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猎人》幕后解析:小李子的伤得4个人忙上4个半小时
《荒野猎人》的文艺气质,可能让一般观众认为它不过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略微关心点幕后的影迷,热心向朋友推介时提及的,可能也仅止于“小李生吃牛肝”这样的八卦。
其实,论拍摄难度,和实现技术的先进程度,《荒野猎人》都是去年好莱坞电影中的翘楚。只是,这些幕后秘技,不像那些特效堆砌的大片般容易猜到。
小爆再度邀请技术达人红袖添饭,领略《荒野猎人》幕后那非同寻常的秘技。
摄影篇:“作”到极致便无敌
《荒野猎人》的拍摄过程,第一个非同寻常之处,在于它是全外景、严格按情节时序拍。这样做的实质,是将整个剧组的拍摄进展,大部分交给老天爷的同时,还要保证一切按部就班、完美到位。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要在最不可控的拍摄环境下、达到最完美的拍摄效果。
事实证明,好莱坞工业化程度再高,也没法将老天爷变成俯首帖耳、有求必应的剧务。《荒野猎人》剧情的时间跨度,是从秋天至深冬;按照原定计划,影片的主体拍摄,也是从2014年秋,拍到2015年初。
可是,轮到要拍第三幕时,本该是凛冬的加拿大外景地,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居然成了暖春;剧情要求的冰雪世界,成了泡影。整个剧组不得不停工,开始在全球紧急寻找合适的替代外景。等找到阿根廷一处合适雪景再开工时,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电影片段gif图
可能在“一切以效率为重”的人看来,《荒野猎人》主创选择的这种拍法,是“作大死”。电影,不就是“虚假”的艺术么?难道“以假乱真”,不是电影艺术追求的标准么?《荒野猎人》为何那般较真呢?
导演伊纳里多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本片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融入式的真实体验”。严格按情节时序拍,不仅让场景更真实;更重要的,是让演员经历剧情描绘的艰难环境与过程,物理体验的真实,能潜移默化地加强表演的真实。
电影片段gif图
用大白话说:在摄影棚内演出来的“冷”,与真的从冰河里浸泡半天捞出来的冷,是完全不同的。同理,演员先验感悟到的经历,与实际经过一番磨难,所传递的情绪与氛围,也是截然不同。
最关键的:这些不同,敏感的观众能感受到。对于追求极致的导演而言,有这一点理由便足够。
片场特辑
然而,《荒野猎人》剧组的“作”,还远不止于此。
为了追求“完全符合剧情环境”的真实,影片主创决定基本上依赖自然光源拍摄,摒弃人工布光。简而言之,太阳、月亮、星星、火光,加上雪地等其他物体的反光,这些就构成了影片全部光源。
这种美学追求,给拍摄提出的挑战,一是画面的动态范围很大,二是暗景很多,而且是充自然满变化的、复杂的光影。
影片特辑
本片摄影指导卢贝兹基一开始想混用胶片和数字摄影机,为的就是兼顾动态范围与暗景。剧组一开始,都准备好了35毫米和65毫米胶片摄影设备,也试拍了部分片段;但是一系列后勤困难,让本身更笨重、摄制与后期相对更繁琐的胶片设备出局,最终成片中的镜头,全部是由数字摄影机拍摄。
让卢贝兹基惊喜的是,由老牌电影器材商“阿莱”(Arri)研发的新一代数字旗舰摄影机Alexa 65,在拍摄时有惊艳表现。虽说在动态范围上比胶片稍逊一筹,但暗景处理能力远超胶片,与该片的拍摄环境堪称绝配。
Alexa 65的成像质素有多强,不妨先看一副图:
主流摄影机关感光面积对比图
以上是当前电影界几种主流摄影机感光面积之比较,胶片和数字机都有。其中绿框所示,是35毫米胶片的感光面积,比蓝色方框代表的Aexa 65小了不少。其他条件相等的条件下,感光面积越大,成像质量越高。在数字摄影圈风头很劲的Red Dragon和Phantom 65,也比Alexa 65颇有不如。
