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伟大的莎剧演员们: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
2016年度全球文化盛事,离不开一个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上的宙斯”,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但真的去读沉甸甸的《莎士比亚全集》以及各式译本,又或是对着一句句原文去领悟英国大文豪流芳千古的智慧,是否会觉得枯燥而心生胆怯?
其实莎翁本人就说过:“全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他写的又多是戏剧,那不如就看看伟大的英国演员们是如何把莎翁的真知灼见演绎得玲珑活现。
在纪念莎翁逝世400周年的热潮里,我们梳理了数位20世纪以来英国莎剧表演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典型角色,从而管中窥豹,一探莎剧经典万世的魅力。
他们的名字也许是你早就知道、正巧知道,又或是想要知道的,但这注定是一份“极不完整”的名单,在浩瀚的英国表演历史中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也很难让所有人都称心如意。所以,小编要说,化用牛津大学教授、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荣誉主席斯坦利·威尔斯(Stanley Wells)在他2015年所著《伟大的莎剧演员们》(Great Shakespeare Actors:Burbage to Branagh)一书扉页上所题:“向所有人心目中所有伟大的莎剧演员致敬”。
永远的“哈姆雷特”
倘若票选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戏剧名言,那么,“to be or not to be”必定位列第一,而几乎所有英国专业男演员,都在渴望台上亲口喊出这6个字。不仅因为剧目本身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更让他们欲罢不能且跃跃欲试的是莎士比亚给了这位丹麦王子“1506行台词,占全剧39%,这个数字也是莎翁笔下1378名大小角色中个人台词量之首”。因此,哈姆雷特,无疑是文豪笔下的“第一王子”。当然这“巨人般”的高度,也并非任何演员都可以企及,不过回望20世纪的表演舞台上,有两个伟大的名字,能像丹麦王子一样,傲立于史册——约翰·吉尔古德(John Gielgud)和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
约翰·吉尔古德扮演的哈姆雷特。
约翰·吉尔古德在他长达64年的演艺生涯里,在6部舞台、影视作品中共扮演了500余次哈姆雷特。26岁时,他在伦敦老维克剧院创下了40岁以下英国男演员扮演哈姆雷特的历史纪录,被当时著名的戏剧评论家詹姆斯·阿吉(James Agate)评价为“我们时代的英国莎剧表演的高水准标志”。
旗开得胜后,1934年,他大胆地在伦敦西区的“新剧院”导演并主演了一次,在罕见莎剧的伦敦核心区打响了名声,也是这场155分钟的表演奠定他在那一代莎剧演员中的王者地位。两年后,他又以哈姆雷特远征北美,在纽约以连演132场的成绩超越了美国著名演员约翰·巴里摩尔(John Barrymore)的纪录。1945至1946年,吉尔古德随战时著名的民间组织“全国娱乐事业协会”远赴中东、远东,在战火纷飞时,喊出了最后一遍“the rest is silence”。
1936年版《哈姆雷特》剧照。
晚年的吉尔古德在回忆起他的“哈姆雷特”往事时总结说:“演了那么多次,能遇到这个角色,是我无上的荣幸”。
