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哔哔哔 发表于 2016-7-12 10:02

自动驾驶一言不合就撞车?

  近日,特斯拉2015款Model S在美国发生交通意外导致车主死亡,当时车主正使用自动驾驶模式。另外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匹兹堡附近发生交通事故,汽车撞上道路护栏,随后冲入逆行车道,与水泥隔离墩相撞后发生翻转,所幸无人丧生。驾驶员称事故发生时汽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
  如何看待“发生在特斯拉身上的首宗自动驾驶致死车祸”?大部分人会走向“粉”和“黑”两个极端。“粉”者认为小题大做,技术由人类发明,难以避免存在瑕疵,要有“容忍错误”的心理准备。“黑”者大声欢呼:看吧,自动驾驶仍然不靠谱。多数人是夹在两派中间,不支持也不反对。本期车天下君决定聊聊自动驾驶的那些事儿。
  专题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周伟力
  脑洞1 可靠性过关吗?
  汽车恐怕是人类要求可靠性最高的商品,没有之一。一辆新车上市之前,在不同道路、不同环境之中,做数十万公里的道路测试,目的就是测试可靠性。确保新车推出之后,不会因为可靠性问题导致人员伤亡。过去一百多年,任何车企造车和测试都是围绕“有人驾驶”进行。从有人驾驶变成无人驾驶,意味着一切推倒重来,从零开始,尤其是测试。“自动驾驶”模式下,汽车哪怕一个小螺丝都要重新标定,没有数十年的积累,都难言成熟。
  谷歌研发自动驾驶已有八年,已经累计进行数百万英里测试,目前每周仍在进行10000英里的公路测试,但仍然没有量产时间表,也就是可靠性这个致命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奔驰在不同场合下表示,其自动驾驶技术在内部测试中相当完美,随时可以量产,并开始装在新一代的S级和E级上,但出于各种考虑和担心,还是屏蔽大部分功能,也不做相应的宣传。
  脑洞2 获得社会认同了吗?
  社会认同是指用户信任、接受并愿意与之相处。现在大多数车企对于自动驾驶都处于“自我认同”阶段,不敢尝试“社会认同”。特斯拉是为数不多从“自我认同”到“社会认同”的车企,现在看来,迈出这一步,不算成功。
  一项汽车新技术要获得社会认同,并不容易。社会认同是流动的,没有特别客观的标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经济水平对汽车接受程度也有不同。当前社会对什么最关注?毫无疑问是生命和健康。博世能够成为汽车界的隐形土豪,与ABS和ESP这两项主动安全配置全面普及推广有关。关键时刻能够救你一命,再怎么省,也不能在这上面省。自动驾驶?显然不会给汽车安全带来加分,相反,是减分——直接就是对半减。
  事实上,发生在特斯拉身上并非第一起自动驾驶的交通事故,谷歌有过先例。只不过,此前都是小刮小蹭。
  脑洞3 有立法明确了吗?
  政府取向就是政府推荐用户购买什么样的汽车和采取什么类型的汽车技术。对于“有人驾驶”汽车,政府是开放的,支持的,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支持。
  联合国有关部门是建议各国加快自动驾驶立法,在国内,百度和吉利也建言中国进行相关的立法调研,但截至目前,仍然是一片空白。假如有时间,你可以去翻看《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没有关于“自动驾驶”的规定?没有,哪怕一条。没有立法,自然就不会有保险。没有保险,车辆便不能上路。美国加州给谷歌和奥迪发放测试车辆牌照,但进行严格限制:驾驶座必须得有人,总数不能超过10辆,一旦发现违规,便立马取消资格。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美国加州的认可,只能在封闭的园区内进行测试。
  事实上,早在十五年前,车天下君便在一汽集团的封闭场地内,看到自动驾驶车辆,在封闭道路上,也运行得良好,只是十五年过去,仍然见不到量产的车型。
  完全自动驾驶车辆还没量产
  自动驾驶要全面普及,需要可靠性、社会认同、政府取向都一致。在车企不断努力下,最近两年,自动驾驶的社会认同不断提高,但是,首宗致死案发生,将这些努力一下子清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动驾驶是黑科技、高大上、脑洞大开,能够拥有便再好不过。希望大伙记住,自动驾驶不同于此前见过的所有汽车技术,与每个人的生活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搭载完全自动驾驶的车辆都还没开始量产,搭载部分自动驾驶车辆都至少30万元起。
  记者观察:
  今年来,在不同场合下,车企表示自动驾驶进展不如预期,遭遇各种困难。谁都不想落后,但谁都不想做炮灰。这还是首宗自动驾驶案未发生时的情形,现在呢?车天下君就此问题咨询宝马、奔驰、通用、上汽、比亚迪等国内外企业,采访收效甚微,因为都在观望,不方便表态。
  车天下君不止一次在安全测试场地内测试自动驾驶系统的基础技术,比如自动刹车,还比如自适应巡航系统。每一次,都是万分紧张,比自己开车还紧张。一旦自动驾驶不能让乘客放心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还算自动驾驶吗?

海之声助听器 发表于 2016-7-21 17:36

撞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动驾驶一言不合就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