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逝去的梦 发表于 2016-9-22 10:25

光大固收:政策性银行发放2万亿贷款仍需论证

来源:EBS固收研究,作者:光大证券固收研究
9月14日外媒报道称,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手里已经积攒了至少2万亿元人民币(近3000亿美元)的新资本用于发放贷款,今年以来通过发行债券并从央行获取低息信贷,已经总计筹集了3.4万亿元人民币。
对此,光大固收评论称,政策性银行短期内再次大幅补充的概率非常有限,仍需要论证。
在说这次3.4万亿元的注资之前,我们不妨回忆一下2015年对开行、口行、发行注资的情况:

资料图
对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的注资,均采用外储委贷转股方式,通过外汇局全资的梧桐树投资平台进行,注资额度分别为48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
对农发行的注资,财政部采用现金注资与未分配利润转资本金的形式进行。截至2015年末,财政部现金注资100亿元,并将270亿元未分配利润转为资本金,因此农发行实收资本较2014年末增加370亿元。
对政策性银行补充资本金并非“常规动作”,2015年刚刚补充过资本金,因此短期内再次大幅补充的概率非常有限。况且,三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获批(这可是大事情)时只补充了0.95万亿元,本次却“无故”补充3.4万亿元,很难说得通。
信贷扩张的三个约束
与商业银行不同,三家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规模受到人民银行的指令性管理,因此三家行的信贷扩张通常被以下三个因素影响:
1.人行核批的信贷额度;
2.优质项目资源;
3.资本充足率。
总体来看,在2015年注资后,资本充足率并不是约束三家银行进行信贷扩张的主要因素(其实2015年前也并不怎么重要),因此进行新一轮注资并没有什么迫切性。

资料图
三家银行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受到以上三个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其中,农发行当前的信贷扩张主要受到额度的制约,口行的信贷增长也在较大程度上受到额度的影响。(今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后,开行被置换掉不少贷款,因此信贷额度较为充足。)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9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总理提到“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根据上文的分析,如果要“加强信贷支持力度”,就需要改善上述三个约束条件。其中,“优质项目”的供给并不是货币政策可以解决的,“资本充足率”也只是次要因素。因此,破题的希望落在了增加“信贷额度”上。
似乎,信贷额度的问题非常好解决,无非是三家行打个签报,然后人行再批复一下就好。但是,信贷额度的增加会打乱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安排,并带来一系列的混乱。该不该核增额度,主要看当前的额度是不是给得过低。
事实上,目前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投放已经超过了四大行。从年度数据看,2015年,四大行贷款余额增速为13.3%,与2014年的11.4%基本持平。与此相比,农发行的信贷扩张速度明显加快,由2014年的13.1%快速提高至2015年的21.5%。
从今年的季度数据上看也是如此。农发行一季度信贷增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7.3%,口行为22.3%。虽然开行受到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因素的拖累,但也超过了中行、工行和农行。在当前信贷增速如此高的基础上,是否还要“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这个问题也许仍需要论证。

丢掉梦想的狐狸 发表于 2016-9-22 10:29

越办越好~~~~~~~~~`

你的名我的姓 发表于 2016-9-22 10:38

偶真幸运哦...

风筝与风 发表于 2016-9-22 10:43

抢座位来了

橘梨 发表于 2016-9-22 10:47

我又回复了

掐死你的温柔 发表于 2016-9-22 10:53

就为赚分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光大固收:政策性银行发放2万亿贷款仍需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