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血寻梅》:被嫌鄙的嘉梅的一生
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星战来袭,遍地半人大小的黑白武士、乐高拼接的千年隼(港译“千岁鹰”)。电梯上到时代广场13楼,在排片表上密密麻麻的“原力”合围中,我终于找到了一部看起来“小而美”的片子:《踏血寻梅》,15:45。118分钟的黑暗观影,王嘉梅的一生。被嫌鄙的嘉梅的一生。
影片取材自2008年轰动港岛的援交少女王嘉梅命案。王原籍湖南,13岁随母亲改嫁来港,中学三年级辍学养家。2008年4月27日,16岁的王嘉梅失踪。在迄今见报的报道中,文字非常审慎地表达为“死者王嘉梅相信被人杀害后被残忍肢解”,并流传部分人骨已混入街市肉档出售。
《踏血寻梅》中的女主角之名用了谐音“佳梅”,片子并未对现实案件中的疑点做罗生门式剖析,而是站在全知视角,不疾不徐描摹出一幅迥异于年类似《寒战》那般精装但软骨的装x警匪片的另类港岛风情画——对于我们1970一代早年完全依靠香港警匪片建立起某种青春人文坐标而言,《踏血寻梅》自有一种刺痛:在我们朝大叔快步前进的途中,警探郭富城从精装阿Sir变身为胡须乱发身着钓鱼背心的腌臜隔壁老王。而后者或许才是生活的真相。
入场前,电影票上被印上一行字:三级电影,不设退票。真的是三级,有点黄,很暴力。冬季香港的电影院里居然开着冷气,配合全片清冷的格调,很多镜头都有冰窟的即视感:近乎自然主义的作案手法表现,然而和多少还遮遮掩掩修饰过的电影镜头相比,更具寒意的是杀人者的叙述——那是一种对现实世界极度隔膜后方能显现的漠然与无谓。自然,那是另一种嫌鄙。生如蝼蚁,相互抛弃,当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完全无法与社会属性和谐共处于同一躯壳的时候,很多“正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逻辑也自然有了其合理性。
浩如深海的绝望弥漫在银幕上。
佳梅母亲改嫁来香港,栖身酒楼卖唱,丈夫体弱,屋室逼仄。金燕玲,台湾著名电影演员,时隔20多年,她在继《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之后,再度出演问题少年的母亲。
佳梅,被香港同学嘲笑粤语发音,无助地做着模特的梦。杀人者,一个社团底层的小混混,开一辆破旧的货车运货为生。这个角色和我理解的援交购买者有很大差异,按照我对“援交”一词的日式来源的理解,“援交”是来自不同阶层的性服务售卖与购买的行为。“援”有自上而下的施与,而非同一阶层的取暖。如果真的是这样,现实中的嘉梅命案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喜欢在案发现场拿拍立得自拍的郭富城贡献了近年香港电影第二不修边幅的警察形象(第一是《跟踪者》里的任达华)。这个角色当然算不上生活在最底层的那种绝望者,但是片子里边的他,失婚、升职无望,俊朗的外形糟心地掩盖在邋遢之下,这也是一名被生活嫌鄙的人。他孜孜不倦沉溺在另一名嫌鄙者王佳梅的前世今生中,不知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影子,抑或抹去。
在绝望起伏之间,是我最喜欢的那些暖色的碎片:邵美琪扮演的女警察和郭富城之间比点到即止再暧昧一点点的调笑、谭耀文的爱吸烟的警探、失去小女儿但不失幽默企图把大女儿介绍给警探郭富城的佳梅母亲,当然还有洞悉母亲心思主动出击要和郭富城一起自拍的佳梅的大姐。亲戚或悲余,他人亦已歌。古人其实还多虑了一点,在经历最初失去的刺痛之后,我们对失物(包括亲人)的怀念都会迅速进入一个半衰期。尤其当生存的压力盖过幽思的时候,漫长的悲恸反倒显得像一件奢侈品了。
如果满分100的话,我给《踏血寻梅》打78分,而且是高中阶段的那种78。据说影片最初参加金马奖时有一个150分钟的导演版,但这个长度显然与商业放映有冲突。目前的118分版本在叙事上稍显凌乱,但导演翁子光的野心和能力也值得我花95港币亲身点赞了。
影片用段落式的四个片段串联:《寻梅》、《踏血》、《孤独的人》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最后一段的名字源自1986年上映的著名英国文艺片,男主角为丹尼尔·戴-刘易斯。编剧出身的翁子光一定看过这部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的爱情电影。英伦版《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对应的优雅、隐忍、清新成为《踏血寻梅》的最佳镜像。
电影最后的cast字幕出来前,佳梅恢复了她在现实生活中的本名。翁子光写到:献给远方的嘉梅。竖排,仿宋。轻灵,洒脱。
最深重的绝望得到最温暖的纾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