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卖的中国电影都是些什么鬼?
戛纳电影市场,一个神奇的地方,有时间会仔细攻略一篇。
这是个早就想写又一直懒得动笔的题目。
先科普下戛纳电影市场。这个活动每年在戛纳电影节期间举办,为期十天,会比电影节早结束两天。电影市场一完,电影节整体的配套服务就跟不上,场刊不再印刷,赞助商的饮料不再提供,就连饮水机上的桶装水都没人换……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金主都走了,谁还伺候你们媒体呢?
海边的这些棚子就是国际村展厅,天好确实出片,媒体狗真没图中的这些人那么惬意。
电影市场的主要形态就是大型展会,类似于车展,销售的产品当然就是电影,以及相关的投资、合拍、取景、技术推广等。还有围绕行业话题展开的各种论坛、会议,以及超过1000场次的电影放映。
戛纳电影市场的展位主要集中在电影宫以及周边的三大展厅,以及分布在海滩上的国际村。六十几个国际村展馆多由各国官方机构租用,主要推广合拍政策、重点作品以及电影活动等。电影市场的展位则多达数百个,除了官方电影机构,更多的是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
去年最喜欢的是日本馆,因为有扭蛋机。
我们先看看普通的展位长什么样。
无论官方机构,还是电影公司,都会以入选电影节官方日程的影片作为推广重点。从重要程度排序的话,大致应该是主竞赛影片、一种关注、非竞赛片、特别放映片、导演双周、影评人周、电影基金会、短片、戛纳经典单元等,后面几种基本没法区分主次。导演双周和影评人周是电影节外的平行活动,主办方不同,更难评判。
拿今年比较热的韩国来说,KOFIC(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主营的国际村展馆堪称范本。展馆内挂着五张电影海报,都是本届入围影片,最突出的是主竞赛的《小姐》及非竞赛片《哭声》和《釜山行》,次要一点位置的是参加电影基金会和导演双周评奖的两部短片。主办方提供各种相关资料:韩国拍摄指南、韩国各地取景信息、如何申请退税及所有参加本届电影节韩国公司的联系方式。KOFIC推广的电影多是一年内韩国较有影响力的作品,比如具备国际市场潜力的艺术片,或者制作规模较大的商业类型片。
用力过猛可能算韩国人的一个通病,但在推广电影文化上,确实需要这样的态度和执行力,才有可能在国际上打开局面。去年即便在没有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情况下,韩国电影在市场上的声势也要明显压过华语电影。可以说,韩国电影现在在国际影坛的地位和影响力,与他们不遗余力的市场推广密不可分,每个到市场里逛过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这点。
日本今年相对低调,没有租国际村展馆,在电影宫沿用了去年的位置,主要突出的海报是入围一种关注单元的《临渊而立》和《比海更深》,以及主要推广的一些新片。此外日本展位还集纳了十几家不同流程的技术、制作公司的代表,可进行业务合作对接。
台北市电影委员会的展位把重点放在吸引国际团队取景上,因此在海报上突出马丁•斯科塞斯、吕克•贝松、李安、吴宇森这些大导演,放大他们在台北摄制的案例效应。
巴西、智利、泰国等国的展位,都有比较明确的思路,要么突出参赛电影,要么明确吸引合作、投资的主要政策卖点。
巴西突出的是竞赛片《水瓶座》。
导演双周单元的《聂鲁达》和《诗无尽头》都出自智利。
泰国推广主打制作支持的卖点。
各家电影公司(以发行为主)更简单一点,推销各自手里的影片,来戛纳就是卖片的。由于面向外国市场,通行的物料推广的方法是专门制作国际版,像朴赞郁《小姐》在戛纳使用的海报和媒体手册,完全英文,上面是没有任何韩文的。
CJ娱乐的绝对主角是朴赞郁的《小姐》,物料设计非常考究。
戛纳电影市场大大小小的数百个展位,只有一家能够始终撩动我的神经,因为无论艺术、商业的风向如何变化,也不管别人做什么怎么做,他们都能恪守自己的原则——只卖没人看过甚至也没听说过的中国电影。
这家公司叫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
从外表看,展台设计还算清新爽洁、人畜无害。
可要看下海报,又觉着有点不太对劲儿。就说今年没有中国片入围,可这些拿出来卖的电影都有人看过吗?
比如说,被隆重推荐的《冲喜》,这是海推为数不多的国际版海报,英文叫Old Customs(旧习俗),从片名到画风都叫人懵懵的。可到网上一搜,得到的是这样的结果……
另一部占据显著位置的《原祸》,目前网上也找不到任何资料。
看样子是讲伦理报应的吧。展位提供的宣传单页是这么描述的——
剧情简介部分似乎应该找个中学英语老师校对一下,可以避免一般过去时用成一般现在时之类的语法错误。这倒没什么,关键是那些极具魔性的角色名,比如Yang Shanben、Hu Cuihua还有Gangzi,别说老外了,我都飘过一串WTF啊。
去年戛纳迎来华语电影大年,《山河故人》和《刺客聂隐娘》两部入围主竞赛单元,中海推淡定定的展位是这样的——
去年最有国际卖相的《狼图腾》,用中文版海报,重点突出冯绍峰和中国巨幕。
今年推广的电影里,除了《心迷宫》和《少年巴比伦》外,我一部都没看过,基本就没听说过,大概有这些——
《国酒》:出品方是茅台酒厂。英文名叫Chinese Wine,明明是白酒,怎么变成中国葡萄酒了呢?叫Chinese Spirit多好,还能双关。
《轩辕大帝》:豆瓣评分3.4的中华民族壮阔史诗。
《杀漠》:应该有点西部片元素似的,还涉及Xiao Zhuzi跟Qiao Meizi的恩怨情仇。
《小棉袄》:取材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全国十佳美德少年段红艳的真实事迹。
《班主任》: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特级教师桂贤娣为人物原型。
《我的圣途》:少数民族题材。
《苗山花》:另一个少数民族题材。
《大音》
《过错》
《那美》
………………
由于体能原因,可能没法一一列举这些让人拓宽视野的影片了。不过,最后得推荐一部大作,尽管至今还没正式启动,却已在戛纳连续推广两年,它的名字叫——《剪花娘子》。
它的剧情是这样的:
资料里的主创团队是绝对吓人的,主演包括周迅、陈坤、杨紫琼,而意向导演是李安。好消息是新片《半场无战事》今年11月就要上映,忙完宣传后,李安会有档期,以他乐于接受挑战的性格还没准真有可能。不好的消息是,你们把他的英文名写成了汉语拼音Li An,潜在的国际制片方可能因此而忽略掉这一项目的最大卖点。
终于写完了,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挑战极限的感觉真棒!
(作者/皮革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立场。本文系作者皮革业原创,高冷门诊部(ID:highgossip)首发,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