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是如何改变全球经济版图的?
又是一年黄金周。收拾起行囊的中国人再次开启全球买买买的模式,这些惊人的消费力成为了一股巨大的商业洪流,改变着许多地区的经济生态。据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到1.2亿,境外消费达1.5万亿元,已经跃升为全球出境旅游人次和消费额的双料冠军。
你想想,一年1.2亿人出去玩,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日本一个国家的人口倾巢而出,相当于英国+法国的人口全部在度假。这样的消费规模无疑是惊人的,而更惊人的是,目前拥有出境旅行证件的中国人,只有6500万人,也就是说,大约95%的中国人实际上都还没有踏出过国门。
这股消费力量的未来潜力之大难以想象。
虽然还在起点,但这股力量对地区经济的改变已经是惊涛骇浪。
2000年的时候,澳门的人均gdp只有1.4万美元,跟今天的舟山差不多,14年之后,这个小渔村盖满了赌场,人均gdp飙升到了9.6万美元,跟瑞士和北欧并肩而立。
台湾政党轮替之后,陆客团被缩减,民进党的大本营南部地区叫苦连天。和日韩东南亚等来台湾的游客不同,他们一般也就在台北玩两三天就撤了,而我国人民通常是有情怀的,喜欢绕着宝岛转一圈,见见日月潭、鹿港小镇的真面目的,那些地方100%只有大陆人才会去。陆客潮冷,苦涩只有自己体味。
十年前,马尔代夫还是一方备受欧美高端人士热爱的净土,但是今天,已经被中国人攻陷。2015年,有36万中国人踏上了这个印度洋的珊瑚群岛,比土著的马尔代夫人还要多。尤其是春节期间,到处挂着红灯笼,舞龙舞狮表演,餐厅里放眼望去全是黄皮肤黑眼睛,简直比中国还要中国。
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说,中国目前有663条国际航线,其中369条,也就是超过一半,是2015年增加的。几年前,塞舌尔、斐济、毛里求斯还没有几个中国人听说过,而现在,他们的海外游客中,中国人都已经排到前三名了。
改变最大的还是韩国
自从香港被打入冷宫之后,首尔就成了新宠。2015年,在韩国玩的600万外国游客中,中国人占了七成。而这数百万的人流,基本上都拥挤在首尔的几个商圈里。从明洞、东大门到狎鸥亭、弘大等商圈,中国游客都已经成为了主流消费者。
人群的改变背后,必然是商业生态的全面改造。首先是受到日本游客欢迎的海鲜粥店消失了,寿司店也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烤肉店和饺子馆。街边中文横幅随处可见,还有银联卡、支付宝的使用优惠海报。化妆品店和奢侈品店一间接着一间开张,租金连年走高,将那些社区民生小店不断往更偏僻的地段赶去。
据一份问卷调研,中国游客人均在韩购物金额是日本游客的6倍,是欧美游客的3倍,其中62%的中国游客去首尔的目的就是为了购物,购物清单上排名第一的则是化妆品。这一狂热的消费行为直接将兰芝(Laneige)和悦诗风吟(Innisfree)的老板推上了韩国第二首富的地位。
在2015年的福布斯韩国富豪榜中,爱茉莉化妆品公司的老板徐庆培以72亿美元的身家,成为仅次于三星帝国李氏家族的豪门,他们店里的“BB霜”、气垫粉饼、面膜被中国人大肆抢购,市值在两年间增长了3倍。
▲爱茉莉化妆品公司的老板徐庆培
针对这股海外游热潮,挖到金矿的其实并不止当地的商家。
在海峡另一边的日本,同样是中国人出国最大的目的地之一,而这里,中国人不但是大买家,同样也是大商家。
海外旅游的大头,无非是吃、住、行、购四大块,其中又以机票和酒店占比最大。最近几年,中国人不但买了很多电饭煲和马桶盖,也买了很多酒店。尤其是很多度假胜地的温泉酒店,老板都已经悄悄的换成了中国人。2015年,被公开报道的外国人收购日本酒店案例,飙升了2.7倍。
这里的玄机在于,随着日本人口的萎缩,很多度假地在全盛时期建起来的温泉酒店变得严重过剩了,被迫低价出售。如今中国人来了,但是他们一般都是跟随着旅行团的大巴车而来。他们基本上不会去消费本地的酒店。
渠道掌握在中国旅行社手里,只有中国投资者能够吃掉这块肥肉。他们花钱买下亏损的本地酒店,拆掉宴会厅、会议室、健身房,去掉一切不必要的设施,尽可能的增加客房数量。成本和报价降下来之后,旅行社的大巴就一辆接着一辆开过来了,入住率迅速提升到100%。游客通常入夜才进门,早上又被载走了,整个白天酒店里空无一人,连电费都省了。
▲受中国游客喜爱的日本巴士旅游
拥有这种敏锐嗅觉的不仅是投机客,知名大公司也不少。比如复星买下的地中海俱乐部酒店,锦江收购的卢浮宫酒店,都是这股浪潮的产物。像苏宁收购的日本免税连锁商场乐购仕,得益于中国游客的贡献,2015年前三季,营业收入725亿日元,同比增长120%;净利润71亿日元,同比增长1282%。
相当亮眼。
不过与他们相比,最精明的还是春秋航空。
航空业历来是不受投资者待见的,因为其营业成本中燃料成本占了大头,价格波动身不由己,彼此之间又以价格战为武器,利润率薄如纸片,毫无护城河。总的来说,这不是一门好生意。
不过春秋航空,他最前瞻性的一点,就是将自己从一家航空公司的角色,调整为“流量平台”的定位。这是非常巨大的思维转变。前者的话,赢利点就是卖机票,因此既想提高票价,又怕失去竞争力,畏首畏尾。而在后者的思路里,机票保本就可以了,因此往往能够定个最低价,将飞机的座位使用率提到极限,接着这些客流通过旗下的旅行社,被引向自己投资的酒店和购物场所,盈利滚滚而来。