对于吉尔古德的成功,有人说是因为他优良的家庭背景,其父是波兰贵族后裔,母亲来自于英国舞台表演世家泰瑞家族,他的阿姨则是声名显赫的莎剧女演员埃伦·泰瑞,他的哥哥在BBC工作,弟弟是作家、学者。然而事实上,这位天才的表演大师年少时期最初的志愿是当一名舞台设计师,当他发现自己并没有专业技术本领,他才转向了表演。更不为世人所熟悉的是17岁的吉尔古德进入表演学校学习一开始就被老师诟病:“天哪,你走路真像一只得了佝偻病的猫。”他花了许多年来克服这个致命的弱点。从1904年出生到2000年去世,细心的观众会察觉到他终身保持着修长身材和优雅仪态,在他参演的任何一部作品中,都能看到他非凡的天才,把语言的深度、广度和词文之间细微的差别完美地融为一体,他的卓越更在于架起了莎翁戏剧表演在剧院和学术界的桥梁,他时常接受艺术名流哈雷·格朗威尔·巴克的建议,也听取学者乔治·莱兰兹的意见,并预见到了二战后学术圈对莎剧表演的研究热潮。他一生囊括托尼奖、奥斯卡、格莱美、艾美奖,获得了演员职业生涯的“大满贯”。
如同《泰晤士报》在吉尔古德的悼文中所提到的,他漫长的职业生涯始终和另一位伟大的舞台爵士相互缠绕,他永恒的“对手”,也是永远的挚友——劳伦斯·奥利弗。
劳伦斯·奥利弗版哈姆雷特。
如果说吉尔古德把他所扮演的角色变成了自己,那么奥利弗则把自己变成了那些角色。只要看一眼他的剧照便可知他超群的表现力,能让每一个人物都从书中“立体”起来,他有一种“千变万化”的魔力,身体和心理的“装扮”都尽在掌握。而这份奇才在幼年的奥利弗身上就显露无遗,当他还是伦敦男校的小学生时,埃伦·泰瑞在看完10岁的奥利弗参演的《裘力斯·凯撒》后的日记中写道:“那个演布鲁特斯的小男孩已经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了。”
和吉尔古德一样,奥利弗也在1930年代末的伦敦老维克剧院里担当了一系列莎剧主演,他雄心勃勃地写过“要在每场演出里都有彻底不同的表现”,因此,人们看到了第一个全然外向开朗的全本《哈姆雷特》,演出大获成功,但收获了两极分化的评论。一些受到欧内斯特·琼斯推崇其老师弗洛伊德理论的人觉得应当表现一个具有俄狄浦斯情结的王子,但另一方面,被奥利弗的开朗版本所吸引的评论人则认为:“在戏剧高潮部分像找到了狂喜般坠落的出口。”
1948年版《哈姆雷特》。
二战期间,奥利弗协同当时的妻子费雯丽在美国闯荡。1948年,他做了一件让戏剧保守派们感到不可思议的事,他依照电影公司的限制把原作剧本删减了近一半,亲自导演并主演了这部流芳百世的《哈姆雷特》。它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英国电影,同时囊括了奥斯卡最佳男主演、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奖。《纽约时报》1948年的影评里总结了影片成为经典的真正内涵:“奥利弗的电影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莎翁戏剧可以被华丽地搬上大屏幕。”精湛的演技和极富启发性的语言,配合视觉设计,让观众意识到王子内心的焦虑,奥利弗拉近了观众与哈姆雷特的距离。对于最被莎剧顽固派们所诟病的删减问题,影评家们则认为“是一次高明的编辑,大大加快了剧情的展开,让故事在保有复杂性的基础上变得更为清晰”。也正是因为这部影片,让奥利弗赢得了比吉尔古德略高的名气,也让两人收获了各自的拥趸。当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美国莎学专家哈罗德·布鲁姆曾比较两位哈姆雷特,他说:“我更喜欢吉尔古德,他与生俱来的语言的乐性,张弛有度,奥利弗很出色,但显得过于做作,因为他沉醉于自己的表演了。”
1937年,和费雯丽主演《哈姆雷特》。
1940年在百老汇,与费雯丽主演《罗密欧与朱丽叶》。
1955年,和费雯丽主演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麦克白》。
是的,劳伦斯·奥利弗的一生都沉醉在表演的海洋里,除了演员、编剧、导演的身份,他还为英国戏剧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是英国国家大戏院的创始人之一,并担任了剧院第一任艺术指导,开幕大戏就是他指导的《哈姆雷特》。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国家剧院中的一个剧场。如今,他的雕像屹立于剧院门前,在这片泰晤士河南岸的滨水区,人流不息,这座以他的哈姆雷特扮相为造型的雕塑,也伴随着国家剧院经历时光的洗礼。