鉴于Alexa 65的超大画幅,卢贝兹基原本只打算用它来拍摄壮阔的远景。但在实际拍摄中,发现它简直是“多面能手”,可谓摇臂与斯坦尼康皆宜,长焦远景和短焦特写都拿手。结果,按照卢贝兹基的估算,《荒野猎人》成片有13%的画面,是Alexa 65拍摄的。
电影片段gif图
虽说各人对“美”的定义不同,但《荒野猎人》绝对是你能在大银幕上体验到的、最清晰的自然光影魅力。在电脑上看所谓高清压缩版,很可能无法领略影片的摄影之美。
不过,画面美则美也,完全利用自然光,实际拍摄起来有另一种麻烦:最佳光影时机,总是很短暂。特别是在加拿大北部地区,冬天9点多才见日出,下午3点多就是黄昏了。算上筹备及排练,一天真正适合拍摄的时间段,也就那么一两小时。
与外界传闻相反的是,卢贝兹基澄清:自然光拍摄,并非导致该片制作延期的原因。虽说老天每天给的拍摄窗口小,但不用复杂的人工布光和调试,每天又节省了不少时间——只要保证摄影组与演员有足够的默契即可。
然而,后面这一点,又因为影片主创另一种“作”,而变得复杂起来:除了按情节时序拍,和基本依靠自然光源,《荒野猎人》还热衷于用运动长镜头。实际上,影片绝大部分镜头,都处于三种运动状态:
手持:
影片拍摄特辑
斯坦尼康(稳定器):
影片拍摄特辑
和摇臂:
影片拍摄特辑
熟悉伊纳里图和卢贝兹基的影迷,对此可能并不意外。他俩合作的前作《鸟人》,也基本上是全程运动长镜头。这样的摄影风格,让观众仿佛参与其中,融入感很强。对于像《荒野猎人》这样、需要观众强烈感受角色体验的作品,运动长镜头尤其有效。
但是,运动长镜头很难拍,真的很难拍。
一方面是因为调度困难。画面表现的内容与元素越丰富,难度越高。《荒野猎人》开场不久的“突围”一段,不仅有数十位演员的动作戏,人物表情特写与全景交代得形成特定的节奏,树梢、马上、地面的空间与视角都得照顾到……再加上每天有限的拍摄窗口,这一段“长镜头”,剧组实际拍摄了一个半月。
其中,很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排练上;为的就是训练演职员工配合的默契程度:在每一个特定的时刻,演员和摄影机都要到位。
演员排练
像上图演示的,排练画面与正片,得一致到能无缝衔接。
运动长镜头除了场景调度的困难,对摄影技术,也是个挑战。比如说对画面曝光度和景深控制,在一般影片的拍摄当中,可能只需间隔性地为不同的镜头进行设置。但在本片这样自然光影的环境中,光线布局和变化都很复杂,加上机位本身的持续运动,要保持连贯的画面质感,关键技术参数得时刻调校。
严苛而特殊的外景环境,也给摄影组技术人员添乱:作为影片外景地之一的加拿大阿尔伯塔地区,经常出现钦诺克风(Chinook Winds),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温差,导致镜头发生了热胀冷缩。
钦诺克风示意图
为此,剧组不得不费时费力地测试每一个镜头,标出他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移焦幅度,并将其归类,好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选用最合适的镜头。
看过电影的细心影迷,会发现片中有大量的特写镜头。伊纳里图和卢贝兹基,就想让摄影机极端贴近演员,好让观众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从而传递更真切的体验。在某些场景中,卢贝兹基想让镜头贴到距小李子面部4英寸之内,但他们的14毫米焦距广角镜头,贴近7英寸以内,就无法清晰成像。为了满足他那“偏执狂”般的要求,技术人员采用了两组屈光调校,最后形成的视觉效果是这样:
电影片段gif图
除画面中心部位外,其他区域皆模糊且变形。这种独特的镜头效果,与影片其余部分的画风比出入较大;一般来说,为保持全片风格统一,应避免这种“不协调”的情况。但卢贝兹基又觉得这种视觉风格很慑人,所以他在全片三处用了这样的镜头处理。最典型的,如影片最后那个“打破第四面墙”的凝视镜头:
电影片段gif图
另外一处比较轻微难辨的,是主人公受伤后醒转却目睹自己儿子被害时。
有趣的是,这三个镜头,正好代表主人公的三次“回魂”经历,这种独特的镜头效果,有助于让观众感受到角色身心的剧烈震荡。
特效篇:于无声处听惊雷
《荒野猎人》中,除了主人公梦境中,有几处超现实画面,全片鲜见“怪力乱神”或“天外飞仙”,奥斯卡提名“最佳特效”,是否过誉?