2015年,春秋航空先后联手日本阳光不动产和必客集团,在日本建酒店,建连锁购物商城,门店数超过200家,后者负责具体经营,前者负责客流引荐。当年业绩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50%~ 60%,净利润率更是比三大航高了一大截。
玩流量平台概念的,还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们,中国人的脚步走到哪里,移动支付就出现在哪里。
前几天,支付宝宣布了和海外十座机场的合作,还有中国人常去的海外热门商圈、免税店,支付宝们已经是随处可见。比如印度最大的移动支付Paytm,泰国的Ascend Money,都已被支付宝入股。
而在韩国,甚至已经夸张到这种程度: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支持的终端店铺数量已经超过3万家,覆盖率高于本地的三星支付和美国的苹果支付。随着这种覆盖规模的越来越大,网络效应越来越完善,终有一天,本地韩国人也会喜欢上这种移动生活方式。
这种全球化扩散的趋势,如果返回到三十年前,或者半个多世纪以前,就会发现,美国的VISA卡,就是随着美国人的海外游浪潮而被推向全球的,美国的可口可乐,也是随着美国大兵的海外军事行动而被带到世界各地的。美国人出现在哪里,美国的商品和文化就扩散到了哪里。
而今天,中国人的海外游浪潮不过起步了5%,接下来的历史会如何波澜壮阔,我不敢想象。
人民网评:每一个游客都是中国故事中的主角
国庆黄金周到了,大家都在打点行装,欢天喜地准备出行。也多少让人心里不踏实,担心这七天别又会爆出什么“某某到此一游” “垃圾满地”“中国大妈大闹……”的奇葩新闻来。
用30余年创造了经济奇迹的中国,确实尚有一个软肋,一触即痛——那就是国人的文明素质。在历年的黄金周、节假日里,这疼痛更显明。旅游消费进入大众化时代,出国也已是寻常事,国人也顺脚将“随便”“胡来”等不良举止带到所到之处:自驾不守交规伤己伤人、景区乱刻乱划、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丢垃圾甚至让小孩随地大小便、过马路闯红灯……久而久之,中国游客在海外的形象令人尴尬,甚至被人冠以“会走路的钱包”之蔑称。
郁闷的是,每一个持中国身份证、中国护照的国人,不管做了什么,在新闻报道中、在网络的传闻中,必会有一个头衔:中国——中国大妈、中国孩子、中国游客……这倒是真应了那句广为传颂的名句: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中国,你做得怎样,中国便怎样。这个世界,就是通过每个中国人及其待人接物处事的每个细节,来观察中国、揣度中国、评价中国。
从这个意义上说,黄金周,也是外界观察中国、我们观照自己的良机,每一个中国游客都是中国故事中的重要角色。
犹记两年前,习近平主席出访时忍不住向中国游客喊话:“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三年前,汪洋副总理也对出国旅游的部分中国游客素质不高的行为痛心疾首,指为“有损国人形象,影响比较恶劣”。
眼下的中国,从上到下,都在向旅游不文明现象宣战。“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游客黑名单”“不文明记录”等等,甚至包括有些对“中国大妈”境外负面表现稍嫌夸张的曝光,也是一种令国人难堪却有利于警觉自省的教育方式。应该看到,中国游客素质在普遍提高,很多司空见惯的不良现象正在改善,国人正以崭新形象拥抱世界。
但是,社会文明的发展、个人行为的改变,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国民教育来提升,我们欠账太多,固难一蹴而就,仍需持久发力。比如,国庆日天安门广场升旗之后遗留的垃圾,堪称是中国游客文明素质的一面镜子。从11年前广场日产垃圾19吨,到3年前升旗日的5吨,再到去年的广场垃圾“零遗留”,便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当然,这一方面是自备垃圾袋的自觉游客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也和天安门广场的环卫工作自我加压分不开:责任区内,垃圾滞留不得超过5分钟;备好10个1100升垃圾桶,确保人流量突增产生的大量垃圾有地方暂存……
天安门垃圾消失的故事告诉我们,游客需要自律要文明,而景区和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也要提高,学会科学疏导,科学安排卫生设施,拥有专业、精准、到位的游客信息服务,充分而细致的应急预案,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安全隐患和种种不文明现象。
国庆七天,中国游客涌出门去,会给全球各地增添无数“中国面孔”。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希望游客们都能不让别人“心堵”,不给景点留下一处污,只轻轻地挥一挥手,阳光满面地给世界留下这么个定格:我是中国人!我来过!我看过!我欣赏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