岁月荏苒,一位位后起之秀接过接力棒,人们看到了由本·卫肖(Ben Whishaw)扮演的“史上最年轻的”哈姆雷特:
由裘德·洛(Jude Law)演绎的让无数人彻夜在丹麦古堡门前排队的哈姆雷特:
大卫·田纳特(David Tennant)版的“仿佛一直在跳舞”的哈姆雷特:
也有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创造的“10万张演出票于数分中内售罄”的哈姆雷特……
如常言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人都无法否认,哈姆雷特永远是莎剧王子中的第一人。
不朽的“王者风范”
西方学者说莎翁伟大的关键在于他的全面。写了王子,自然少不了写国王,年老的国王、年轻的国王,企图当国王以及如何当国王等等问题。也因于此,不管是悲剧、喜剧还是历史剧,如何挑起扮演“王”的大梁,也是所有莎剧演员必修的课题。
1978年BBC出品的《理查二世》。
首当其冲的就是莎士比亚写的唯一一部纯诗体戏剧《理查二世》,一个懦弱、无能、被废黜的国王的故事。这部戏几十年间很少被表演,堪称经典的当属1978年BBC出品的德里克·雅可比(Derek Jacobi)版本。专栏作家弗兰克·里奇(Frank Rich)说:“雅可比就是为理查二世这个角色而生,从开始到最后,他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有同情心的君王。”在上半部分里,他以固执和倔强尽情地挥霍至高无上的王权,在后半部里,尤其从经典名段“谈谈那些死去的国王的悲伤故事”开始,他用乐性的语调伤心地咏叹,彰显了吉尔古德之后这代演员里难得的语言功力。雅可比自己对理查二世的理解是“一个极其独立的角色,不论他长相、打扮还是说话,都在凸显自己是正言顺且坚信‘君权神授’的国王”。理查二世的悲剧和戏剧性在于他庸庸无能,缺乏思考能力,而雅可比却把自己的用心融于字里行间,他的亮点更在于和剧中扮演刚特的吉尔古德演对手戏的时候,强有力地稳住了理查二世的“气场”。30多年后,他坐在影院里看当时的自己,打趣地总结道:“我这张大饼脸也曾有幸为这个角色效劳。”
在《揭秘莎士比亚》的纪录片中,这位剑桥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参演过无数次莎剧的老戏骨其实一直怀疑莎士比亚作者身份的真实性,“我完全相信莎士比亚不是原作者,我觉得第十七代牛津伯爵是最为可信的……我坚定地相信,作家都根据他们的经历和个性进行写作,德维尔有完美的背景,还参过军打过仗……不过我也知道,否认莎翁的身份,一定惹人争议。”面容慈祥的雅可比和蔼地边笑边说。
伊恩·麦克莱恩与朱迪·丹奇主演的《麦克白》。
提到德里克·雅可比,就不得不提他的同辈,一个和他一样来自平凡家庭,没有任何家族戏剧表演经历、一样从学生时代开始表演,赢得奖学金从而进入剑桥学习,一样只是从剑桥著名的“马洛戏剧社团”(The Marlowe Society)锻炼,没有去专业戏剧表演学院进修而直接加入剧院的伊恩·麦克莱恩(Ian McKellen),当然提到了这个名字,也就要提到他主演、特里弗·纳恩(Trevor Nunn)导演的1976年版《麦克白》,英国著名戏剧评论家Robert Cushman曾评价:“英国剧院的骄傲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而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骄傲就是这部《麦克白》。”