影片的整体视觉风格,的确不易看出电脑特效的痕迹;但实际上,全片可以说特效无处不在;只是在独特的美学追求下,片中特效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别的不说,影片中多处使用到数字绘景、背景合成、场景延伸这几种特效功能。
特效天衣无缝
上图所示旷野雪景,上面的图是摄影机实拍画面,下方的图则是计算机添加雪地范围后的画面。
当然,这种常规性电脑特效,不是本文八卦的重点。《荒野猎人》中电脑特效运用的精妙,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无缝拼贴长镜头。
经过《地心引力》和《鸟人》的洗礼后,关注好莱坞影片幕后的影迷们,至少对卢贝兹基这点“爱好”,都有所耳闻。
如前所述,长镜头很难拍,动态长镜头更难拍。但在数字魔术的加持下,当代“长镜头狂”们,可以用几个镜头串起来冒充长镜头;玩得好就可以以假乱真。
比如片中开场不久“突围”场景中的这个镜头:
电影片段gif图
仔细揣摩一下摄影机的运动:当印第安人骑马冲来、击倒一人后,摄影机突然从相对于地面的静止,变成仿佛粘在了马身上一般与马同奔,之后又随着印第安人的落马,而又嘎然静止——权当物理惯性不存在,是不是很诡异?
显然,这就是一个电脑特效拼接成的长镜头。Cinesite这家特效工作室,为本片拼了138个镜头,总时长为38分钟。这种“拼接”的关键,在于找准“衔接点”,然后不着痕迹地将其抹去、或掩盖。
像上图这个镜头,就有两处衔接点:其一是在印第安人击中猎皮商人那一瞬间,其二是印第安人被枪击中掉落马背那一瞬间。它们分别代表了“衔接点”选取的两大最优时刻:一是当画面有运动模糊时,二是当画面被大面积阴影遮盖时,都方便电脑特效做手脚。
电影片段gif图
再仔细看上面这段,如果逐帧查看的话,会看到灰熊扑上前去时,由那么三、四帧的画面全黑,摄影师和特效组巧妙地利用“熊背遮身”的错觉,掩饰了两个镜头拼接的痕迹。
当然,“长镜头拼接”并非技术含量低的体力活。很多时候,为了保持镜头连贯,还需在画面内添加数字生成物。比如这个镜头内:
电影片段gif图
拼接,是在镜头“摇”的过程中发生的。当镜头从展现印第安人追击马队,再摇回、追踪主人公时,这时画面内的,已经不是小李子和真实奔跑的马,而是电脑创造并插入的数字替身;它们此后代替不可能完成此动作的小李子坠入悬崖。
数字拼接长镜头虽然好玩,但已属“老梗”;要论《荒野猎人》中最出彩的、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的特效运用,绝对是这个:
熊的动作捕捉演员
啊~不对,是这个哈:
电影片段gif图
没错,就是帮助小李子勇夺奥斯卡小金人的那位“熊大妈”。
当然,开始贴的那张蓝色“熊形人”,也不算手贱:这位名叫格雷恩·艾尼斯(Glenn Ennis)的替身演员,是“熊大妈”背后的男人;而诸位在银幕上看到的“熊大妈”,从头到脚、由内而外、百分百是电脑特效!
