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山的哲学遗产:何以自由?如何理性?
著名哲学家叶秀山。
2016年9月7日傍晚,临近中秋的北京,一场天气预报之外的、只有盛夏才有的惊雷暴雨突降。是夜,哲学家叶秀山突发疾病,倒在书桌前,再没有起来。案头摊开的是柏格森的《材料与记忆》,书页上新作的圈点密密麻麻,笔迹犹新。书桌上,台灯亮着,电脑开着,哲人之思却戛然而止。
十年前的春天,我曾陪同叶秀山先生拜谒青岛康有为故居。当时有人慨言:这是西学东渐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刻。从康有为、梁启超,经贺麟、陈康等,到李泽厚、叶秀山,西学东渐、中西交汇的思想脉络虽几经曲折,但一直在延续。在这曲折绵延的思想脉络中,叶秀山先生何为?
叶秀山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戏曲理论家,书法理论家,美学家,这些称谓他都当之无愧,但真正成就他的是哲学,而且是古代希腊、近现代德国意义上的哲学。让主要说古希腊语、说拉丁语、说德语的哲学也说汉语,是王国维、贺麟、陈康、牟宗三、苗力田、叶秀山等几代哲人不断努力的结果,这一成就对于汉语思想和精神的意义再高估也不为过,因为这种哲学意味着对汉语传统经验性思维方式和精神方式的重新调整和开拓。
自由和理性是叶秀山先生书里书外关注最多的概念,但他所澄显的自由与理性不止于一般所谓的自由与理性。自由与理性是左中右人人可用、人人自道的语词,虽然作为概念,自由、理性似乎明确了某种价值取向,但仅仅概念性、仅仅知识性、仅仅经验性地加以使用和理解,并不能真正道出自由与理性的真谛,而且常常会遮蔽住这种真谛。
哲学之为哲学,不止于河面渐宽、河水渐深、万里奔腾顺流直下的经验,更在于逆流而上、反本溯源的先验。前者属于知识,后者属于反思,是为哲学。王弼的崇本举末,道出的正是老庄哲学的这种我们曾经有过的先验反思的哲学性。将欲全有,必反于无。只有在这种逆反之思中,才能回到思的起点,重现康德苏格拉底们的思路,重新敞开、澄明他们的思路,和他们一起去思,思入思想本身中去。
思想本身具有绝对性,无条件性。唯有思想本身可以截断无尽因果的他律链条,以自己为因,自因,自律。思想本身的这种自因、自律,道出的正是自由和理性的共同本质,是自由成为自由、理性成为理性的先验本质,是人世间具有终极意义的真理。在这种先验哲学之思中,人确立起绝对自发的自己,这是一切科学知识及其真理的根基,是道德与信仰的根基,是人格与权利的根基。
在这种终极性真理面前,一切经验与世俗的权力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没有形而上学,那么权力就是真理”,叶秀山先生斯言,道出的正是自由理性的这种终极性先验本质,哲学的本质。他藉此要宣示的,是人自由思想、自己思想的绝对权力,而回到每一个人自己的这种权力即是启蒙精神之所在。
斯人曾思,思入永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