英国莎剧演员们习惯把莎翁的这部名剧称为“苏格兰剧”,这是戏剧史上著名的剧院迷信之一。从17世纪开始,人们不能在剧院提“麦克白”三个字,否则会招来厄运,不是演员丧命,就是剧团倒闭或遭到意外,因为剧中三位女巫的台词是真的咒语,喊出了“麦克白”就等于呼唤魔鬼,一旦有谁念了,就要马上原地转三圈、离开剧院或者朝左肩膀吐唾沫等方法除咒。如此“魔性”的特征是莎翁笔下最为可怕、最富震撼的人物,同样任何男主演在接到这个角色后,也就是迎接了一场身心的极度考验,在麦克莱恩个人博客里,他详实地记录了自己对角色、剧本所作的研究和思考:“……如今《麦克白》涉及3个主要问题,而Trevor Nunn把它们都解决了……首先如何在剧场内解决苏格兰的地域设定,其次是应对女巫、鼎釜、鬼魂和当代怀疑论之间的问题,再次就是对最后一幕的处理……这是我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第三个角色……演员们的服装是一大袋二手货,我的军装外套的钮扣上刻有‘伯明翰消防队’字样,那件长大衣也并不合身……然而不知为何,这部戏有种魔力,一种黑色的魔力。通常有位神父会坐在前排,只要他能拿到演出票,他就握着十字架,来保护我们全剧组免于厄运。”
1979年电影版《麦克白》中的伊恩·麦克莱恩剧照。
英国作家、新闻记者杰克·兰伯特(J.W.Lambert)当时在《卫报》上对麦克莱恩的表演评价:“不用连贯不停的肢体语言或滔滔不绝的声音,没有让它们来毁坏他的表现力,反而是以一种具备炉火纯青的演技才可以展现的自然无痕,将麦克白的现实、自省以及与麦克白夫人之间丰富的情感、欲望、敬畏、启迪,保护融为一体”;剧评人迈克尔·比灵顿(Michael Billington)说:“麦克莱恩的麦克白有点压得喘不气,他一步步地刻画了人物意志的瓦解,不过如果这不是伟大的表演,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了。”
雄厚的舞台表演经历和丰富的学养也让麦克莱恩变成一位优秀的“莎剧导师”。不论是他的写作还是采访,都闪现出他的史学观、学术思辨和洞见。他强调解读莎剧“需要清晰的理解力,莎士比亚创作先于弗洛伊德,也许比他更了解人性”;“莎翁的每一次比喻,是在提醒观众它们并不是故事中的角色,而是以说故事的人的身份存在”;“演员的工作不仅是把观众吸引到角色所思所想中,还要把他们的注意力略微集中到角色的表达方式”;“五步抑扬格是莎翁给演员的提示,哪里是重点,它的节奏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尽管这位身材高挑、来自兰开夏的男孩已成为英国国宝级演员,但谈到莎士比亚,依旧是一副谦逊又自豪的神情,并始终坚持己见:“我最大的财富是我的母语和莎翁是一样的,世界上的很多人并不说英语,大多数人也许看的是翻译过的莎士比亚。虽然我也喜爱契诃夫和易卜生,可我不懂俄语和挪威语,在表演他们的剧本时我一直怀疑:‘它们是这样的吗?对吗?准确吗?接近原著吗?’我知道有些东西可以超越,但要真正领会它,我相信只有最原始的语言。”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麦克莱恩爵士将作为重磅嘉宾亲临现场,揭开“莎翁影史”特别放映单元的帷幕。
肯尼斯·布拉纳自导自演的《亨利五世》。
400年前,莎士比亚还写了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勇士君王——亨利五世,一个从叛逆任性到肩负国家使命的国王以及他成长的点滴。英国著名演员、编剧、导演肯尼斯·布拉纳(Kenneth Branagh)在自己的传记《起点》(Beginning)里记录下了为演好这个年轻国王所投注的热情和兴奋。一次他到肯辛顿宫参加和威尔斯亲王的会谈,探讨关于皇家办公室的压力和负担的问题,那次会议“大大地拓展了我对这个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布拉纳自导自演了1989年版电影《亨利五世》,有别于大部分惯用中镜头、特写镜头拍摄,他用短镜头强调了野心勃勃的亨利的复杂特质以及他如何权衡自己的王权欲望。文森特·坎比(Vincent Canby)在当时的影评里写:“布拉纳的亨利沉默寡言却富有极大的智慧,他不是一个‘好人’,可伟大的国王都没必要是,亨利要顾全大局,面面俱到也是这个角色迷人之处。”这部电影让布拉纳赢得了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导演,同时收获了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提名。
“抖森”版的《亨利五世》。
