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卖贞操 发表于 2016-6-11 09:12

广东非遗保护专项经费今年增至3000万元

【有啥说啥-渭南论坛】[摘要]给每位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补助将增加1万元,分别达到2万元和3万元。
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广东分会场系列活动在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开幕
新快报讯 记者周雯 实习生邓依 通讯员刁定宏报道 今天是全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由广东省文化厅、清远市政府共同举办的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广东分会场系列活动,在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拉开帷幕。据悉,广东非遗保护专项经费今年增至3000万元,给每位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补助将增加1万元,分别达到2万元和3万元。
103位传承人
51个非遗项目云集
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振兴传统工艺”为主题,广东省103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把51个原汁原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到连南,在中国瑶族博物馆集体展示。
据介绍,目前广东有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分别是:粤剧、古琴艺术(岭南派)、剪纸(广东剪纸)、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广东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7项,省级项目60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18人。
方健宏介绍,全省已有4部实施中的地方性文化法规,还有2部配套规章制度正推进出台,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和管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非遗实物的征集管理等都作出了细化要求。《广东省粤剧保护管理规定》计划在年内完成。
据了解,广东省非遗保护专项经费从2006年的15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3000万元,在全国位于前列。今年起,省财政对每位省级传承人每年补助从原来的1万元增加到2万元,国家级传承人在享受国家补助2万元的基础上,省里再支持补助1万元。
数字技术将用于
抢救记录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省文化厅正在加快推进全省“互联网+文化”发展布局,推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试点工作。截至目前,粤剧、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汉剧、潮剧四个项目进入此列。全国首个非遗APP“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去年正式上线。未来,广东会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中,并以每年10名以上传承人的速度向前推进。
方健宏介绍,根据已定规划,一座大型的省级非遗展馆将在“十三五”期间落成。“全省各地市只要具备条件,都应该拥有自己的非遗展示场馆(厅)。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成的旧建筑,如闲置的公屋、工厂、祠堂等,将它们活化利用为灵动的非遗展示场所。”
【@广东省博物馆】
今天到省博 可体验古籍装订和青铜修复
广东省的会场设在清远连南,但广州市民仍然可以就近体验文化遗产日的活动。记者从广东省博物馆获悉,今日省博均有体验活动向市民开放。上午10时,在省博的二楼大堂,有古籍装订和青铜修复两项体验活动,相关专家将会现场介绍和演示相关工作,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学习。下午1时30分至4时,在省博的西门斜坡和二楼大堂,将分时段有南狮文化展示。
(新快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非遗保护专项经费今年增至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