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那点事 发表于 2015-12-31 10:51

海昏侯墓为何埋如此多陪葬品?源于汉代厚葬之风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
11月21日至23日,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在对海昏侯墓主椁室文物集中提取研究时,发现两盒金饼远不止此前估计的约50枚,而是有187枚。其中一盒有88枚,另一盒有99枚。这些金饼有的正面光滑,有的凹凸不平。此外,还发现了25枚马蹄金,其中罕见的麟趾金10枚,大马蹄金5枚,小马蹄金10枚。目前,这批金器已被提取并运往了文物应急保护用房保护和修复。郭晶摄
中新网11月24日电(宋宇晟)近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持续引发关注。之所以被大家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里出土的文物总能刷新我们的认知。从数量上来说,仅铜钱就有十吨之多;从质量上来说,雁鱼灯、韘形佩也属精品。为何古人墓葬中能有如此多的陪葬品?这其实与当时的丧葬制度有密切关系。
汉墓总能有大发现
事实上,南昌海昏侯墓并非唯一受人关注的汉代墓葬,此前发掘的不少汉墓也都因出土了考古价值极高的文物而受人关注。
近来总被提及、与海昏侯墓相对比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是个例子。该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
此外,满城汉墓也以随葬品豪华奢侈著称。该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不难发现,一些保存较好的汉代墓葬往往能出土大量文物,而这与当时“厚葬”之风盛行有很大关系。
厚葬成风的汉代
秦王朝统治者的厚葬在历史上颇为突出,秦始皇墓即使如此。汉承秦制,其厚葬之风被认为较秦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汉武帝生前营建茂陵,《汉书》载“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
即使素以“节俭”著称的汉文帝也未能例外。他生前曾称死后要“薄葬”,不以金银铜锡为饰,仅用陶瓦器皿陪葬。但到了晋代,霸陵遭掘,发现大量金银珍宝。
汉代帝王普遍实行厚葬,据《晋书·索琳传》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献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就是讲,要将每年赋税收入的三分之一作为修建皇陵的费用。这里虽然在数据上并不一定准确,但汉代的厚葬之风可见一斑。
此外,不仅帝王厚葬,宗室勋贵也加以效仿。史书上所谓“窦氏青山”、“卫青庐山”、“霍去病祁连山”等,都是形容汉代勋戚坟冢之高大。《汉书·佞幸传》记载,哀帝宠臣董贤死,“乃复以沙画棺,四时之色,左苍龙、右白虎,上著金银日月,玉衣珠壁以棺,至尊无以加。”
“事死如事生”与“孝”的内核
当然,汉墓的“厚葬”并非只是在墓中填满珍宝这么简单,其大致还是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即死者生前享受的东西都要带到墓中去。其墓葬形制的宅第化与陪葬品的生活化皆十分明显。
拿南昌海昏侯墓来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曾介绍称,海昏侯墓的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错落有致分布着以海昏侯墓为核心的大小9座墓葬和一座车马坑。墓园地面建筑各种要素齐全,祠堂、寝、便殿、厢房和墓园墙以及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基址均清晰可辨。俨然如墓主活着之时的样子。
此外,也有研究认为,这种“事死如事生”与汉代人对孝悌思想的推崇不无关系。
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当时的人看来,“孝”不仅表现为现世的“亲亲”、“尊尊”,而且体现在父母、长辈死后,也要一如既往地奉行孝道。《孝经》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这里,虽然孔子并不提倡厚葬,但随着汉武帝“独尊儒术”,古代儒家“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却被充分发挥,最终成为汉代厚葬的理论依据。
厚葬的另一面
当然,厚葬看起来是繁荣兴盛的表现,但同时也给当时的民众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事实上,就现有文献来看,厚葬之风已远远超出了一般民众所能承受的能力。
《后汉书·崔骃附崔寔传》就记载崔氏家族因竭力建坟茔、修碑祠而倾其所有,导致家业败落,贫困如洗。文中称,“寔父卒,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葬讫,资产竭尽,因贫困,以酤酿贩鬻为业。……(寔)建宁中病卒。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
汉代桓宽在《盐铁论·散不足》也曾谈及此种风气。他称,一般黎民竞相慕效厚葬之风,“而至于发屋卖业”。
到了东汉,朝廷已经开始下诏明确制止“厚葬”这种“奢糜”的行为。《后汉书·明帝纪》记载,明帝永平十二年就曾下诏谴责和制止“厚葬”。诏曰:“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糜。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终于一奠。糜破积世之业,以供终朝之费。”
此外,汉代的厚葬也并没有起到保护墓主的作用,反而成了汉墓屡遭盗掘的重要原因。正因此,考古界也有“汉墓十室九空”的说法。
很多汉墓在汉代就已经被人盗掘。像前文所述的汉文帝霸陵在成书于汉代的《史记》中,就有被盗的记载,当时还发现了大量的“瘗钱”。汉武帝的茂陵也是多次被盗。在刘彻死后仅3、4年内,茂陵就已遭盗掘,当时甚至还有人在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买得墓中所葬玉箱、玉杖二物。
不过,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汉代厚葬之风所留下来的却是当时人生活的重要参照,也成为今天的人们认识汉代的重要依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昏侯墓为何埋如此多陪葬品?源于汉代厚葬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