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在中国的2015:票房创新高 最怕偷票房和撞档期
《速度与激情7》曾在今年4月夺下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凤凰娱乐讯(编译/柯基塔) 2015年是好莱坞在中国的奇异一年。在这个蓬勃发展、有望在2017年取代北美成为全球第一的电影市场中,好莱坞经历过凯旋,也经历了失落。新的一年情况如何,在某种程度上无人可知,因为中国的掌权人一向以灵光乍现地改变规则而为世界所知。不过,好莱坞当然希望能见到一些切实的改变,能够减少过去这一年增多的“骗局”和“诡计”。愿望清单上的关键一条,便是能拥有一个有权发行电影并且能和国营企业中影集团竞争的实体。然而,在我们看到任何重大转变之前,这恐怕要等到2016年以后了。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了很多好莱坞支柱大片的巨大胜利,比如《速度与激情7》(中国票房3.91亿美元)、《侏罗纪公园》(2.29亿美元)、《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4亿美元)和《碟中谍5:神秘国度》(1.27亿美元)。8部过亿(美元)好莱坞大片在华营收约14.4亿美元,相比2014年的5部过亿影片总收入7.81亿美元,84%的增长率带来的不是一笔小钱,而制片厂们可以从这之中分走3.6亿美元。
不过,问题来了。当《速度与激情7》在4月拿下中国影史票房冠军、《侏罗纪世界》在6月取得跟《复联2》差不多的票房战绩时,中国本土市场进入了一种被某西方高管称为“恐慌”的状态:好莱坞电影在以极快的速度进军,然而与此同时中国自2月份以来就再没有一部票房超过1.5亿美元的本土电影了。于是作为传统而又并不正式的暑期国产保护月被延长到了7个星期,以确保国产片能多赚些钱。而好莱坞只能干坐一旁,等待比往年更久的时间。
《捉妖记》因“公益放映”遭票房造假质疑
这个举措直接造就了暑期热片《煎饼侠》和《大圣归来》的成功,接着便是创下新票房纪录的《捉妖记》——该片在电影院足足放了60天,相比之下好莱坞电影只允许上映30天,即便是创纪录的《速激7》。
随之而来的是,有新闻报导在《捉妖记》的放映尾声,情况正像某个人透露给我的那样,电影每15分钟就有一场,显示票已售完,但放映厅却空无一人。票房造假的问题在升温。制片方Edko影业承认在影片放映期间给出了价值620万美元的电影票作为“公益放映”,并确认其中存在通宵和重复场次,但也声称对那些牵涉其中的人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同样的事情在那段时间重复发生:献礼片《百团大战》一路虚涨的票房也令媒体将矛头指向了同样的造假问题。不断有观众反应自己买的是《终结者:创世纪》的票,但得到的却是印着《百团大战》的票面,因此票房钱归了国产电影,而院方则在票面上手写片名,以便观众可以去看自己原本想看的电影。据信这种现象给派拉蒙影业造成了至少1000万美元的损失(总体来看未被曝出的院方可能在10%到40%之间)。该公司从未对这一现象发表评论,而且谁又可以谴责呢?该片在中国(1.13亿美元)赚的比在美国国内(9000万美元)还多,而且紧随其后还有《碟中谍5:神秘国度》(阿里巴巴参与投资)。
但即便是对《碟中谍5》,中国的电影官员们也并未手下留情,还是让好莱坞电影的档期两两甚至三方相撞:9月挤进了《碟中谍5》、《像素大战》、《小黄人大眼萌》等等,同时还有《港囧》、《夏洛特烦恼》这样的本土大热门;11月则为了给12月的岁末国产档铺路,把《绝命海拔》、《移动迷宫2》、《花生大电影》塞到了一起。
更糟糕的是,这其中许多电影都被排在了周日或是工作日上映,这也成了中方越见频繁的一种策略,越来越少的好莱坞电影能获得一个周五的首映。“他们在影片撑到周末之前就开始扼杀它们。”一位高管悲叹。我在2013年末写年终报道时,一位高管对我说“我们不得不期盼并且祈祷他们有(自己的)大片”,因为那样的话中国官员们会对引进好莱坞电影感到舒坦一点。“我们需要他们再出一部能赚2亿美元的怪兽大片。否则,中国人就会开始让我们的电影自相残杀。”
最终,中国的国产电影截至11月底占到了60%的市场份额,票房增长48%达到历史新高62.5亿美元。“中国人这一年变得非常贪婪。他们不再需要耍心眼花招了。”有人总结道。另有人则表示:“我们再也不可能拿下50%以上的份额了。”
在国际电影市场的语境下,我们并不难理解,中国不想被“美国霸权”所统治。一位高管对此表赞同:“原则上说,法国制片人不想要(美国霸权),意大利制片人不想要,德国制片人也不想要。”不过市场在多大的透明度下受到操控依然吸引着人们关注。
中国的政府官员称他们将打击票房作假行为。一位观察者表示,“我不认为他们真的关心这看上去多糟糕”,可悲的是这些行为都是在国营机构眼皮子底下干的。
掌管着所有外来电影生杀大权的中影集团,认定自己一边是在做生意,但也相反地拥有垄断权。同时,中影也很需要好莱坞电影,因为它们依然能挣到一大笔钱。曾有传闻说中国的广电总局会告诉中影集团它需要赚到多少钱,而这将电影产业转变成了一种计划经济。每一年的目标是票房总量要增长30%以上,而这也一直在稳步实现,直到今年中国超越了它。这样的增长非常惊人,无人异议。一位美国高管道出了大家的普遍心声:“他们在欺负我们大家,但他们做得很好。”
《007:幽灵党》《火星救援》等好莱坞进口大片排片受挤压
