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成功发射,商业航天应紧随国家队前行
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即将与天宫二号对接。这次天神相伴,要在太空中飞行30天之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在轨时间最长的一次。考虑到载人航天技术的进步速度,在可预见的将来,神舟和天宫一定可以实施更长时间的有人值守空间飞行。到未来自主空间站建成,航天员的驻站飞行时间将可以用年来计算。因此可以认为,我们现在面对着两类重大的战略性资源。
一、在轨资源
天宫二号能够为科学研究和空间应用提供长时间在轨飞行的场所。众所周知,宇宙空间有着微重力、强辐射等地球上无法模拟的环境,是开展相关科学研究试验的良好场所。国外通过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的飞行,搭载了大量材料试验、生物试验等项目。其中很多项目都是商业企业提出的。
中国的国有和民营商业企业同样可以借助自主空间站的长期飞行,实施一些地面上无法进行的试验,为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人类已经知道,在宇宙空间可以进行育种、半导体材料冶炼、生命科学、制药等多方面的试验。空间育种为农业提供了丰富的变异来源,成为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空间冶炼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地面上无法实现的性能,可以成为顶级元器件的制造基础,国际市场上有价无市。
中国经济正在努力实现转型升级,通过供给侧改革,向高端化发展。载人航天活动可以为商业企业的自主研发提供无法替代的推动作用,是不应被忽视的重要资源。
二、载人航天器的批量化生产能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至今已经有25年。
通过漫长的努力,中国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载人长期空间飞行器、载人天地往返飞行器的研制能力。这些能力不但可以为国家队服务,也可以为商业用户服务。美国已经在考虑,国际空间站退役之后,完全由商业企业接管近地轨道载人航天工程,由他们来设计、建造、发射和运营新一代空间站。无论政府、科研单位还是其他企业,如果需要实施载人空间活动,可以向他们租用空间站的使用时间。我国的商业航天号角已经吹响,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这种具体推动和实施的模式呢?
一个有意思的事实就是:自从神舟五号飞行成功、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之后,基本上是按照每年一艘的速度来发射飞船,此后在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一号之间隔了大约3年。这样的发射频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载人航天成本高昂,国家不可能投入过多财政资源在这个单项科研上。但是,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认识。如果商业航天企业能够为载人航天飞行找到一条规模化经营的道路,让每次飞行都能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就可以订购更多的飞船、火箭乃至空间站。产量的上升可以大大降低这些航天器的采购价和运行成本,为更多企业提供成本更低的空间高端研发平台。
商业航天企业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在天宫、神舟成熟设计的基础上,订制一些专门的试验设备和公用平台。不但为国内企业服务,也可以向国际开放,为那些苦苦等待空间站搭载机会的国外科研机构提供收费服务或者技术共享服务等。
到目前为止,我们尚且没有看到国内商业企业正式提出关于飞船、空间站商业利用的具体构想或框架。从国家角度来说,军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确定的大战略,推动商业航天发展、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已经是既定政策。只要商业航天界能够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载人航天应用构想,就会得到国家的支持。只有当整个商业航天努力寻求突破点和爆发点的时候,我国的商业航天才可以说是有了真正的起步。而这个突破点或爆发点,不妨也同时可以考虑从航天事业的最高端着手,用载人航天的商业应用,带动整个商业航天的突破。
为了实现这一点,商业航天企业必须紧随国家队的脚步,以真正商业化的思路和胸襟,以开放的心态,积极而勇敢地寻求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的突破,充分利用国家队已经实现的成果和已经具有的资源,为商业航天产业的繁荣而大胆前行。 HOHO~~~~~~ 不错,不错 进行溜达一下 呵呵,支持一下哈 不知道说些什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