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耻辱——对深圳6平米公寓房的反思
文/禅心云起朋友圈段子一则:有关部门说,不让一个学生春运站着回家,结果就不卖给学生站票了。段子变成真人真事。深圳某房地产商推出6平米超小户型公寓,惹来舆论热炒和冲天怨气。典型的新闻标题都像这样:《深圳6平米鸽子笼是羞辱还是安慰》,或这样:《深圳疯了!6平蚁房88万长这样猪圈都比这大》。一片喧嚷嘈杂下,果然惊动了有关部门,于是小微户型销售,直接被定性违规。有人叹息道:房子没得卖了,刚有一线希望买房的小白领,日子更加苦逼了!
六坪空间看似狭小(实际使用面积达12平米),但在精心布局下,亦能满足基本起居。只要买卖自愿,交易双方皆得好处。购房者,尤其是那些原本蛰居潮湿昏暗的地下室,或多人合租套间、毫无私密可言的人,初步改善了居住条件。开发商别出心裁,迎合了消费者及市场需求,不仅无可指摘,还应点赞才是。即便这套商品房,在设计上发挥巧思,充分利用每寸空间,客、厨、卧、卫功能俱全,本身实不可小觑,如果交易不受阻挠,想来也会帮助不少城市新人,借此作为过渡桥梁,在深圳这样寸土寸金但充满机会的大城市站稳脚跟。
然而,一桩互惠互利、功德圆满的好事,却被一帮愤青媒体人贬斥为“鸽笼蚁房”,上纲到“羞辱人性”,又被一纸官僚命令彻底断送。这些人也不想想,非法化小微户型公寓,会让“打工族”或“底层人”居住条件有丝毫改善吗?显然不会,这只会把他们逼进更恶劣、更逼仄的环境。如果媒体进一步穷追猛打,到时再来一次新闻曝光,他们还会被赶入更差的环境,甚至可能被驱离深圳——这就是“城市折叠”的真相。
这还不是最后的悲剧。笔者注意到,有人称深圳开发强度已近50%,而所谓“国际宜居线”只有30%,鼓吹应进一步严控土地供应,优先用于政策保障性住房供地。这一说法如被政府背书,可以预见,深圳房价还会进一步上涨。
乱局源于货币刺激
6平米公寓出现的背景,是近一段时期以来,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又一次的突飞猛涨。这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不过是近20年来房地产政策调控的逻辑必然。
回顾98年住房商品化全面改革后,城市住宅及土地使用权皆可入市流通,城市居民的住房所有权(使用、收益和转让权)近乎完整。住房改革后四到五年间,即1998-2002年,房价虽然有所上涨,但总体较为平稳,而同期居民收入有不错上升表现,充分表明了市场化并非洪水猛兽。
然而,信贷宽松及低利率政策使改革效果大打折扣。98年至今经历了三波较大的楼市繁荣期(2003-2004年、2008-2010年、2014年至今),每次繁荣热潮后面都有相应的银行信贷刺激,并带来明显“马太效应”:信贷向大型城市倾斜,造成一线城市房价一涨再涨,二、三线城市房价涨速则依次递减。
房地产和一般商品并无本质区别。在诚实货币制度下,只要放开市场竞争,排除房产所处区位、品质带来的影响,平均房价应呈逐步下降趋势。但不幸的是,由凯恩斯主义者所把持的政策部门,坚信只要投放更多新钱,就可以达到刺激经济、创造财富之功效。
然而,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当代货币不过是区区薄纸几张或银行账本上的几串数字,以便货币中央计划机构翻云覆雨,把真正有用的实物资源,愈来愈集中于接近权力者之手。历次刺激只带来繁荣-萧条的商业周期效应,而一般大众购买力则相对受到削弱,在愈来愈高的房价面前望洋兴叹。
2008年的4万亿政策刺激,在工业领域造成大量不良投资及银行坏账,形成大量“僵尸企业”及难解“三角债”。2015年以来的放水刺激政策,更加效果不彰,各银行把质量尚优的房贷当成扩大资产分母,冲淡不良贷款率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导致房贷“一枝独秀”地快速增长,这就是一线城市最新一轮房价猛涨的根源所在。
各种干预政策乱上添乱
二十年来房地产政策最大败笔,就是以规范土地市场为名的“招拍挂”政策。土地“招拍挂”,由原本分散供地,变为政府集中卖地,实现垄断经营。公共部门经营效率低下,对市场需求反映迟钝,难以满足城市高速发展需要。大城市土地储备中心往往“购入”及保有大量土地,却不能及时形成要素市场上的有效供给,实际上变相限制土地供应,坐享垄断价格,连储地资金也依赖银行贷款,真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2002年“招拍挂”政策出台到全面推开,短短两年间即收“成效”,2003-2004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开始起飞,从此一骑绝尘。地方政府可观的卖地收入,刺激了政府规模及建设摊子的进一步扩大,还为当前的地方财政危机埋下伏笔。
从此,为了抑制房价,抚平民众不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伸出有形之手,开展名目繁多、各式各样的调控,中央有我们熟悉的“国八条”、“国六条”,地方还有所谓“一房一价”、限购等等令人眼花瞭乱的政策,各种数量、价格管制层出不穷。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据说是要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或住得起房。
那么这些政策能够奏效吗?