诡异波动的银幕数量也成为了一个问题所在。《007:幽灵党》在11月开画十分强势,但很快就失去了72%的排片。《火星救援》也有类似的遭遇——尽管里面有把中国设置为救世主的情节元素。两部电影都没能突破1亿美元大关。进一步说,《火星救援》还发现它的后期排片受到了本土电影的侵蚀,因为中方为了给原本是点映周的《万万没想到》腾出空间。艾肯、DMG和华纳共同出品的《极盗者》,虽然成功地试验了中国抢先上映的发行策略,也同样在这个阶段受到了不利影响。
2016年将带来的一个转变是,在中国与好莱坞的协议下,制片厂将有资格对电影院进行查账。这个政策是由中美双方在2012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所催生的,该备忘录曾使引进电影配额数扩大至34部,并将分账份额提高至25%。
但许多人对此表示谨慎。“查账的概念听起来很美,但从实际来看,我不认为这能改变任何事。我们一直都看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去查电影院,但除非你人到了那、亲眼看见他们改电影票,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去查谁的账。有成千上万家电影院,但它们并不是连锁的大院线——很多都是家庭式经营——尤其是在那些二、三、四线的城市。祝大家好运。这真是很好的政治掩护。它让你觉得他们看上去实现了一些东西,但其实什么都不会改变。”某受访者说道。
另有人表示他们并不确定谁能执行这项权利,并提醒道“谁敢做后果自负”。更可能发生的情形是美国电影协会(MPAA)的成员公司可能对一些电影批量审计,一旦它们都在今年有发行影片而且都感觉这之中隐藏有问题的话。值得记住的是,中影集团也同样拥有展开审计检查本土电影的权力。
迪士尼邀请鹿晗担任《星战7》电影推广大使
在这项最新协议下(该协议同样也致力于确保及时支付)发行的第一部电影是《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这部全球性的吸金大片将为成为一次有趣的实验。迪士尼对中国市场极为看重,非常老道地找到了鹿晗——中国版“贾斯汀-比伯”——作为电影的推广大使,在12月前三周就让电影在社交媒体上被提起了70万次。迪士尼一直在利用各种途径进军中国市场,包括将在今年开园的迪士尼乐园项目。国营企业上海申迪集团也在其中持有股份,并会乐见它的成功。
中国政府拥有该主题乐园的57%股份,一位熟谙中美交易事务的高管认为,“如果他们仅仅只考虑自己的话,他们(也会)希望这部电影能帮忙推广主题乐园的开幕”。这位高管还表示,这部电影“有可能会成为转折点”——“我们是会看到他们插手干预呢,还是会放手让这个电影赚到它该赚的钱?”
“在中影集团遇到一个拥有发行牌照的真正竞争者之前,这个市场上什么都不会改变。”一个高管说道。
当像博纳、华谊或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能被允许引进配额电影和不经过中影的分账片时,事情就会改变。但在这之前,不会。
在WTO的条款中,实体有资格申请牌照。但坊间的传言却是,那些抱着这个念头的人都被示意现在并不是正确的时机。
那么,好莱坞在这种情形下究竟有没有可供博弈的杠杆?就眼下来看,并不是太多。随着中国市场的大幅增长,好莱坞已经承担不起拒绝中国的代价了。何况它还获得了大量投资。
在中美达成的无数交易中(比如杰夫-罗宾诺夫的Studio 8和罗伯特-西蒙兹的STX娱乐),制片厂正在越来越多地在中国扎下营房。环球有了北京办公室,华纳也派出资深高管负责在华扩张和与华人文化产业投资资金(CMC)的合作事宜。
最好的办法便是令本地公司开始向政府游说和施压,促成市场开放。那也许能让片厂获得更多的上映准备期。目前大部分公司都被给予30天,而这对营销和带艺人来中国宣传是非常短促的时间。
“最终我们希望能在中国有自己的发行公司。究竟能不能实现几乎不可能说准,也不是短期能实现的。”一位片厂高管沉思后说道。没有高招。
另一位高管补充道:“好莱坞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试着理解中国人的立场和动机,还有就是把人们以为应该考虑进去的善心和道德拿掉。”
一位中国制片人说:“国产电影会一直得到广电总局的保护。而且国产片的内容更贴近本地观众。所以好莱坞片厂需要多在合拍片上下功夫,让他们的内容更贴近中国,绕开配额制,这样才能自己控制上映日期。”
《功夫熊猫3》挤进春节档
第一部正式的中美合拍片《功夫熊猫3》将在1月29日上映。杰弗瑞-卡森伯格应该会凭借该片获得巨大的成功,因为它挤进国产保护期在春节档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他影片包括韦恩斯坦、派格太合和中影合作的《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该片将在2月8日上映。不过据《中国日报》报道,有6部电影将在同一时期上映,其中包括《澳门风云3》、《年兽大作战》等。
所以,如果有人斩钉截铁地说“今年什么都不会改变”,似乎也很有说服力。的确,2016年看上去更像一场静观其变的游戏,等待2017年中美双方进行新的协商。在新的协议下,配额度上升是有可能的,而好莱坞的希望是一个新的实体能有机会获得发行电影的权力。
(编译自《Deadline》,原作者:Nancy Tartaglione)
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