这一段落没法用真熊拍,理由是不言而喻的:安全问题。小李子好歹也算美国国宝级演员,被真熊叼在嘴里可不是闹着玩的,可能没一家保险公司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所以,剧组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打造一头“以假乱真”的数字熊。
尽管工业光魔迄今为止都未透露“数字熊”的细节,但类似这种纯数字角色,其创造流程已不是秘密,无非建模、模拟、渲染几个常规步骤。
和其他“有血有肉”的好莱坞创造生物一样,《荒野猎人》中的“熊大妈”,也是由内而外打造的,骨骼、肌肉、筋膜、皮肤、毛发,一层叠一层系统的建构与模拟。
电影拍摄特辑
这当中值得一提的,是毛发系统。最近火爆的迪士尼动画《疯狂动物城》,让人领略了iGroom毛发渲染系统的威力。但是笔者觉得,兔警花跟本片中的“熊大妈”一比,就是动画与真人精细度的差距。
特别是在此段设定中,环境中的雨水、雾气,加上“熊大妈”此前被小李子打伤的血水,都对毛发的呈现状态有影响,期间的算法,搞过动画的人应该觉得很恐怖。最后呈现的效果,让不明所以的观众,完全察觉不到是特效,这才是真功力。
将数字角色做到以假乱真,不一定能保证这个场景能骗过观众;“数字熊”与小李子真人之间的互动,也得让人看不出做假。
格雷恩老师的作用,此时就凸显出来了。需要指出的是,他那身搞笑的蓝色行头,不是在做“动态捕捉”。确切地说,他的作用,不是努力演得像一头熊;而是模仿灰熊的攻击习性,通过与小李子的肢体接触,来为特效动画师们提供动作参考。
《荒野猎人》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的提名
上面这个《荒野猎人》冲奥动态海报,揭示了格雷恩老师在片场的工作动态(大图右上角小图)。简而言之,动画师们需要参考格雷恩对小李子施暴,以获得后者正确的身体反应;这样当后期替换成数字熊时,二者之间的互动,还是和片场由格雷恩与小李子之间发生的那般自然(见下面动图)。
电影片段gif图
不过,有些动作,是现场的格雷恩无法单独完成、因而需要借助其他器具、来获得小李子的真实反应。比如这个镜头:
实际拍摄时,小李子身上绑着几条钢丝,受力点位于后期“熊大妈”的利齿所落之处,由钢丝带动小李子的身体,做出剧烈的甩动。可能还要格雷恩穿蓝服对着空气表演一遍,然后与小李子吊钢丝的画面合成,作为特效动画师后期贴数字熊的参照。
当模拟、渲染“熊大妈”的攻击动作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掌握节奏。特效组在网上参考了上百条灰熊攻击人类的视频,总结出不少令人吃惊的规律,比如说它们的攻击,看起来总是随意而突然,并非像以往部分作品表现的那般持续而猛烈;在一两次动作之间,往往有相对平静或者说试探的时刻。电影主创们一致觉得,那样的相对平缓的时刻,才是最可怕。电影中突出那样的时刻,彰显了灰熊的攻击节奏。
了解了这番真相,与其说“熊大妈”该得奥斯卡,不如说“她”背后的特效工作人员才是真英雄。
场景篇:引经据典但求真
无论是摄影,还是特效,导演的要求,都是要有真实的体验感。
作为画面质感很重要一部分的场景,自然也要达到同样标准。
《荒野猎人》的美术指导杰克·菲斯克(Jack Fisk),此前和泰伦斯·马利克、大卫·林奇、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等大家合作过,并凭《血色黑金》斩获一尊奥斯卡小金人。
片中出现在小李子梦境中的牛头骨堆,令人印象深刻。在导演伊纳里图最初的设想中,那应当是人的头骨,确切得说是印第安人的头骨,寓意他们在白人高压下的消亡。
历史上的真实图片
