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随风瓢 发表于 2012-6-20 14:01

‘吃饺子’的文化

    油城这座南方城市,饮食贯穿东南西北,本地茂名大锅狗,川派川味馆,东北派粗粮面,湖南派椒剁鱼头。。。。,但有一样是南北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恶语。技术也讲究,没有几招散手,想捏好那个嘴巴可难了,弄不好还会在汤里滚几下,又露出馅儿来!没卖相,留不住客!为了弥补这些不完美的‘捏小人嘴’,民间又派生出了‘打小人’这活儿,就是要找出几件‘包鸟蛋’的旧内衣裤来拆拆,这些民间风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人对小人的憎恶和防范。反之,世人对君子的爱慕和效仿举不胜举。以至于小人也装成“伪君子”出来混混!

          “君子与小人” 是儒家文化设立的二元对立关系,其分辨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依据一直存在一定模糊和荒谬,特别是文人一直为争夺设置这个标准的话语权而党争不断,派阀不穷。最常用的招式,莫过于‘英雄救美’,其行为并不在乎美人的生死与处境,而是通过这种行为,确立自己的道德外观形象,小人一旦通过借助‘道德运动’而政治得势,在获得了确立君子与小人标准的话语权的同时,也失去了君子本身要求的道德正义和独立人格。但是‘道德运动’又是政治最便捷、最速效、最有力的手段,‘伪君子’的文人就切合时宜地从‘道德运动’中分娩出来,并在争名逐利的环境中,依靠‘道德运动’茁壮成长,耳闻目染地熏陶成长为党棍——以自己既得利益的最大化目标为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成为政客侍从,把持着政治权力这个斯芬克斯怪兽的“魔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北岛的名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铭志’在这里可以仿写成‘君子是小人的通行证,小人是君子的墓志铭’,小人假君子之名之形,用百变星君的脸谱,在休闲生活中横行无阻,君子反倒被污以小人之恶名而不得善终。
       然而儒家文化,也是一种封建的文化,-------龙有九命,畜只一生!君子可死而投胎复生,而小人只能继续在阴间伙同陈世美,做潘金莲的皮条客!

喜儿19Q8 发表于 2012-6-22 20:12

{:soso_e126:}我喜欢吃饺子.我是过来看饺子的,

但...........................................楼主..辛苦了...{:soso_e196:}

蓝宝宝 发表于 2012-6-23 02:44

外面的饺子,我不中意吃,只喜欢我家婆婆包的饺子嗲!

落叶的春天 发表于 2012-6-25 10:02

喜欢饺子的路过

茂哈哈 发表于 2012-6-27 11:54

原来这也有文化………………

吃饱饭走走 发表于 2012-7-1 01:26

吃饱饭走走 发表于 2012-7-1 01:2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吃饺子’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