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逝去的梦 发表于 2016-5-22 14:32

他靠拍“女大学生堕胎”拿下金棕榈,今年他有望再登顶

“阿尔巴尼亚电影是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是搂搂抱抱,朝鲜电影是又哭又笑,越南电影是飞机大炮”,这句广为流传的对上世纪六七十八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电影的金句段子,现在看来已成为老一辈观众的银幕记忆了,其中罗马尼亚电影也在齐奥塞斯库政权倒塌后渐渐从“搂搂抱抱”向“新浪潮”转去。
2007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罗马尼亚导演在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凭借着他的第二部长作,一部讲述“女大学生堕胎”的电影,一举击败了库斯图里卡、昆汀、科恩兄弟、贝拉·塔尔等一派痴心于在戛纳60大寿上被金棕榈加冕的电影大师们,这个导演就是克里丝蒂安·蒙吉。

领取金棕榈的蒙吉
克里丝蒂安·蒙吉在进入电影学校之前,曾在大学主修英美文学专业,成为导演前还做过新闻记者和老师,兼具高文学素养和丰富现实经验的他,在寥寥不多的电影作品中对罗马尼亚历史与政治真实样貌的展现可谓是游刃有余,而对社会与宗教的深度观察也是一针见血,慧眼识英雄又习惯以时势造英雄的戛纳自然成为他的福地。
2002年蒙吉就以长片处女作《西方》在戛纳导演双周单元收获好评,这部爱情喜剧以精妙的结构和轻巧的幽默感取胜,但在风格和质量上比起5年后的《四月三周两天》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上。2012年他的第三部长作《山之外》,视野和深度都比《四月三周两天》来得广阔又纵深,在戛纳也拿到了最佳编剧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

《山之外》让蒙吉拿了个最佳编剧
在我看来,现在的蒙吉正处于他的创作巅峰期,但在更深入地讨论蒙吉和他的作品之前,还是得从不能绕去的“罗马尼亚新浪潮”开始谈起。
罗马尼亚新浪潮:踩着前共产主义的尸体往上爬?
1989年的不平凡同样发生在远在黑海沿岸的罗马尼亚。执政了24年的齐奥塞斯库政权随着齐奥塞斯库被推上断头台而彻底崩塌,在罗马尼亚统治了40多年的共产主义就此宣告结束。在其统治时期,以绝对稳定的生活与治安被他自己称为“黄金时代”,但显然这个称号是多么荒诞与不堪,因为他的统治伴随着独裁极权、专制腐败、个人崇拜以及物资匮乏带来的经济落后。

卢西恩·平蒂列
电影人在这段时期同样遭受迫害。以罗马尼亚电影大师卢西恩·平蒂列为例,在他拍摄完政治讽刺电影《重建》后,随即受到政府机构的严惩,要求他永远离开罗马尼亚电影界,卢西恩·平蒂列不得不被迫远赴南斯拉夫拍电影。在齐奥塞斯库当政期间,他有将近20部电影死于流产,仅有一部电影得以获批上映。
90年代东欧剧变,罗马尼亚的电影工业自然没有在共产主义政权终结后得以复苏,而大量好莱坞电影的引进以及国营制片厂的陆续倒闭让罗马尼亚电影工业濒临崩溃,而2000年的罗马尼亚连一部国产电影都没有,这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2003年,罗马尼亚电影人,这其中当然包括了蒙吉,推动政府通过电影法案,恢复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制度,并用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年轻人拍电影。后浪推前浪,“罗马尼亚新浪潮”里的那批导演就此发端。

普优
以2001年克利斯提·普优(今年他也以《雪山之家》入围戛纳)的《无命钱》为始,到2007年蒙吉摘取金棕榈为高潮,罗马尼亚电影在国际影坛上一年比一年扬眉吐气,这其中包括2004年米苏雷斯库以《交通》获得最佳短片奖,2005年普优以《无医可靠》拿下“一种关注”单元大奖,2006年波蓝波宇以《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在戛纳捧得“金摄影机”奖。当然不只有戛纳,2013年的《孩童姿势》在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后,实质上又把“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影响力拓展到整个欧洲版块。