菲斯克老师却对网上找到的一幅图(见上)很感兴趣。19世纪的时候,无耻的美国政府,为了驱赶印第安人,想出了一记毒招:印第安人不是有充沛的野牛为食就不想搬动么?我们杀光你的野牛!上图的野牛头骨堆,也就代表了白人针对印第安人的险恶用心。伊纳里图觉得这个意象更好,就采用了。
菲斯克老师原本打算真的买上10000个真·野牛头骨;后来发现一来太贵,二来也没那么多货。
所以,他后来只买了几个真家伙;并以那些为原型,做了5个头骨倒模,美术组一天就能用泡沫复制出100个。
小李梦境中出现的场面
片中出现的骨堆,当导演确定外景地后,美术组只花了一天就堆成。梦境中分别出现骨堆在清晨和黄昏时的景象,也是在同一天拍完的;那一天,他们还拍摄了小李子骑马坠崖的镜头,效率超高。
由于影片发生的19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没发明照相术,所以很多建筑以及印第安风俗,都只能从历史文献中摸索。好在菲斯克此前参与开发一个以19世纪初西部探索者为对象的影片,虽然最后没拍成,但做的研究还有用。后来,他有找到了一本洛基山皮毛商人在1834-1843间的日志,虽说有些落后于《荒野猎人》的剧情年代,但也能提供很不错的参考。
印第安人村落
比如印第安人村落的圆顶房子,菲斯克发现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圆润规则,因为使用了很多稀泥,日晒雨淋的多有变形。
工作人员制作的航船
在制作皮毛商人的航船时,菲斯克严格要求,智能用符合那个年代特征的结构和工具,比如特定的钉子。
小李子梦境中出现的教堂
片中还是在梦境中出现的残破教堂,主要是受塔可夫斯基电影《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启发(下图)。
大师塔可夫斯基的经典电影《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剧照
只不过,《荒野猎人》中的残垣断壁,其实都是泡沫做的。上面的宗教壁画,是菲斯克从俄罗斯网站上“抄”过来的。注意到靠近地面的壁画,并非宗教内容。那是伊纳里图坚持要加上的、西班牙人残害印第安人的意象。
皮毛猎人基地
影片搭设的最大场景,是皮毛商人的基地“要塞”。如上所述,其外形结构布局,都是根据历史文献设计的,材料方面也尽量仿古。最后打造得是如此真实,以至于蒙大拿一家以那个时代皮毛商人为展览内容的博物馆,找上剧组看能否在影片拍完后整个将“要塞”搬过去。最后证明实在不可行,整做要塞的木料,都被拆散做了柴火。
化妆篇:为伊消得人破碎(下文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请谨慎阅读!)
小李子拍《荒野猎人》就一个字:惨!
地球人都知道,小李子拍《荒野猎人》,那真是不顾一切。
既然生牛肝都吃了,忍受几个小时的化妆,也不在话下。
看过影片的都清楚,小李子的角色,被灰熊攻击了三轮,从头至脚,都每一块好地方了。
喉咙破了个大洞,喝口水还哧溜漏出:
颈部化妆效果
胸前被抓得稀烂:
胸前化妆效果
手臂被咬得不成形:
手臂化妆效果
脚脖子也被“熊大妈”甩脱臼了:
脚步骨折效果
为了化这身重伤妆,4位特效化妆师要劳累4个半小时。
和不能动弹忍受装束的小李子相比,到底哪一个更累?没试过还真不好判断啵。
了解更多幕后的乐趣,是希望能从创作理念与过程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影片。看了《荒野猎人》这些幕后秘技,你对它的观感是否有改变?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影大爆炸”(微信号:movie-bigbang),添加免费阅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