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之女刘雨霖执导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在河南杀青
刘震云与刘雨霖在片场交流
□记者王峰文白周峰摄影
核心提示|日前,由刘震云编剧、刘震云之女刘雨霖执导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在河南黄河边拍摄完成,该片取材于刘震云的同名小说,这是刘雨霖的第一部正式电影长片,她将该片定义为“一部类似《一次别离》的中国电影”。上月21日,大河报记者在新乡宝泉风景区见到正在拍摄一场重头戏的剧组,作为国内的著名作家和编剧,刘震云这次隐藏在幕后,将自己的小说安心地交给女儿。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刘雨霖表示,《一句顶一万句》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作品,而这次截取小说中的人物拍电影,主题是“寻遍千山万水,只为找到一个能说得上真心话的人”。
为何拍这部电影?
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研究生院的刘雨霖有比“刘震云女儿”更重要的标签。2014年,27岁的刘雨霖凭其执导的短片《门神》,获得第41届美国奥斯卡(学生单元)最佳叙事片奖,也是中国内地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导演。《门神》同时入围了法国戛纳电影节、日本东京电影节等50多个电影节,获得10多个国际奖项。
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曾获得过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并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20多种文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拍摄第一部电影长片,刘雨霖就拿父亲的扛鼎之作“开刀”,她坦言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其实这部片子在两年前就开始筹备了。我想自己的第一部长片还是应该以现代戏为主,没有那么大难度,所以就从小说中截取了一个人物作为主角。”由于刚刚杀青,许多片中细节还不能透露,谈到这部影片的主题,刘雨霖说:“两个普通人为寻找一个能说上话的人,历经千难万险和千山万水,演绎了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故事。”
刘雨霖对大河报记者说,之所以要拍摄《一句顶一万句》,是因为这两个普通人的情感被人忽略了,而这些渴望和情感,其惊心动魄的程度,不亚于伊拉克战争和叙利亚战争,只是藏在他们内心深处,又无处诉说。“现在我用电影的方式,替他们说出来了。这是我拍电影的目的。”刘雨霖坦言这部作品很贴近生活,她觉得中国电影缺少从基层发出来的声音,但她强调,“这部电影代表了99%的人的情感状态,“无论你是贫穷也好,富有也好,无论你生活在哪个国家,这种情感是相通的”。
沾老爸刘震云的光?
谈到走上创作电影的道路,刘雨霖坦言父亲刘震云给了很大的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他教会了自己如何用双眼和双耳去观察和倾听生活。“倾听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人间情感故事,这是我从出生到现在耳濡目染的熏陶,这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而且刘老师从来没有用意志改变我的选择,从来都是支持我的一切决定,支持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刘雨霖说。
在拍摄现场,他们父女俩互称“刘老师”和“导演”,刘雨霖认为对整部电影来说,掌控最多的还是导演。她说:“一个好的编剧把最好的剧本呈现给导演后就退出来了。拍摄中刘老师很少参与进来,因为他更多的意志已经传达到剧本了。所以到了现场就是和其他部门的协作,因为拍摄过程就是一个落实剧本的过程。”
那么刘雨霖会不会担心由于外界过度关注刘震云的光环,反而忽略了自己的努力?刘雨霖对“沾了刘震云的光”这事很坦然,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必然。“能沾刘老师的光很荣幸,任何一个导演能让他亲自编剧的话,我认为都会有刘震云的光环在头上。”刘雨霖说。
贯穿两代人的“家乡情结”
刘震云的家乡情结一直体现在其作品中,对于刘雨霖来讲,虽然在北京出生长大,又在国外读书,但每年都会回延津老家看看家人,因此河南的风土人情对她有深厚的影响。“我河南话说得可好了,父辈的家乡情结已融在我血液中,是我情不自禁的一种向往。”刘雨霖说。
《一句顶一万句》在河南全程拍摄,走在河南的大街小巷,那种安稳感和熟悉感让刘雨霖有底气拍好这部影片。刘雨霖坦言:“这种家乡的情结无论对刘老师也好,还是对我来讲都是创作的源泉,没有这个源泉一切都断流了,可能不会产生这么好的书,也不会产生这么好的电影。我的家乡不一定有最美的景,但是有最美的人,我能真切感受到这种人间的温暖。”
刘雨霖表示对于这部电影并没有任何奖项和票房的期待,最重要的就是踏踏实实把故事说好。每部电影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而看完一部影片,观众可能不会记住导演是谁,编剧是谁,但刘雨霖希望观众能记住片中的人物,因为好的导演是会让观众记住鲜活的故事,以及真挚的人物情感。
关于电影
这部电影代表了99%的人的情感状态,无论你是贫穷也好,富有也好,无论你生活在哪个国家,这种情感是相通的。
关于老爸
刘老师从来没有用意志改变我的选择,从来都是支持我的一切决定,支持我做自己喜欢的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