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书包耍流氓 发表于 2016-5-12 11:21

一部“揭露医疗黑幕电影”的落寞


电影《判我有罪》海报。

女导演孙亮的处女作电影《判我有罪》5月6日在全国院线公映,和《美国队长3》撞个满怀的现实自然残酷,排片少得可怜,刚过百万票房更是让“回本”这个概念无从谈起。

《判我有罪》是目前国内影坛比较少见的医疗方面的题材,讲述一个女医生在面对关于身患绝症的女儿,冷暴力的丈夫,黑暗而沉重的医疗黑幕,在良知、情感与利益的漩涡中的挣扎与救赎。

似乎像冥冥之中的某种专属于这部作品的“宿命”,在这部电影中,医生说出“你看他们,一个个都那么小,像小黑点,像蝼蚁,你真的关心哪个小黑点被抹去吗?”“在医院里,人等于病,病等于效益”这样的台词,以及其中涉及医生用药必达“指标”,药监局长被枪毙等现实因素,在眼下医疗案件频发的这个节骨眼上,被放大成为这部电影最引人瞩目的焦点。

这是一部把钱花在“美学”上的女性视角黑色电影


《判我有罪》剧照。影片中的美女医生冯雪辉自带一种妖娆而冷眼的气质,主演李昕芸是导演张元的妻子,《看上去很美》里面那个甜得略带土气的唐老师。

面对铺天盖地针对“揭露医疗黑幕”的宣传,多少让孙亮有些惶恐,毕竟之前因为题材敏感,电影经过了长达13个月的送审过程。“好在这是一个命特别硬的故事,被修改了那么多遍,没有损害它坚硬的内核”。而孙亮创作的出发点,是想要表现一个女性面对种种困境时的选择,和这些选择背后的情感与韧性。
孙亮是“半路出家”学电影的,33岁之前,她在媒体工作六年,做过财经方面的记者,也做过杂志刊物的管理工作。她所处的媒体也却是与医药行业有所关联,因而其中涉及故事背景的医药行业现状几乎是业内共识的“常识性”问题,这种创作对她来说是自觉的。在此背景之下,她希望观众能够更多地看到她和团队在电影本身做出的努力。“我们作为大学生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后来入围国际电影节,都是属于电影本身的逻辑。”孙亮说。

镜头下,流动的光影和考究的角度是她对于人物内心情感外化所做的探索,“可能我受学院派的教育,更在意的是电影美学上的表达,怎样用电影的方式去展现人物和人物的内心。”


影片的主创团队,是孙亮集结的一群“有才华但一直缺少机会好好做电影的人”,团队中不少人有“正职”,但在这部电影中发挥了以往未曾施展的能量。

孙亮说,“这个行业看起来欣欣向荣,可是有些片子一看就是一个‘活儿’,有的片子是可以‘创作’的,这部电影是各个部门都在用心创作,每一个节点从美学呈现上都有内在逻辑和依据的。这是一个中小成本的制作,但在视听美学上的功夫比较多,把力量集中在往内心走。”

尽管孙亮一开始就确定了黑色风格的犯罪类型片,但她也力图更多从女性视角去开掘这个题材,加之在“美学”上的用力,让影片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符合传统的观影习惯。

谈到女性导演的创作时,孙亮坦承情感细腻是女性导演的优势,但有时也是一种短处,“总体来说电影受众的语境是男性化的,女性主义的发声本来就是微弱得声音,有些情感是女人之间不需要点拨就能懂的,懂的人看着自然会过瘾。但如果是习惯了好莱坞快餐电影那种男性化观看,进入不了这个片子的情感节奏,觉得哪都不对也很正常。”

医疗背景被放大是因为观众太需要有这样一个出口了


今年三月影片进入宣传期时,恰逢疫苗事件爆发;而上映之前,又赶上魏则西事件。在电影上映前的宣传过程中,孙亮被问及最多的是关于影片中涉及的医疗背景问题。在营销公司的宣传策划中,“勇气之作”、“大胆揭露”也成了影片博人眼球的焦点。

“最近关于医疗,幸或不幸,这块内容被放大,但事实上,我做电影的时候不可能手里有个水晶球,知道作品将会因为某些医疗事件的危机成为一个热点,我在这么多年的创作中,从没想到这个片子最终会对应这样一个社会热点的时刻出来面对公众。”

孙亮还是坚持她的创作是基于电影而非“主题先行”的批判。“电影首先是构建一个故事,其次是人物,这其中医疗只是一个外部的背景事件。我从来不认为,电影是一个可以靠题材取胜的东西,更不希望大家带着先入为主的概念去看一个电影的题材。”她说,“医疗黑幕只是一个背景,设置这个背景是希望观看者带入更真实的生活感受,如果我的创作上是冲着黑幕本身来的,我在剧本上根本就不会是这个结构。”