如同《亨利五世》所讲述的继承和发扬,一辈辈演员传承着莎翁经久不衰的魅力,2012年,布拉纳的“爱将”汤姆·希德勒斯顿(Tom Hiddleston)在BBC电视电影中担起重任,随着他在拍摄现场喊出莎翁赋予亨利五世经典演说的第一句“Once more unto the breach,dear friends,once more”,也点燃了文豪闪耀在21世纪、在更年轻一代观众心中的荣光。他说:“我想借这些戏让观众们记起莎翁智慧之广博,并把它打造成大家喜闻乐见的作品,让它不那么遥不可及,当我演莎剧的时候,我可以发自肺腑地说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每一天我都倘佯在他的聪慧和睿智当中,我每一天的生活都会更美好。”
西蒙·拉塞尔·比尔主演的《李尔王》。
如果《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是写国王及其父子的关系,那《李尔王》就是国王和他的女儿们的故事。这出被萧伯纳评为“没有人可以写出比李尔更悲惨的戏剧了”,至今仍盛演不衰。
最近一次引发剧迷们和评论家们热议的则是2014年在英国国家大剧院,由英国著名导演山姆·门德斯(Sam Mendes)执导的版本,西蒙·拉塞尔·比尔(Simon Russell Beale)主演。三个半小时的剧被设定在一个当代的极权国家,第一场第一幕年迈的李尔坐在椅子上,视线的对面是三张木桌,分别坐着他的三个女儿,仿佛是一场“审判”,来质问究竟她们中的哪个更爱他,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全剧史诗般的气质和满怀真实人性的基调。迈克尔·比灵顿评价说:“拉塞尔·比尔抬起他的大脑袋趾高气昂地走过来,像是要把每个他遇到的人都吞掉一样。”
更精彩的是,比尔还演出了李尔王内心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矛盾。他发誓说不再见高纳里尔,但一秒后就哭喊道“可你是我的肉,我的血液,我的女儿”,一边还试着伸手去碰她。而当大女儿、二女儿在获得领地后无情地把老父亲驱逐出去,李尔的狂躁、愤怒更有了一种精神错乱的症状,拉塞尔·比尔说:“我的一个学医的侄子找到了一篇分析李尔王的文章,说这些就是路易体痴呆症的征兆,于是我找到一位老年病学专家,她告诉我这些焦躁不安的病症,给我的表演带来很大帮助。”这位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剑桥大学的演员,已受邀成为牛津大学当代戏剧中心的客座教授,与更多的年轻人一同探讨如何把伟大的剧本变得更当代并更真切,他说:“这不是说时间设定的问题,你仍然可以穿着伊丽莎白时代的戏服,而是你说话和你思考的方式。”他是“60后”一代中最伟大的莎翁经典剧演员之一,是“80后”演员们的偶像,他幽默非凡,他出身在马来西亚槟城,他讨厌自己的身体、长相和声音,但他在舞台上所做的就是在说“爱我吧,尽管我长得丑”。
美丽的不列颠玫瑰
哈佛大学教授玛乔丽·加博(Marjorie Gaber)说:“莎士比亚的绝妙之一在于他懂女人的心理,或者说创造了女人的心理。”不过在文豪生活的时代,并没有职业女演员,莎翁精心创作出的女性角色都只能让男人扮演,直到他去世后44年,即1660年,女人才得以上台。也正从那时开始,一代代女演员用美貌、才华、智慧让莎翁笔下迷人的、俏皮的、邪恶的女性角色散发出夺目光彩,她们是不列颠的玫瑰,勇敢而又坚强。
佩吉·阿什克罗夫特扮演的朱丽叶。
20世纪上半叶的莎剧舞台上,出现了一位“本世纪最杰出的朱丽叶”——佩吉·阿什克罗夫特(Peggy Ashcroft)。1907年出生在伦敦南克罗伊登区的阿什克罗夫特在22岁时获得了她职业生涯第一个莎剧角色,《奥赛罗》里的苔丝狄蒙娜,尽管这场演出因表演当天发生的技术问题而受影响,但在现场的吉尔古德说:“当佩吉在元老院一幕中出现的时候,仿佛剧院所有的灯都一下子亮了起来。”
《奥赛罗》剧照。
