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大陆与台湾当代艺术,不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命题?
导言:大陆与台湾有着不同的历史记忆,但在全球化和信息高度共享的今天,80、90后年轻一代不再有历史包袱,日趋关注个人化诉求。同样两岸当代艺术和艺术市场的发展态势,也呈现“泛亚洲”化的趋势。大陆当代艺术在30年间学习、模仿西方美术史的各个流派,虽然被诟病缺课厚重的“现代主义”部分,学院教育还依靠“技艺传承”,并未与发达国家的艺术学院教育体系同步。但中国当代艺术依然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猛”出世,进而引领亚洲艺术和市场风向。相对于大陆的这些问题,台湾的教育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以及对现代主义的了解认知都较大陆有优势,但仍然面对与大陆当代艺术同样的问题——如何建立独立的当代语言体系。
此文从两岸的艺术教育与当代艺术创作背景的差异;从两岸的市场背景的差异与变换的风向;从两岸在文化地理、经济、政治不同背景下面对当代艺术的共同问题和当代记忆等等线索,就如同天然的两面镜子比较、关照出未来的可能,并希望引发有益的讨论。
大陆和台湾眼中的彼此
“台北的早晨,空气并不潮湿,酒店周围发现了几许与内地相同的景致。酒店隔壁是一个人力资源部门,几块石头散放在花草间,石上刻有‘博学慎思,笃志力行’,另一块则刻着‘进步前瞻,追求卓越’。马路对面是一所小学校,正门入口处,有一座孔子雕像,基座上书‘万事师表’。学校的围墙上挂有招生广告和卫生小常识,全无商业气息。
儒家文化在台湾的民众中有着良好的表现,人们语言和气,表达细腻,公德意识极强;没有多余的热情,也没有过分的冷淡,呈现一派儒雅之气。”两岸艺术家的交流越来越多,《中国版画》执行副主编隋丞谈起两岸艺术家交流过程中的点滴感受,在只言片语之间勾勒出台湾印象。
从直观的体验可以获得经验,从不同代际的记忆中去观察时,又可以发现共同关注的趋势。台湾作家廖信忠在《台湾,大陆,因为我们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一文中讲过一个有趣的经验,是过年回台湾,他的妹妹全家从美国回来,看到四岁小姪在那噫噫呀呀唱歌跳舞,听了好几次才听清楚他在唱些啥:小苹果! 廖信忠大惊问妹妹,她们住美国怎会唱小苹果?妹妹理所当然说,小姪幼儿园的同学很多都是大陆去的,全家都在听小苹果,听久了自然就也会唱。过去台湾人对大陆传过来的事,总是小心翼翼,可现在一曲"小苹果",几乎是一夕之间,占领了台湾的大街小巷,大家都在唱都在跳,台湾人对这么欢乐的歌曲毫无架招之力。
面对两岸一百多年来不同的历史记忆,已经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乃至00后们被各种“小苹果”重新构建起来共同的记忆。大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与台湾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都更讲求个人化的诉求,而去宏大历史的叙事。在年轻的80、90后一代年轻身上已经很难看到历史记忆带给他们的包袱,逐渐模糊的分歧,在不同的艺术教育背景的两岸艺术家在面对当代性的问题时,面对相同的问题,都未建立起不同于西方当代艺术的独立语言体系。
可以看到台湾与大陆间的变化,两岸的当代艺术共同趋势,都呈现去历史的宏大叙事,而趋向个人化。两岸艺术家在交流中如何去看待不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地理的差异,如何看对方?或者这样的不同视角会带来新的思考。
在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遇到林正,谈起两岸艺术家面对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台湾俚语‘吐槽’是从闽南话转过来的,‘吐槽’这两个字在大陆也很普遍在用。其实有透过像两边的媒体讲,或者连续剧之类的娱乐途径的文化交流让两岸的文化交流已经非常密切了。”
从林正对台湾与大陆间艺术创作和市场风向的观察看,两者的交融也越来越多。在这些交流的片断中可以看到两岸当代艺术相互作用的标本,或者会对观察未来有所补益:“之前在谢素贞是台湾的当代美术馆馆长时有个展览名叫《虚拟的爱》,这展览由陆蓉之老师策展。在亚洲地区有非常大的回响,这展览就是以卡通动画作为基础去寻找亚洲区的艺术家。因为在当时的台湾,卡通及漫画在普遍大众的审美里并不属于艺术的范畴。但经过这展览及大陆区的巡展,这概念慢慢的被打开,就我知道也影响当时在大陆的一批年轻人,房方之后的卡通一代,也直接或间接受到这展览及概念的影响,将一群属性符合的艺术家聚集。当时于2006~2008年,有非常多台湾及大陆的艺术家参与到这其中。
台湾60、70年代的人因为长期阅读及观看日本的漫画及卡通,对日本卡漫中的夸张表现已经非常熟悉。有些年龄段的艺术家在创作中会使用这些元素来,如杨茂林,但相对在大陆同年龄的艺术家除了少数对日本文化有兴趣的人或80、90后的艺术家。大多数并不了解日本式的卡通表现,但2006~2008这年间我们在大陆看到很多不同于日式卡漫形式的卡漫艺术。有的借凿欧洲、美国的卡通,有的借凿无俚头的电影等,因为这些艺术家的成功,更多的又影响了台湾艺术家的创作形式。”
上一页1234 下一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