导演内策尔凭借《孩童姿势》获得金熊奖
直到现在,这个没有如同台湾电影新浪潮一样签订宣言抑或和法国电影新浪潮那样发起街头运动的“罗马尼亚新浪潮”,在一批年轻的电影导演之中,以不约而同又心照不宣的拍摄理念与方式形成了自然一体的表达主题与艺术风格。主题上离不开三点:对1989年政治革命的反思、对1989年前社会主义的历史回忆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关注与批判。因此,有人认为他们是踩着前共产主义的尸体登上国际影坛,就如同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在八九十年代受到的批评和第六代导演贾樟柯被人诟病为“揭中国短向西方献媚”一样,这样的指责我先不站队,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历经政治风波的国度,电影必然会跃起一股浪潮,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
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尼亚新浪潮”可统一为:长镜头、固定镜头、手持摄影、自然光、低照度、生活化表演所构筑而成的现实主义风格,而在我看来它们更像是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及台湾新电影的一次延续,本质上是巴赞长镜头理论和真实美学的继承者。不过,实际点来看,这种拍摄方式就如侯孝贤常说的那样,比较省钱。
既然要说蒙吉,我也就不对这批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作品做具体分类与比较。蒙吉的四部导演作品的背景都是基于1989年前齐奥塞斯库的统治时期,于历史的基底筑起高楼,在主题上他不断深挖掘,在风格上他在保持自我的同时又不限于类型。
不重复!蒙吉悲剧喜剧两手抓:《黄金时代的故事》与《四月三周两天》
蒙吉曾说,他不愿去重复一个模式,他认为当今的问题是50多部电影里每一部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而他要不断试验新方式。诚然,蒙吉目前的四部长作就可简单划分为悲喜剧两种类型,可以确切看出他两手都抓的好,一部比一部有想法。
在《四月三周两天》之前,蒙吉就写完了《黄金时代的故事》剧本,他把剧本拿给很多年轻人看,年轻人的反应基本上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一定很酷”,蒙吉认为把独裁统治时期认为很“酷”的想法实在太危险,他便搁置了这个项目,似乎是《四月三周两天》的成功以及在国内票房的表现促使蒙吉重拾了《黄金时代的故事》,而我认为这个短片故事集不仅是了解齐奥塞斯库当政时期社会面貌的有趣范本,也丝毫不会让年轻一代感受到“酷”,特别是曾在共产主义统治下和正处于社会主义国度里的每一个人。

《黄金时代的故事》海报
《黄金时代的故事》由6个短片,“飞天椅传奇”、“高帽子传奇”、“零文盲传奇”、“肥猪炸弹传奇”、“瓶装爱情传奇”和“鸡蛋外遇传奇”集结而成,这6个故事简单纯粹、怀旧又不失尖锐,以荒诞和黑色幽默刺向了齐奥塞斯库独裁下的官僚主义、形式作风、个人崇拜、经济落后等问题。这6个故事在内容上有着契诃夫笔下的意味深长,又以如同苏联喜剧大师梁赞诺夫的喜剧风格挑动着我们的神经,如果拿某部中国电影来做类比的话,它的荒诞感就像是少了深度哲思,多了喜剧笑料的《黑炮事件》或《背靠背,脸对脸》。
我个人非常推荐“飞天椅传奇”、“高帽子传奇”和“肥猪炸弹传奇”这3个短片。
“飞天椅传奇”讲的是领导要到农村视察,村民一番大张旗鼓后又取消视察的故事,结尾一群人在飞天椅疯狂旋转的场景滑稽又讽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库斯图里卡的电影。

《高帽子传奇》段落剧照
↑↑↑“高帽子传奇”说的是给齐奥塞斯库PS照片的趣闻,这和我们几经修改的《开国大典》并无二致。

《肥猪炸弹传奇》段落剧照
↑↑↑ 而“肥猪炸弹传奇”描述了贪婪警官为防止杀猪声引来邻居注意(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猪肉是多么珍贵),用毒气憋死猪又被死猪炸了一屋的事,这些短片相信我们每一个国人看了都会感同身受,在触发记忆机制的同时,笑点并非来自语言和肢体,而是过去和现在这番“魔幻社会主义奇观”所洒下的一连串笑果。
与之相反,《四月三周两天》原本是《黄金时代的故事》系列短片之一,但当他延展成长片后,已经是完全不同维度的蒙吉电影。在我看来,这部作品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其教科书级别般的对叙事动作和紧绷影像的绝妙配合。

《四月三周两天》剧照
《四月三周两天》在时间上是对普优《无医可靠》的一次呼应,同样是在一天之内完成剧情内容,同样以一系列叙事动作的完成来完成电影,从女主的宿舍拉开来,到订酒店房间、接堕胎医生、被医生间接猥亵、到男朋友家拜访引发矛盾,再到扔死胎、回酒店找堕胎室友,一步步引领着对下一秒无从所知的观众走向对情节的清楚明白,再进一步走向自省。

