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那点事 发表于 2016-5-8 11:21

唐陵石刻“被洗澡” 文物部门:干净属自然现象


1992年的唐陵石雕和2016年的唐崇陵石雕对比供图/胡武功

  1986年的唐陵翁仲和2016年的唐建陵翁仲对比,黑色部分胡武功认为“没洗干净”供图/胡武功
  5月4日,一篇题为《“洗澡”后的唐陵石人石马以崭新面貌接客》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文章称,陕西唐十八陵中的唐建陵和唐崇陵石刻遭清洗,“千年包浆”被清除殆尽,由此引发网友热议。5月6日,陕西咸阳文物旅游局对此发布通报称,唐建陵和唐崇陵没有进行过任何人为清洗,石刻表面“干净”属自然现象。
  唐陵石雕被“洗澡”?
  5月4日,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该文章,署名为胡武功。该文章称,五一节,作者陪朋友游览了唐十八陵中的唐建陵和唐崇陵,但发现陵里所有的石人石马被清洗得干干净净。
  文章写道,“石人石马上那千年包浆不见了,俯首细辨,石人石马身上还留下道道刷痕,看来‘清洁工’们还是费了极大力气‘除污去垢’的。我百思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清除那千年包浆?”
  此外,文章还配发了几张唐陵石刻被“洗澡”前后的图片。根据图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的石刻表面颜色较深,而今年的石刻呈现出白色的表面,只有部分位置露出深色的痕迹。
  公开资料显示,胡武功为陕西省文联副主席,摄影家协会主席。昨天下午,陕西省摄影家协会的工作人员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网传的这篇文章确为胡武功所写。
  据了解,唐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的陵墓,位于咸阳城西北;唐崇陵是唐德宗李适的陵墓,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北。两座帝陵石刻被曝遭清洗,立即引发网友的关注。
  官方:石刻变“干净”属自然现象
  5月6日上午,陕西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发布声明称,通过现场调查,唐建陵和唐崇陵石刻没有进行过任何人为清洗,省市县文物部门也未安排过任何石刻清理工作,此文反映的问题不实。
  声明称,石刻出现“干净”的现状,属于自然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1200多年来,唐建陵和唐崇陵石刻都处于一种自然保护状态,其外貌状况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有的表层地衣苔藓明显、有的较少甚至不生长苔藓。
  此外,石刻表面地衣苔藓的生长与石刻所处的微环境有很大关系,迎风面基本不生长地衣苔藓,而背风面易积尘面、生长苔藓。加之近年来,空气污染、酸雨增加,导致石灰岩石刻的表面也出现了一定的淋溶现象,造成石刻表面泛白。
  对于石雕包浆的问题,咸阳市文物旅游局称,石刻文物表层风化造成的有害病灶,并不等同于古玩的包浆,而是一种有害物质。针对这类病灶问题,在国内外专家的充分论证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文物部门曾在唐乾陵中开展探索性的石刻保护清理研究工作,但仅限于在唐乾陵选择的三件不同病灶类型的石刻进行了科学保护、清理。
  “露天石刻的保护是个国际性难题,我们一直坚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确保唐陵石刻文物的安全。”
  部分石刻曾因保护需要被清洗
  北青报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4年,唐十八陵石刻就被曝遭“洗白”。2014年11月,有游客发现唐十八陵中的乾陵部分石刻被“洗白”,与周围仍然保持原状的深色石刻形成鲜明对比。当地媒体粗略统计发现,被“洗白”的石刻有20余尊。
  对此,乾陵管理处曾对外回复称,乾陵石刻一直处于露天保存,历经1300余年风雨侵蚀后,产生了大量裂缝、裂隙,表面产生了大量的苔藓、地衣、藻类、霉菌等微生物菌群,导致文物表面变色及表层风化现象,对石刻本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成立了唐陵石刻保护项目,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专家表示,乾陵石刻保护不是在石刻本体上做的清洗实验,去掉的只是石刻本体的病害,并不是文物表面的“包浆”,也不是文物表面的氧化层。 文/本报记者 黄筱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陵石刻“被洗澡” 文物部门:干净属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