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种子选手《一个国家的诞生》真有那么牛吗?
本届奥斯卡种子选手《一个国家的诞生》
凤凰网娱乐讯 《一个国家的诞生》,片名致敬格里菲斯,年初圣丹斯电影节的最大赢家,被视为冲奥之作。不久前,却因导演被曝强奸白人女性,口碑一落千丈。
这部政治正确的片,却惹上这么政治不正确的污点,围绕它的争议甚至盖过了对电影本身的讨论。小爆特约了北美影评人红袖添饭,聊一聊这部片,还有电影以外的种种。
《一个国家的诞生》改编自美国历史上一次黑奴起义
1831年8月,弗吉尼亚州爆发了一场历时两天的奴隶起义。在该暴力事件中,共有60多名白人奴隶主及其家小被杀。反应过来后的白人武装,出于恐慌屠杀了200多名黑奴,其中大多数未参与此前的叛乱。特纳逃亡两月后被抓,最终被以“阴谋造反暴动”的罪名绞刑处死,其遗体被剥皮分尸。
领导这一北美奴隶史上最严重暴乱事件的,是一位名叫奈特·特纳(Nat Turner)的黑奴,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着力描绘的,就是他的传奇一生。
特纳由导演兼编剧内特·派克扮演
作为一部传记片,其终极目标,不是重述历史;而是通过历史情节,来让观众认识主角,让大家知道他究竟是怎样的人。可本片遇到难题,是历史上缺乏对特纳一生的记载。现存唯一一篇较为详细的文字记录,是特纳被捕后、接受一位白人律师“采访”而成的《自白录》。
特纳《自白录》,带有强烈的宗教情结:在其自述语境里,他就是上帝选派的先知,早慧识字;日常布道能影响到的黑人亲友,都相信他要成就一番大事。他最后的暴力反抗,也是按多次接收到“神灵”(上帝)的指示而办事……
如果仅仅根据《自白录》判断,人们可能会认为特纳是个宗教狂疯子。必须指出的是,《自白录》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一方面,如果特纳真是宗教狂,那他回忆的很多细节恐怕不可信;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白人记录者故意“歪曲”了真实的特纳,好让他造反的动机显得荒谬、从而掩盖奴隶制的罪恶。
在这种真假难辨的情形下,电影选择什么样的素材来改编,就很值得玩味了。
片中对特纳的呈现沿用了《自白录》中的神性色彩
从成片来看,编导一方面接受了《自白录》中特纳的宗教情结,而且以更为“神性”的细节来填充。比如开场仪式揭示的“与生俱来的神秘疤痕”,给“天选”加了一层物理注脚;有关童年白人小主玩伴的情节,又为后面“黑白对抗”增添了浓厚的情感力量。天选+兄弟反目+造反,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种编排逻辑,走的是《出埃及记》的路子。
一个近代历史题材,完全采用圣经故事模板,显然说不过去。所以,编导也将重心,放在塑造主角世俗化的一面。比如他的传教生涯,比如他的爱情及家庭生活。主角在世俗生活中的不公遭遇,成为他“起义”的直接导火索。
片中塑造了特纳幸福的家庭生活
以上两方面刻画结合,《一个国家的诞生》刻画了这样一个伟人:作为天选者的特纳,在游历过程中目睹了白人老爷对黑奴同胞的残酷压迫,自身又经历玩伴变主人的无情虐待,愤而领导起义,并以自己的牺牲,唤起人们对奴隶制罪恶的深刻认识,这才有了后来的废奴及一系列现代平权体制的诞生。
可问题是,用以支撑这种描绘的具体情节,大部分都属于赤裸裸的捏造。
比如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特纳的奴隶主利用他四处布道,才能赚钱维持农场生计;历史上的特纳,的确有同为奴隶的妻子,但并没有经历片中描绘的那种悲惨事件;事实上,如按《自白录》所言,特纳自己承认他造反时所属的奴隶主对他很好;而在暴动过程中,也不存在片中极力渲染的广场对决——特纳领导的70来名奴隶,早在到达那个广场之前就被打散了;历史上的特纳,也不是为了避免更多黑人遭屠杀而投降,而是在躲藏的山洞被农夫抓住;至于此次造反事件的后果,不仅没有直接引发废奴运动,南方各州纷纷通过新法律,对黑奴的控制反而空前的严格;直到南北战争爆发,也没发生另一起和特纳事件同等规模的黑奴造反。
很显然,电影对于特纳这一历史角色的刻画,过于浪漫化、过于英雄化了。
电影将特纳这一角色神化、英雄化
单纯从改编的角度而言,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通过篡改历史来塑造更为戏剧化的英雄,在好莱坞也是常事,有的还获得了奥斯卡奖的肯定,比如《勇敢的心》。有趣的是,本片导演奈特·帕克(Nate Parker),还真是梅尔·吉布森的粉丝,片尾字幕专门有一条,感谢了后者的启发。
