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卖贞操 发表于 2016-4-24 09:39

《打工老板》海外电影节受追捧 多角度反思中国制造业


《打工老板》

《打工老板》
凤凰娱乐讯(文/李礼)4月23日,《打工老板》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专场展映”单元亮相,该片获得了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美国第二十五届硅谷电影节,到美国第三十九届克利夫兰电影节,再到伊朗第三十三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上的最佳剧情奖、、第十七届俄罗斯东西国际电影节、第三十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第四十六届印度国际电影节、第八届班加罗尔国际电影节等电影节的评委特别奖。
电影《打工老板》讲述的是,由姚安濂饰演的达林玩具厂的老板林大林,在国际竞争加剧、制造业利润骤降的情况下,接下美国某玩具品牌1亿加工大单,之后遭遇全球石油危机导致原材料成本上调、订单骤减、劳动力成本渐增、记者卧底工厂,抨击工人被剥削等一系列事件,老板林大林意识到,工厂命运被牢牢地控制在拥有品牌的美国企业手里,以零利润换取订单是很多工厂赖以存活的救命草。
影片投射出现如今中国制造业的尴尬处境,中国小型制造企业老板的艰难和“中国制造”究竟该何去何从的思考。
关注个体的命运,站在多方面思考人性
导演张唯认为,“关注工人个体的命运是正常的,这是普世价值的思维定式。但在我眼中,像林大林这样的企业家也是普通人。”电影中的老板林大林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就像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说的,“工人为老板打工,老板为世界打工。”
《打工老板》前60分钟,展现的是玩具厂工人的生存窘境,辛苦劳作却收入微薄、订单重压下不断加班、生产环境恶劣、由讨薪引发的媒体“卧底”、由暗访引发社会争议、美国合作方火速发布无责与讨伐的声明、精明的律师蜂拥而至……导演张唯展现的鲜活人物群像,会让很多观众联想起广受争议的“富士康风波”。
而在影片后半段,导演很巧妙地将观众带到另一视角,从对工人命运的悲悯与义愤,到对林大林迫使工人加班等引发劳工矛盾系列行为的反思。正如影片中“卧底”记者随着采访深入所发生的思想转变——在美国1亿大单的劳工合作中,“谁剥削了谁?谁养活了谁?”;深圳原有1000家玩具厂何以仅存活100家;林大林是该坚守“中国制造”,还是该像同行那样转战到“缅甸制造”?“中国制造”出路在哪里……影片没有任何说教和引导的痕迹,只是希望观众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思考。
海外上映,褒贬不一
电影的海报上有这么一句话——“电影带我们走进另一个世界,我带这部电影走遍了全世界”。导演张唯带着这部电影走了15个国家,收获了许多的掌声和认同,但也收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在蒙特利尔电影节参展时期,很多境外媒体质疑,电影在谴责西方经济制度,为中国的“血汗工厂”开脱。对此,张唯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理解。在西方人印象中,中国工人的工作生活苦不堪言。我们现在必须摆脱西方人这种固有的印象。”
对中国观众来说,电影中的矛盾和复杂的情感相对容易理解,但却无能为力。人们看到更多是经济和制度的缺陷与制约,不禁要思考,究竟中国制造应该怎样发展,为什么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是工人和老板“双败”的局面,这是在电影结束后人们还会久久思考,无法释怀的问题。
在电影最后,男主角林大林说了一句话,“中国制造?我还想着中国创造!”,这或许就是导演想传达给观众的答案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工老板》海外电影节受追捧 多角度反思中国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