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道路重名质疑获回应:“可改可不改”的不改
原标题:道路重名: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本报昨日报道。
前日,广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饶美奕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 道路重名引发市民关注,昨日本报A3《佛山有23条工业大道》的报道更是引发热议。佛山重名路有多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更名可行吗?带着这些疑问,广州日报记者昨日专访佛山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
科室负责人独家回应本报记者称,佛山道路重名主要由于区划调整和对“同一城镇”理解不同引起,2004年后佛山新建道路再无重名现象发生。目前,市民政局正全力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并清理整治地名中“刻意夸大、崇洋媚外、怪异难懂、重名同音”以及随意更名等不规范现象。地名普查工作将于2018年6月前完成。届时,佛山还将对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上线权威、标准的地名网为公众提供服务。
文/广州日报记者温利
昨日,佛山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就佛山道路重名问题向本报进行了回应。该局区划地名科科长陈耀豪称,目前佛山还正在做地名普查,尚未能统计出全市共有多少条同名路。
回应:同名多因行政区划调整引起
“佛山之所以多重名道路名,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其中原因之一是行政区划调整导致道路重名。” 陈耀豪解释称,1992年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先后撤县设市,由佛山代管。“实际上,当时各地都拥有地名命名权限,道路命名上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陈耀豪称,2003年后,佛山撤市设区,实行一市辖五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全市各区出现部分同名路。
针对佛山南海狮山一镇街出现4处“创业路”,佛山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副科长冼卓鹏称,这主要是佛山镇街合并和对“同一城镇”解释不同引起重名。按照《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同一城镇内的路、街、巷、建筑物、住宅区名称,不应重名、同音。由于城市化发展规模,当时的“南海市”把“同一城镇”理解为同一镇,从而导致罗村、松岗等地均出现“创业路”重名现象。后来五镇合并到狮山,所以导致狮山一镇街有多处“创业路”的现状。“创业路这一命名也反映了当时佛山乡镇企业发展、创业浪潮兴起的时代背景”,陈耀豪称。 呵呵,支持一下哈 看看.. 希望大家都有好运 ding 支持 顶下再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