《四月三周两天》剧照
在叙事规则上蒙吉完全遵从了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方式,“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电影里的每一处动作延伸和情节递推无不顺应着亚里士多德的这套理念,事实证明,这是多么行之有效啊。
如果影像有松紧度的话,那大致可分为松弛影像和紧绷影像,而造成这种影像体感的来源于三个方面:摄影机的机位,摄影机与演员、演员与演员之间三者的位置以及景框内场景的布置。那么,《四月三周两天》是如何呈现出这种紧绷影像呢?简单截几张图来看。


《四月三周两天》剧照
↑↑↑ 多次以对称构图的方式用密集的对立话语或沉默不语逼出不同层次的紧张感。

《四月三周两天》剧照
↑↑↑ 精妙调度,用镜子和门展现三人的状态和心态。

《四月三周两天》剧照
↑↑↑ 女主被紧紧夹在男朋友和家人中间,先前堕胎和被医生猥亵的可怕记忆在此刻被环境无视。

《四月三周两天》剧照
↑↑↑ 固定长镜头直接对准死胎,在震惊的同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恐惧和怜悯”也呼之欲出。

《四月三周两天》剧照
↑↑↑ 以手持跟拍长镜头紧随女主扔胎体的过程,虽在黑夜,但仍触目惊心。
坚持一场一镜,严谨准确、简洁有力的构图,运镜和场面调度以及对沉默的善用,让整部电影有了紧绷感,而这种紧绷又是这个故事或说这个事件在情节、情绪和情感都急需的,二者融合后,于是就有了憋一口气的观感节奏,甚至直到黑幕都无法让观众松下一口气,也恰恰是这种不舒服在虐着观众的同时又被吸引着继续随电影前行,在被限制住的视角里又试图挣脱寻求景框外的真相与秘密。

《四月三周两天》女主角和男友的矛盾爆发
《四月三周两天》仅在开头打出“罗马尼亚,1987年”的背景交代,全片没有任何地方提及齐奥塞斯库的统治和那条导致故事发生的严禁堕胎的法令,也没有用说教和操纵情感的方式来表达,在引出政治批判话语的同时,蒙吉更想讨论的是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以及人和社会的矛盾关系。其中那场女主到男友家后质问男友如果她怀孕该怎么办的戏既拔高立意又是一处精华,将她人堕胎引申到自己,延至银幕外观众的道德自省。

↑↑↑ 《山之外》结尾
蒙吉说:“我喜欢电影留下一堆没有答案的问题,我不喜欢拍出答案。结束的是故事,而不是电影”,在《山之外》里,他仍然践行着这句话,从人与人的亲密关系延展到世俗社会与宗教的矛盾关系,结尾依旧没有所谓的答案,但也和《四月三周两天》最后女主朝观众的惊鸿一撇那样,用洒车玻璃一片污泥的方式在留白和沉重的沉默中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蒙吉正处创作巅峰《毕业会考》会拿戛纳金棕榈吗?
蒙吉新作《毕业会考》,从片名、剧情简介和预告片来看,他似乎要跳脱出以1989年前齐奥塞斯库的统治时期为电影背景的习惯,转而聚焦当下社会,将焦点从“堕胎”,“神父驱魔”转向更为贴近我们的教育问题,但实质上还是对人与人亲密关系和矛盾关系的又一次深入,只不过从以前的“两女一男”模式变成了“父与女”。
“女儿通过毕业会考就能成功出国读书,但在这之前受了侵犯,父亲为了不毁了她的未来,做出了一些违背教育女儿原则的事”,这个故事可以联想到获得金熊奖的罗马尼亚电影《孩童姿势》,我不禁想大胆推测在看完罗马尼亚的“梦鸽与李天一”后难道就要看到罗马尼亚的“王娜娜”事件或是重庆高三女被下药的校园霸凌案了吗?

《毕业会考》剧照
无论与否,起码在没了齐奥塞斯库共产主义政权的罗马尼亚,对于任何现实主义题材都能拍摄。
至于拿奖这回事本就要有天时地利人和,但可以确定的是,正处于创作巅峰期的蒙吉很难导出一部低水平作品,《四月三周两天》的拍摄模式照应着卡夫卡在《诉讼》所说的那句话,“也许这平静,正酝酿着一种将会结束整个事件的爆发力”,但他能否再次找到与之艺术风格完美匹配的叙事方法,抑或这个故事能否在紧绷影像里再次让人难以松下那一口气,成功复制一枚金棕榈?在我看来此次难度还是很大,除非有达内兄弟的运气,至于奖项方面,在评审团大奖和编剧奖上几率会更大吧。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影大爆炸”(微信号:movie-bigbang),添加免费阅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靠拍“女大学生堕胎”拿下金棕榈,今年他有望再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