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乞丐开奥迪上下班 日收入数千元
最近,英媒爆出了个乞丐,结束一天乞讨后,开着价值4万英镑的奥迪跑车回家。就是这货 ,养着边牧,开着TT,啥事不做拿着学生的生活费,老人的退休金,还“丝毫没有感激之情”。
这名乞丐名叫马修·布林顿(Matthew Brinton),曾被拍到行乞完开着奥迪TT离去,让自觉受骗的民众十分愤怒。
马修被揭发后,TT的挡风玻璃立马被砸出了坑,曾对他施与援助的民众愤怒表示“同情心被利用”“遭到欺骗”。
另一名乞丐,在伍尔弗汉普顿市中心假扮流浪汉,一天内收入500英镑(约合人民币4561元)。一周收入约为2500英镑,税前年收入为13万英镑左右,只比英国首相戴维· 卡梅伦的年薪少12000英镑。
市容环保部门负责人,工党议员史蒂夫· 埃文斯(Steve Evans)称,此流浪汉拥有不错的住房,但依然向顾客和上班族索要施舍,以此谋财。
除此之外,英媒还报道,有“乞丐”假扮退伍伞兵,6个月入账5000英镑;有女性辞掉了正式工作,靠职业乞讨赚钱,换取了一个新厨房。
英国民众看到这些新闻都炸了,表示自己给他们钱以为是拯救了一条生命,哪知道人家是指着乞讨来的钱创业呢。
上当的何止是英国人,这些假扮乞丐利用中国留学生的同情心,不知获得了多少不义之财。
乞讨者泛滥一直是英国棘手的社会难题:若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乞丐数量就会倍增;但政府也无法对乞讨者严厉打击,因为提倡“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却让必须保障其生存权、乞讨权,还要确保社会的尊严、祥和与安定。
但媒体多次揭发,英国多数乞丐的生活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凄惨。
为了了解英国流浪汉从业者的收入水平,《每日邮报》记者马修·贝尔在伍尔夫汉普顿市卧底乞讨。
在他开工的两小时里,共有24人解囊相助,收获23.13镑,外加一大杯茶、一罐可乐和巧克力棒,总价值约26镑。
当时,一名亚裔男孩先给了贝尔1英镑,随后又加了2英镑。另一个20多岁的女孩给了贝尔2镑,还笑着说:“我知道经历难关是什么感觉。”更有热心女士,停下脚步询问贝尔,“为什么在这儿乞讨,应该有人能帮助你的吧。”
贝尔观察到看起来不太富裕的人更愿意施舍。当转战到了物价高、衣着光鲜的首都伦敦,贝儿却收获甚微。
贝尔卧底乞讨的“时薪”约为12到13英镑;是英国最低时薪(6.7镑)的两倍。一天下来乞讨的钱,足够到酒店开个房。
路遇流浪汉,帮还是不帮?
有调查显示,在英国只有约20%乞丐真的穷到无家可归。
英国政府白皮书表示,在英国社会“根本没有乞讨的必要”,即使是无家可归者,也享受着政府的福利救济。
因此,乞丐的生活是得到了基本保障的。但人们的善心却滋长了乞丐的依赖心理,纵容他们变得更加好逸恶劳。
许多人上街乞讨是为了筹钱吸毒、酗酒。警方数据显示,八成乞丐有吸食A类毒品的习惯(如海洛因、可卡因)。
专家和慈善机构一贯反对给乞丐捐钱。捐钱会滋长其依赖他人的心态,有损其自尊、诚信以及对生活的希望,会致使他们继续堕落。
虽然英国政府每年花费上千万英镑治理非法乞讨,出动警力干扰乞讨,却收效甚微。
因为对乞丐只能规劝和帮助,而不能严打。严打只会给他们“改邪归正、自尊自救、自谋生计造成更多的障碍,造成互不信任、互相猜疑的不良社会文化”。
如何安放你的同情心?
英国的慈善机构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接受各方捐赠和志愿工作者的服务,传授园艺、计算机知识、自行车修理等各种谋生技能。每年圣诞节前政府也会展开大规模行动,减少露宿者和乞丐。
政府发言人告诫市民,若想帮助流浪汉,可把钱捐到慈善机构,给他们食物或衣物而非现金。
(英伦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