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为何买不起房?
日前,伦敦奥运会跳水冠军何姿在赛后感慨买不起房。北京市区的房价每平米在3万以上,如果按100平方计算,何姿买房至少需要300万元。奥运冠军奖金从1984年至今涨了83倍,涨幅惊人。但奖金上涨的速度还是没有跟上房价上涨的脚步。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情况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尤为明显。中国奥运冠军作为全球顶尖的技术人才都买不起房,普通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住房是生活必需品,房价过高、涨幅过快、保障不足会极大地影响民众的工作和生活。奥运会四年举办一次,奥运冠军的含金量不言而喻。运动员获得金牌意味着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夺金之后,运动员们在物质上会得到一定的奖励。据悉,国家体育总局为伦敦奥运会冠军得主开出了5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奖励力度达到历史新高。奖金至少150万元根据以往的情况看,除了国家给予的奖励之外,奥运冠军往往还会获得地方政府、地方体育局以及相关企业给予的奖金、赞助和广告代言费。一般来说,奥运冠军的奖金至少会在150万元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城镇居民2011年人均收入近2.4万元。奥运冠军150万的奖金相当于62位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冠军奖金可免征个税有关部门规定,奥运会参赛运动员获得的奖金和其他奖赏收入可免征个人所得税。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奖金都将归运动员所有,不需要缴纳个税。
据统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目前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分别是21000元/平方米、22000元/平方米、12755元/平方米、20194元/平方米。
奥运冠军抱怨房价高
跳水运动员何姿在伦敦奥运获得一金一银后,很多人认为她在广州或北京买套房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奥运冠军是全球顶尖技术人才,奖金收入不菲。然而她在新闻发布会对记者表示,担心自己仍买不起房。民众才发现原来奥运冠军想拥有生活必需品房子竟然也如此难。
回首2004年奥运会,那年房价还没有现在这样疯狂,以北京为例,2004年时,北京市区房价每平米5000至6000元,当年的奥运冠军凭奖金即可全款买到一套地段优质的100平米的商品房。而现在,即使有150万的奖金,买房也是捉襟见肘。难怪程菲、何姿等奥运冠军会向媒体抱怨房价过高。 28年来奖金涨了83倍
1984年,国家体委给予普通奥运冠军的奖励是6000元人民币。此后,奥运金牌的奖金数额呈现出翻倍增长的趋势,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奥运金牌得主将会获得15万人民币奖励,到2012年奥运会的时候,奥运金牌得主的奖金数已经升到了50万元,这也意味着,奥运奖金在28年里足足翻了83倍。
8年北京房价上涨5倍
2004年,北京楼市商品住宅的成交均价是4500元/平米左右,8年后,北京楼市商品住宅的成交均价每平米超过2万元。8年间,虽然由于政府调控政策的作用,房价水平也出现过阶段性的调整,但整体的成交均价走势却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且在2007年和2010年价格上涨较快,涨幅均超过了四成。
奥运冠军奖金虽然涨幅惊人,但由于通货膨胀和基数过低,还是跑不过一线城市的房价。部分奥运冠军也只能和普通民众一样望房兴叹。
此前,加盟大连阿尔滨足球队的巴萨球星凯塔知道自己所住公寓的房价每平米均价为3万人民币时,非常吃惊。他在巴萨的房子面积是1600平方米,并且附带游泳池,价格仅为每平方4000元人民币左右。 1999年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停止福利分房制度,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之前的奥运冠军作为国家干部可以获得福利分房。房改之后,住房市场化奥运冠军们也需要在市场上买房,这对于刘翔、林丹等收入不错的奥运冠军们来说不是问题,但对冷门项目的奥运冠军来说,就是一个让人焦虑的问题,尤其是在房价上涨过快的年代里。
运动员保障不足
平时,运动员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于训练津贴和比赛奖金。只有成了奥运冠军才能获得不菲的奖金,有的热门项目运动员凭借自身的条件还可能获得巨额的广告收入。著名体操教练黄玉斌也承认:“中国运动员保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北京奥运会冠军程菲是中国女子体操队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队员,但就是这样的著名运动员都要为在北京买房发愁,其他运动员的生存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房子是生活的必需品,奥运冠军是全球顶尖人才,她们买不起的背后是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现实,普通民众因买房举家负债,成为房奴的比比皆是。
或许何姿、程菲会选择举债在北京买房或者回到家乡全款买房,但这样对于天资过人、常年辛苦训练、付出巨大的全球顶尖体育人才来说有失公平。 何姿、程菲等奥运冠军抱怨买不起房的背后是房价过高的残酷现实,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使奥运冠军们无法安心训练、比赛、生活。巨大的买房负担如果无法得以减轻,未来可能会有奥运冠军成为“房奴”。 这是个伪命题,在其它国家,奥运冠军并不见得凭奖金就可买房。 锅巴樵夫 发表于 2012-8-10 0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个伪命题,在其它国家,奥运冠军并不见得凭奖金就可买房。
他们都买不起,劳苦大众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又有几多人可以买得起房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