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邮件门”:选举政治里的热闹与荒诞
[摘要]“美式民主”并未达到标榜的境界,“自由选举”亦没有想象中的完美,仍然难逃阴谋、黑幕和犯罪的疑云笼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不过是一种民主的幻象。美国的选举看上去很讲游戏规则,于局中人而言已是身不由己。
《纸牌屋》一季接着一季,希拉里的“邮件门”也是一波接着一波,现已更新至3.0版本。美国国务院22日证实,美国联邦调查局在调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邮件门”事件时,发现了另外约1.5万封未被希拉里团队上交的邮件。美国国务院目前正在就邮件内容进行审查,为公布这批邮件中涉及的公务内容做准备。尽管内容尚未曝光,但希拉里的心腹阿贝丁的数百页邮件被披露,向外界曝光了在国务卿任上的希拉里如何通过克林顿基金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金主进行利益交换。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如何收场想必颇费思量。
2015年3月,希拉里曾承认在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邮箱处理约6万封邮件,其中3万封因涉及私人生活已被其团队删除,剩余约3万封公务邮件据称于2014年年底全部上交美国国务院。如今却又爆出1.5万封,不管内容是否劲爆,希拉里的诚实度都又要再打折扣了。
这些邮件都是希拉里在2009年至2013年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电邮服务器”处理的公务邮件。按照竞选对手的批评,“她这样处理电邮的方式危及国家安全,因此不适合担任总统”。美国媒体对这一举动也批评道,“使用私人服务器可能会使国务卿的信函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尽管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结果“没有发现这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有触犯刑律的证据”,不会对希拉里提出刑事指控,但希拉里在竞选的关键时刻已然深陷信任危机。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随着一批又一批邮件内容的曝光,美国民主政治的黑幕也被一层又一层地揭开。邮件显示,希拉里竞选团队串通民主党高层,内定了党内候选人,挤兑同为民主党竞选人的桑德斯,抹黑共和党竞选人特朗普,参与“洗钱”,操控媒体,许多新闻稿都是经希拉里本人过目后发表的,还雇佣大量水军替希拉里造势。如此不堪的局面,不禁让人想起“从前是个正派人,可是现在成了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的马克·吐温著名的政治讽刺小说《竞选州长》。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但挖掘对手的阴暗历史,纠缠对手的私人问题,这种美式民主的“后遗症”遇着机会,还是会发作。都说美国的选举有着一套成熟的操作系统,按“套路”出牌,看上去很讲游戏规则,其实,于局中人而言已是身不由己。“自由选举”尽显讽刺意味,“美式民主”也无法不让人陡生虚伪之感。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舆论认为希拉里“邮件门”极有可能带来不亚于“水门事件”的影响。竞选者突破规则底线,尤其是突破公众对于社会安全、诚信乃至正义的价值底线,其所造成的代价,显然不仅是竞选者自己政治表演的收场,更是对道德良知、民主法治的极大破坏。
至于被指涉及利益输送问题,自然需要司法机关的独立调查。但即便指控被坐实也并不奇怪,权力(或者说潜在的权力)与利益之间的勾连,即便在如美国这样的“民主样板”国家亦不能免,甚至可能更让人大跌眼镜。美国的选举费用渐趋高企,某种程度上已沦为金钱的比拼。党内初选之所以要摆出马拉松般冗长的“路程”,甚至比两党决选更甚,说到底就是试图用这种漫长的赛程,让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和支持力相对逊色的党内竞争者知难而退,并给各路人马留下充分的幕后交易、动作和重新洗牌的时间和空间。现在你支持我,将来我酬答你,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就似这般明目张胆。
“邮件门”所揭示的不只是黑暗,还有血腥。前段时间,美国爆出的5起非正常死亡案件被人们联系在一起。据称几位死者都卷入了美国总统候选人相关案件,“并已经或可能提供对候选人不利的证据报道”,其中之一就是民主党“邮件门”的爆料人。不论真相究竟如何,这样的事情和猜度发生在美国,似乎就已足够说明问题。“美式民主”并未达到标榜的境界,“自由选举”亦没有想象中的完美,仍然难逃阴谋、黑幕和犯罪的疑云笼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不过是一种民主的幻象。(文/邹柠) 我回不回呢 考虑再三 还是不回了吧 ^_^ 呵呵,支持一下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