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本土话 炊
本帖最后由 夜歌 于 2016-1-9 00:20 编辑炊,一看到这个字,作为读过一点古典文学的人,脑海便翩翩地如炊烟袅袅般浮出一片诗意。
炊本义有做饭的意思,“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便带有唐人早春邀客相酌之情境。而现代汉语已很少用炊作动词了,一般只用作炊事,野炊等名词。但本地土话中,“炊”却还保留着古时鲜活的烟火气息,“炊”这种烹饪方式以“蒸”类似。
据舌尖中国考证,中国人最早将“蒸”带入厨房。在健康烹饪排行榜中:排在第一,蒸、煮;拌、灼、汤、炖、炒、烤、炸。 不得不为祖先的智慧点赞,烤过于原始,蒸用水蒸气的热力烹熟食物,有种隔山打牛的智慧。也真不是容易想得到的。
记得小时侯年末过回乡下,有时会碰到乡下亲戚做籺。城市长大的小朋友帮不上忙,只能期待最后一环节,炊籺。当在土灶大铁锅冒着腾腾的蒸汽时籺就炊得差不多了。一出锅,冒着热气的籺摆到桌上,也不等温度降下来,马上拿起一只在手,热气未散,连忙把籺抛到左手,左手又抛到右手,来回好几次才能拿稳。一口咬下,还有点烫口,糯米粉做的皮软糯有韧道,里面馅料中有椰丝的清甜,绿豆的粉香,炒花生的香脆。冷冷的冬天热辣辣地一口吃下去,人间美味!
说到炊这种种烹任手法。本地还有一种民小食簸箕炊。顾名思义,用粉桨放在竹制的簸箕中蒸,蒸熟一层再加一层,熟后会有三四层。
早年还会在街上见到小贩用单车载着沿叫卖。有时家里的大人会将小贩叫住买上一簸。吃时小贩会就着簸箕,用一杷自制的小刀用极熟练的手法将一整簸的簸箕炊切成小块的平行四边形。再取出一个装了炒香了芝麻的竹简,轻拍几下将芝麻均匀地洒在上面,再取出一个瓷油瓶淋上韭菜油,一时间香气四溢。而这时顾客惯例般要求小贩酒多点芝麻和韭菜油,小贩也不以为忤,像征性加点,最后皆大欢喜。小贩再用小刀一划一挑一簸簸箕炊就落到顾客的盆子里并散开成一块块整齐的四边型,而从切面中可以看到整齐统一的四层。簸箕炊是小孩恩物,油香芝麻脆入口细腻又弹牙而且还饱肚,吃完盆底会留下浅浅一层油和一些芝麻,也不浪费淋在炒青菜上,又令不肯吃青菜的小孩多吃几条青莱。
近年已难觅簸箕炊的身影。偶尔见几个路边摊有,但用的是铝制簸箕,切开根本沒分层,偷懒一次蒸然。而且有些还在里面加了蕃薯竽头,最丧尽天良的还有用辣椒油取代了韭菜油,吃下去满口四川味。居然还有不少人在沙尘滚滚里吃得不亦乐手,有砖家说摄入铝过多伤脑,这个我有点信了。
簸箕炊的叫卖声和这个炊字在我们的时代越走越远了。
本帖最后由 夜歌 于 2016-1-9 00:18 编辑
原文保存,行文格式略作编辑,斗胆为作者寥改数字,前番曾说作者视觉、思觉新颖,下笔有物引人暇思。而笔端再扩阔一点,内里一点,延伸一点,那就好了。散文因有情而神聚,而述物开阔令它发散,则更显人文情趣。聚散兼顾,融情于物事,那就可作好文了。 夜歌 发表于 2016-1-9 00:16
原文保存,行文格式略作编辑,斗胆为作者寥改数字,前番曾说作者视觉、思觉新颖,下笔有物引人暇思。而笔端 ...
修改一下后,读来有味流畅不少,多谢指点。倒近来少见夜哥发文,偶尔也发点上来让我们评评才行啊…… ml123 发表于 2016-1-10 08:50
修改一下后,读来有味流畅不少,多谢指点。倒近来少见夜哥发文,偶尔也发点上来让我们评评才行啊……
有句老禅师说了一句话,其意思大约是这样的:言由心生,心若不伤,则岁月无恙,心若不依,则言不由心。
我想,我心都没有了,那就不写了。这个冬天太过冷硬,要说以其倾注于笔,不如多动动筋骨,平端就觉得老态。我本不是个能写的人,要为自己定位,不外乎是个多事端的不安生的读者。读着读着,自个也就言尽了。{:1_276:} 簸箕炊,没有竹制的簸箕,没有细磨的白米粉,吹不出好味的簸箕炊,回味。 簸箕炊和簸箕炊所炊的籺,有图片的放出来,也可以让大家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啊 rhfg 发表于 2016-2-10 18:05
簸箕炊和簸箕炊所炊的籺,有图片的放出来,也可以让大家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啊
那还不容易?
祝泡坛各位及工作人员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