几篇鲁迅,舆论也会炸锅:去掉这些篇目,编教材的想表达什么?
因此,事实上,存在着两个鲁迅。占统治地位的是被捧上神坛的鲁迅,鲁迅不但是语文课本中的霸主,也是众多“鲁迅研究者”的食粮。如果鲁迅这时候翻身活过来,他最尴尬的恐怕就是对他的研究成为一门显学。鲁迅研究有相当庞大的学会,有专门的期刊,在整个人文研究领域,恐怕只有红学才能与鲁学抗衡。在这些研究者看来,鲁迅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富矿,似乎中国的所有难题,都可以从他那儿找到答案。这些人把持着阐释鲁迅的话语权,让鲁迅越来越远离普通读者。
和这种“庙堂”上的鲁迅不同,还存在着一个“江湖”中的鲁迅。那些对鲁迅一知半解的人,往往会执着于鲁迅到底有没有偷窥过弟媳洗澡,到底有没有拿过特务的好处,这些问题在鲁迅研究专家看来,都已经解决,但是吃瓜群众仍乐此不疲。江湖上对鲁迅的接受,可能和教材中那个标准答案不同。网上有人发出“一句话证明你读过鲁迅”的征集,答案也让人啼笑皆非(感兴趣者可以自行搜索)。这个江湖中的鲁迅,明显更好玩。是一个充满能量的小个子绍兴男人,一个和自己学生恋爱的老师,更是一个负能量爆棚的愤青。
有网站发布了一组关于鲁迅的大数据,可以部分窥见人们心目中的鲁迅到底是什么样。一组一组关于鲁迅关注度最高的语录的调查数据显示,最受关注的5条鲁迅语录分别是:“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青年应当天真烂漫。”“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这些话,都是标准的励志鸡汤,原来鲁迅也有咪蒙的一面啊。
在研究者看来,这很不严肃,相当一部分“语录”在《鲁迅全集》中根本找不到,属于一种冒名创作。就这排名前5的“语录”看,什么两颗心真诚相待,就很不符合鲁迅的价值观。这些编造的语录,和教科书中的鲁迅正好相反,它一点批判意味都没有,甚至充满了温情。我怀疑,这些名句,最初可能来自高中生的“作文宝典”之类,背上一两句,前面加上鲁迅的名字,相比会为作文增色不少。互联网时代,人们会为自己喜欢的作家编造一些语录。像王朔、陈丹青和龙应台,都是这种编造的受害者,有人伪造鲁迅的语录,毕竟也算是他没有过时的证据。
我挺喜欢这种对鲁迅语录的编造,也喜欢网友加在他身上的各种调侃和玩笑。相比于鲁迅研究专家笔下和语文课本中的那个鲁迅,这样的鲁迅有血有肉,它不关乎学术与真理,但却反映了普通读者的想法。在这种编造中,已经去世80年的鲁迅,仿佛又活过来了。他有各种缺点,他说的很多话不符合事实,但他却永不服输,与论敌激辩到底。他被人误解,气得要命,但这有什么关系,每个正常的人,不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吗?
我希望那个严肃的“革命家”鲁迅真正死去。是时候把他还愿成一个普通作家了,“一个人口中的肉食,他人口中的毒药”,喜欢鲁迅的人,去反复阅读,不喜欢他的人,就扔到一边。从这种立场出发,课本中鲁迅文章少几篇,换几篇,实在算不了什么。最好的情况,是能有很多种教材可供选择,每一种教材里给出不同的鲁迅,或者根本没有鲁迅,这又有什么关系?
如今,人们在讨论鲁迅晚年对鲁迅的称赞是否算是污点,甚至有人认为鲁迅应该对当下的糟糕状况负一定责任,这些看法,虽然和教材中那个神一般存在的鲁迅相反,其实思路还是一样的:人们仍然期待他是完美的,期待他是一面旗帜。只有那种“钦定的”“统一的”、被供上神坛的鲁迅早点死掉,作为一个普通作家的鲁迅才会获得新生。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