1)人具有聪明才智,或“企业家才能”,不会在各种干预政策面前坐以待毙。比如限购政策屡次在沪引发的“离婚潮”,或限定新房房价最高涨幅,结果二手房市价上涨,中介把新楼盘全部买走,在二手房市场上出售。再如限制大户型,大户型供应不足,就有人买多套小户型自己打通,改装成大户型再出售。这就是俗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干预政策企图打击“投机”,但投机正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人们的任何一项决策,从本质上讲都是投机。由于什么行为是“投机”、什么是“非投机”,根本无法截然区分,最后只能在政策上采取“一刀切”。比如限购,同时压制了改善性和投资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指消费者购置更大居住面积,将原先较小面积住房推向市场,有利于各种层次收入者进行住房梯次更换。投资性需求指投资者购房非为己用,而是考虑用于其他生产性目的比如出租或将来出售。压制这两种需求,只能让老百姓买房、租房更难。
3)干预政策最终会走向福利政策。许多受政府资助的学院派经济学家,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昧着良心,为干预政策做合法性辩护,把一次又一次干预失败的恶果,归咎于所谓“市场失灵”。既然市场不灵,政府才灵,那就重回计划老路吧。于是,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大规模建设被摆上议程。如果这样,隔三岔五曝出关系户(有的甚至开着宝马车)住政策房的新闻将会见怪不怪。归根结底:商品若不以货币排序,就只能以其他标准(如权力)来排序。
此外,“买地财政”固然不好,但有人以此为由,建议仿效美国征收房地产税。不得不指出,这是更加荒唐的主意。当前,我国税制已经过于繁琐,税种极其繁杂,企业和居民税负已经沉重不堪,不仅不应该开设任何一种新税,还应该简化原有的税种。任何开增的新税,都可能在经济萧条时期,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目前的地方财政危机,只能靠精兵简政——减少吃财政饭的人口、缩小建设摊子以及清算不良投资来解决。
为不受辩护者辩护
由前述可知,一线城市的房价飞涨,主要是货币政策、土地政策及管制政策之失。可遭世人唾骂、污名毁詈的,总是那些房产开发商和投机客。其实他们对于平抑房价,不仅无罪反而有功。
一方面,房产开发商和购房者利益原本和谐一致。只要土地供给充足、市场竞争不受抑制,开发商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就会生产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商品房,就像市面上既有豪华名贵的奔驰、宝马,也有适合普罗大众的廉价QQ。假如汽车行业也像房地产行业一样,动不动限数量、限车型,那么汽车对大众来说,也必然会成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另一方面,投机活动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购房者。投机客正是预见到未来房地产生产性收入看涨,未来需求可能大于供给,从而及时入手。投机者介入,比如一次性购买十几套房这样的投机行为,缩短了开发商的销售期。投机者持有的房产最终还要出售,开发商顺利回笼资金加快下一期开发,都会在下一步增加住房的市场供给,平抑商品房的市场售价。
以上不出意料地证明了,相比各种行政管制和垄断,市场仍然是效率最高、最有利消费者包括购房者的制度安排。只要让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房价就不会永远涨下去。深圳6平米商品房,绝对不是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耻辱,而是失败的政府干预政策之耻,是无脑愤青以及丧失学术人格的“经济学家”之耻!
回贴赚学识,不错了 回答了那么多,没有加分了 不错,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