但在路演过程中一次次与观众面对面,一次次被提问关于医疗黑幕的过程中,孙亮说她逐渐明白了“为什么大家都热衷于谈论这个医疗”,“因为这样一种观照现实的创作方向已经太久地离开了我们的大银幕。观众太渴望有这个共鸣了,他们需要大银幕作品跟他们讨论这个部分,需要坐在黑屋子跟人分享那些真实,精神共鸣是新闻解决不了的问题。”

孙亮记得在电影学院学习的时候,老师对他们讲关于艺术的当代性的议题,“一个创作者不能离开他所创作的时代。也许这个题材就成了我理解当代性的一部分。”

《判我有罪》之前入围釜山电影节的“亚洲世界之窗”单元,韩国名导金基德自费观看影片并给予充分的赞赏。而电影在大陆上映后,有人评价《判我有罪》有法国电影的气质,也有人认为,《判我有罪》有韩国电影的风格。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评价,也许是看到“法国范儿”的观众嗅到了学院风格导演的艺术气息,而联想到韩国片的人更看重电影基于现实创作的那份沉重。对比韩国现实题材电影对于社会的实质性影响,孙亮坦言,“我们的电影短时间内实现不了这种责任,改变现实也从来不是电影的责任,但一个创作者能够‘文以载道’已经是一种光荣。”

线上线下两重天,我们觉得很悲壮


进院线与美国大片“厮杀”的残酷,让初执导筒的孙亮有些受打击,首个周末过后,不到1%的排片和仅仅100多万元的票房,让孙亮在接受采访时的表现有些“哭笑不得”。

这不是一部不考虑观众的文艺片,相反它有着很强的类型元素,吴镇宇、戴立忍这样的明星也不算小咖,上映之前,微博高搜索热度,甚至让导演收到一些来自业内朋友对她发出“妥妥过亿”的鼓励。

对于一个初涉电影的新人来说,孙亮信任发行团队的经验,以往的经验基于数据得出,而发行团队拿着营销的种种数据和市场分析,微博讨论、网络搜索排名去开拓院线,最初谈妥了8%-12%的排片量,而当5月6日这一天真正到来,原本一切让片方乐观的估计都不存在。

一位资深发行人士对此分析称,由于四月市场冷清,大部分影院在四月没有完成指标,而主力消费群体在四月没有满足刺激感官的观影期待,因而造成了上周末影院孤注一掷的排片,最黄金的时段,《美国队长3》甚至获得了超过80%的排片,在这种压力下,任何营销都是无力的。

“冰火两重天”是孙亮对影片上映以来感受的总结,“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度,没有起势,我不会跟你谈论这些。”从上映开始,孙亮不断收到朋友发来关于排片场次的询问,收到朋友晒出早上10点或者晚上11点的票根,得知有个朋友为了看电影,一大早跑到房山,而那边居然是满场,这些都让她“挺心疼这些想看电影的观众”。过去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酒香飘出了巷子,“可是巷子的入口直接封上了,进不去。”

电影上映三天后,孙亮和发行团队开会,“大家都觉得挺悲壮的,网上那么高的讨论度和搜索量,我们却没有机会去验证这些人是‘键盘侠’,还是这个电影真正的潜在观众群体,即便是排片最高的3%的时候,事实上真正有效的票片场次也不到2%。”


《美队3》的强势无可厚非,但再往后,五月下旬有《爱丽丝漫游仙境2》,六月排着《X战警》和《魔兽》,七月虽然是“国产电影保护月”,但同档期挤着30多部国产片,这些都让发行团队觉得怎么都没有空间。

“我不想谴责去看好莱坞大片的观众,他们自己花钱去吃麦当劳,没有任何错误,院线逐利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制度设计如何保护本土电影?如何不纵容这种逐利?这是应该重视的。”让孙亮有些担忧的是未来,“现在影视公司投拍个电影,动辄四五千万,而进口一个批片的成本不过几百万,没有一些制度的倾斜和保护,投拍本土电影的风险随着市场的高速增长只会越来越大。”

孙亮例举巴基斯坦的电影制度,“我们印象里那么弱势的一个国家,他们对于好莱坞大片不限制配额,但大片收入是要缴纳重税的,而那个税款直接进入本国的电影文化基金,本土的电影创作者都可以去申请。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文化保护政策。”

如今,院线上《判我有罪》的失利几乎已成定局,而这也不过是属于这部电影从一开始进行就经历的诸多“曲折”中的一环,孙亮很坦然,做电影本来就是一件愿赌服输的事,既然选择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但“撇开我们片子自己的切身利益,希望我们的制度能够有更周全的考虑”。她有些不甘心就这样被快餐式的超级英雄电影“碾压”,“因为那不是好莱坞最好的东西,如果我被《聚焦》、《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这样好的电影打败,我无话可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部“揭露医疗黑幕电影”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