1935年,她再次参与吉尔古德导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同于3年前她第一次的经历,这一回让她成了大明星。作家彼得·弗莱明说:“佩吉·阿什克罗夫特小姐扮演的朱丽叶有一股怡然自得的美,激情澎湃,起先我们看着她因为爱而想要挣脱命运的枷锁,为她揪心,没人能像她一样,自然而然地演绎着莎翁笔下的朱丽叶,她更把角色变得坚不可摧。”后来,她继续和吉尔古德搭档,饰演过《理查二世》里的王后、《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哈姆雷特》里的奥菲利亚……
她的戏剧生涯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之后她转向了电视和电影,六次获得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女演员,一次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金球奖最佳女配角,一次威尼斯影后。在80岁诞辰的庆祝晚宴上,她表演了《皆大欢喜》中罗莎琳德的收场白,也成了她最后一次对莎剧的演绎,3年后,她因中风于伦敦病逝。
朱迪·丹奇与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伦敦国家大剧院1989年版《哈姆雷特》。
20世纪下半叶,舞台上则出现了一位“前无古人且尚未有来者”的莎剧女演员——朱迪·丹奇(Judi Dench)。但就像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之上一样,她的表演之路也历经千难万险。受制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剧院条件,她没有能力去选择她想扮演的角色,不论在老维克、牛津和诺丁汉剧院,抑或是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国家大剧院,丹奇只是一个替补,哪部戏缺什么她就演什么。
1957年,她得到了在约翰·内威尔(John Neville)导演的《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角色,可初次登台得到的却是“当头一棒”,在随后的巡演中,她被巴巴拉·杰福德(Barbara Jefford)所代替。吃一堑,总会长一智,3年后她在老维克剧院里扮演了朱丽叶,让她学到了如何平衡古典剧里的逼真心理和诗剧的要求。她的身高只有1.58m,这个“致命的弱点”成了她演艺之路巨大的阻碍。1987年在参与Peter Hall执导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时她就自嘲般地对他说:“我希望你明白你正在做的事,你要导演一个处在更年期还是个矮个子的克莉奥佩特拉。”
但是,朱迪·丹奇拥有作为演员最强的实力,声音能呼风唤雨,演技能千变万化。她的音域很宽,音调又能很高,发元音时是饱满的,发辅音时是清脆的,朗读诗文和韵文既清晰可见又充满能量;她的思维敏捷,被演员迈克尔·潘宁顿(Michael Pennington)说成“和光速一样快”。她能在《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这类喜剧中发挥灵活机智,也能在《麦克白》里成就一位集罪恶和忠诚于一体的王的女人,评论家说:“梦游一幕里她从灵魂中发出悔恨的哭泣足以让人害怕一宿。”她和伊恩·麦克莱恩主演的“苏格兰王”从斯特拉特福演到了伦敦,后来又从剧院里变到了大银幕,朱迪·丹奇在1977年获得了伦敦剧院协会最佳女主角奖。她在电影上的成就也傲视群芳,至今获得包括奥利弗奖、奥斯卡、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美国演员工会等大小机构组织的奖项提名203次,得奖55次。
电影《麦克白》剧照。
如今她已到耄耋之年,加上日益严重的眼疾,她已无法自己阅读剧本,离开心爱的舞台,也渐渐减少在影视方面的工作。“我是因为喜欢莎士比亚才当演员的,我们是多么幸运,他是英国人。”如今她坐在躺椅上,说着那个被她戏称为“帮我付房租”的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