《勇敢的心》同样是关于自由和抗争的故事
看电影时如果仔细留意的话,的确会注意到本片与《勇敢的心》诸多对应之处。除了反抗暴政、失败身亡的主线故事,在一些具体的故事桥段、和表现技法上,本片也有对《勇敢的心》有很明显的“致敬”。只是,这种致敬,很多时候都沦为手法拙劣可笑的模仿秀,典型的如特纳新婚之夜的构图(对应华莱士的秘密婚礼),以及特纳被处决时幻觉出现的“黑天使”,看的时候都会令人严重出戏。
特纳的新婚之夜构图模仿《勇敢的心》中的秘密婚礼
可能是制作成本和周期的问题,本片的影像质感,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电视电影,而且还是上个世纪的那种水准。编导力图传递的“强烈的情感”,更多是通过对于暴力画面的渲染,让影片的场面偏向于情绪化,而缺乏艺术性的美感,与类似题材的《为奴十二年》,至少在镜头的美感和意境上,不可同日而语。
正因为本片选择的镜头语言浅显,所以其画面才直观,对一部分观众而言,冲击力尤其明显。比如笔者看的那场,身旁坐着一位年轻白人女士,她在整个观影过程中,至少有六成时间在抽泣——她可能是真的因为本片、而感受到祖先的“恶”了。
片中所塑造的白人形象总是高高在上的
但是,仅仅这样,就能证明《一个国家的诞生》是部很重要的电影么?影片艺术上的成就且不谈,个人觉得,单就历史意义而言,本片也无甚贡献。
从内容来说,一部重要的历史题材电影,或者会促使观众对历史事件产生新的理解。而《一个国家的诞生》渲染的,无非是此前众多影视作品表现过无数次的“压迫”内容。可以说,片中没有任何能带给人新认识的内容。
另一方面,即使按照影片捏造的故事框架来,其实也能挖掘出一些比较深入的、特别是不经常见诸于主流影视作品的线索,比如从个体角度“童年小伙伴”的心理转变轨迹,又或者是从宏观角度“黑奴起义为何难以星火燎原”的问题。其实这些在纸质专著或论文中有涉及,但电影的大众魅力,有助于让更多人反思、从而有可能造成有益的社会转变。而本片的主创,徒有心思为影片取一个强行对比、言过其实的片名,却不肯真正花心思探索罪恶的本质,到底有多少勇气,是要打问号的。
电影将黑人奴隶当时“滥杀”白人的事实有意无意掩盖过去
更值得商榷的是,影片的情绪化表达,具有严重倾向性;片中所有画面,都只是为了表明白人的“恶”,以加强观众对白人奴隶主的恨意。而在历史事件中,黑奴涉嫌“滥杀”的暴力事实,则被有意无意忽略了。实际上,被特纳他们杀死的60来名白人中,只有10位成年男性,剩下的包括14名成年女性,和31个婴幼儿童。影片中表现特纳只是杀死了“冤有头、债有主”的奴隶主一人,历史上的他,则亲手砍死了让他觉得“无可抱怨”的主人夫妇及三个小孩。
电影中为了让特纳成为绝对正义方,白人主妇并未被砍死
如果换成一位白人导演,如此偏颇地处理,简直是“挑动种族仇恨”了,可以想象会遭遇多么猛烈的口水。但从圣丹斯电影节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影评人,在强调本片的“时效性”与“重要性”。仿佛由黑人自筹资金、拍摄黑奴题材,是多么具有突破性,就自然而然的“政治正确”了。
可仔细琢磨的话,会发现这种“政治正确”,并非“黑人终于可以发声了”的政治正确,而是“只有黑人可以自由评说种族制度”的政治正确。个人觉得,与其说这是一种“正确”,不如说是一种“要挟”。
历史的原罪,需要现代人以何种心理消除?作为普通人,我对此没有深刻的见解。我只是觉得,真正的种族平等,不是谨言慎行的敬而远之,用种种禁忌包裹自身的敏感,而应该是轻松随性的融合,甚至是百无禁忌开得起玩笑。我心目中的那种境界,都存在于梅尔·布鲁克斯老爷子的《灼热的马鞍》中。
格里菲斯版《一个国家的诞生》则充满白人优越主义
现在,我要收回前面说本片片名言过其实的说法。在种族意识和见解上,它的确倒退至一个世纪前的同名电影时代。这种可笑、可怜的“政治正确”片,不要也罢。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影大爆炸”(微信号:movie-bigbang),添加免费阅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几头雾水… 帮你项项吧 越办越好~~~~~~~~~` 朕要休息了.. 好帖子就来支持一下啊,希望大神给加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