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蚊香 发表于 2016-10-19 09:40

四座金马奖得主王莱仙去:一代影坛的回忆


王莱《摊手》剧照
王莱上个礼拜仙去了。
这个华语影坛的戏骨子,一生因《人之初》《小葫芦》《推手》海峡两岸夺下四座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纪录无人打破,带着大家对她的回忆和不舍,飘然而去。
我称她王莱姐,她其实比我长一辈。但影圈总是如此惯例,怕把人叫老了,一律称姐。前年才和她在香港酒楼共进午餐,王莱姐来得有点勉强,她拄着拐杖,不似以往利落爽朗,但仍开心地与老朋友聚首。
王莱是影坛常青树,在电懋公司活跃的年代,她一年可以平均演10至12部电影。像我们当年那样每换档必要去捧场的家庭,电影是仪式性的娱乐。也就是说我们一个月要在银幕上见到她一两次,简直如同亲人了。
相信李安也如是。所以他第一部国语片《推手》就邀王莱担纲,那恐怕如《卧虎藏龙》一定得对胡金铨的《龙门客栈》,《侠女》的竹林之战致敬一样重要。
王莱于我们更像一代传统。她号称“千面女郎”,就是个万能的甘草。戏剧的冲突不能没有她,她可以是知心的大姐,睿智的母亲,贤惠的妻子,或者刁钻的职业妇女。她身上有种北方女子的大气,又是常在社会打滚的世故麻利。声音清脆,不拖泥带水,是出身话剧的必备条件;眼光犀利,是深谙摄影机功能的老道;高挑的身材,合身的旗袍,是香港妇女的形象代言人。
而电懋电影又那么“上海”,洋房小汽车,谈的却是婆媳两代传统摩擦;打着网球高尔夫却搓麻将穿旗袍。东西文化的冲突,迁移者与本地人的隔阂……王莱姐和林黛,尤敏,张扬,雷震,叶枫,葛兰和易文,陶秦,唐煌,卜万苍,王天林等导演拍了三百多部精彩的电影,讲述着1950,1960年代的中国故事。
后来,王莱随李翰祥导演到台湾拍戏,游走港台两地。古装片盛行,她当仁不让地演佘太君,贾母,甚至潘金莲中的王婆,从小资生活的当代妇女,变成封建体制中的母系权威,不变的是她锐利的眼神和凌人的气场,王莱是重要的配角,品质的保证。
但是王莱应有她的主角舞台的。《推手》中她是当然的女主角,金马奖给她“女配角奖”让她为之气结,差点不上台领奖。她的现身,让影坛绽放出李安这个睥睨世界影坛的奇葩,至今仍创作不竭。王莱也在这段时间转战台湾新电影,放下类型电影的身段,她在写实的氛围中仍怡然自得。
从中产阶级式的文艺片和喜剧片,到黄梅调的古装和刀光剑影的武侠片,再到台式写实的新电影时代,王莱身上承载了多少传统?她曾带我去吃老式的香港葡式烤乳鸽,还有老上海菜肴。席间总少不了电懋,邵氏,永华,国联那些片厂的旧人旧事话语。每一次都立刻带我回到那个单纯安宁的岁月,那个每周看电影的全家福时光,随着她的仙去,一切归为回忆。

番薯-木头 发表于 2016-10-19 09:40

看贴回复是好习惯

你才到碗里来 发表于 2016-10-19 09:44

哦...............

会唱歌的牛 发表于 2016-10-19 09:45

不早了 各位晚安~~~~:)

摆摊卖贞操 发表于 2016-10-19 09:54

希望可以用些时间了~````

爱流泪的鱼 发表于 2016-10-19 09:57

我率天兵天将 将你打回原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座金马奖得主王莱仙去:一代影坛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