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哔哔哔 发表于 2016-2-18 11:15

七成教辅书:与其关心90后读什么,不如关心一下自己读了什么

当当网发布的“2015年图书消费报告”挺吓人,说过去一年,90后在当当买的最多的20本书,70%是教辅、题库、练习册之类的“考试用书”。

乍一看,挺毁三观的:还以为90后们从此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呢,不料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原来他们跟苦逼的70、80后一样,看的最多的,依然是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马德高(星火式记忆法创始人)这帮考试界的“老炮儿”。
真是岁岁年年人不同,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啊。

但仔细想一想,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
“90后”其实是个伪概念:99年出生的多数未满17岁,90年出生的今年已经26岁——几乎横跨了高中、大学、研究生、踏入社会四个人生阶段,步子迈得快一点的,可能都准备要二胎了。
所以统计数据里,60后最爱《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这类养生书籍、70后最爱《从0到1》这类创业书籍、80后最爱《秘密花园》这类减压书籍,目标都很明确,唯独90后,从四级到考研、从鸡汤到名著,跨度很大。
那为何其中考试用书竟占到七成之多?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大学生用来读书的时间可能是最多的,《解忧杂货店》、《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些出版不久的新书,或许需要他们自己购买,而那些已成经典的名著,就放在学校图书馆里,浩如烟海,任人借阅,他们又有什么必要再去花这份钱呢?

此外,时下电子阅读渐成气候,唯有手捧纸质书才算读书的传统观念已经过时,手机、iPad、Kindle,哪一个不是阅读工具?别说惯于追风尚之先的90后,就连我身边的60、70后,也都有了用电子设备看书的习惯。阅读本身是最重要的,而载体,无论是竹简、纸、还是显示屏,又有什么分别?他们没有在当当购买社科人文经典著作的纸质书,并不代表这些交易也没有在Kindle、豆瓣阅读、多看阅读这些电子阅读平台发生。

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还有那么一类书,图书馆没那么多,从网上下载用起来又不方便,还没办法同学之间互相借阅……这是什么书?自然便是考试类书籍。这些书是学生的刚需,可以正大光明地问家里要钱购买,甚至都不需要动用自己的生活费,何乐而不为?
之前有观点,说美国教育遵循课业负担与年龄相适应原则,幼教纯玩,小学半玩,中学开始紧张,大学全面紧张,再深造下去,就是成倍的紧张。
这一点刚好与国内相反,国内是年龄越小越紧张,五岁要懂琴棋书画,进入大学以后反而就像美国小学一样生活了。现在我们的大学生们开始重视学业了,这是好事啊,何忧之有?买教辅不可怕,等到我们的年轻人连教辅都不买、不看了,那才叫可怕。
就像当年妖魔化80后一样,现在对90后的评价也多有偏颇。当当榜单里七成是教辅题海,并不能证明90后阅读口味奇葩,不要急着下一个充满攻击性的结论,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其背后成因,或者不妨扪心自问:
你们去年一年,又读了哪些有价值的书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成教辅书:与其关心90后读什么,不如关心一下自己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