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88888 发表于 2015-9-20 17:18

『李阳英语』迎中秋庆国庆,课程免费试听,并送限量纪念品!

本帖最后由 066888888 于 2015-9-20 17:20 编辑

『李阳英语』迎中秋庆国庆,课程免费试听,并送限量纪念品!


学英语+语文,首选李阳!“迎中秋,庆国庆!”,即日起至10月7日,本校全系列课程 免费试听!参与试听即可获得 精美限量版纪念品一份,赶快预约参与吧!    预约热线:0668--2827233、2199779


http://www.mdmmm.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9/20/171253q93632afz2tmpsss.jpg

优惠1: 98元=880元?

   仅需98元,即可获得:   1、价值600元单词学习卡一张;   2、英语、语文、书法,任选两科学习8课时;   3、精美书包1个。
优惠2:2=4?         报2科送1科,再加送价值600元的单词学习卡!
优惠3:380元?
   金牌音标班(单词速记+口语特训班)仅需380元,20课时。适合:小学生、初中生
优惠4:报名送大礼包!
    报名即送“蓝月亮”大礼,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2015年秋季开设课程
英语

课程类型年级课程名称班型课程特色课时
同步系列小学部三至六年级同步提高班一对一VIP一对二、三自由组班精品班同步提分、思维训练同步教材,特色教法,将英语简单化,提优补差,轻松提分。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20次,共40课时
初中部初一、初二、初三
高中部高一、高二、高三
特色口语系列小学部幼儿至小学四年级自然拼读班一对一VIP一对二、三自由组班精品班见词能读、听音能写20次,共40课时
四至六年级口语/演讲班提高兴趣、增强自信
初中部初一、初二、初三国际英语教程流利英语、脱口而出
高中部高一、高二、高三听说综合教程重点突破、全面提高

语文

课程类型年级课程名称班型课程特色课时
同步系列小学部二至六年级阅读与写作一对一VIP一对二、三自由组班精品班快乐语文、快速作文“四步作文法”集中解决作文构思乱,下笔难等问题。并针对阅读板块,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为语文加分。20次,共40课时
初中部初一、初二、初三
高中部高一、高二、高三

书法

课程类型年级课程名称班型课程特色课时
书法系列小学生、初中生硬笔书法精品班一手好字、人生加分语文考试错一字扣一分,学好硬笔,可以为考试加分,可以修身养性。标准坐姿,楷书笔画,书写工整快速,提高学生的心性、定力,增加卷面成绩。17次,共34课时


咨询热线:0668-2827233、2199779学校地址:茂南区油城七路26号(平安保险对面)
『李阳英语 茂名分校』全国连锁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全力打造中/英文培训第一品牌!
本校现开设的课程:
英语    精品同步班、金牌口语班
语文    阅读与作文班(快乐作文、快速作文)
书法    硬笔书法班
班型:
小学、初中、高中、成人
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精品班(4~10人)

066888888 发表于 2015-9-21 17:16

小学的成绩好坏,能预测未来的成绩吗?

培养习惯、开阔视野才能一生受用

孩子一上小学,很多家长或多或少都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您可能不知道孩子早期的成绩,特别是小学的成绩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实在是不重要,家长千万不可过分的重视这个分数的高低。

从理论上讲:

0-6岁阶段,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包括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看似复杂的学习能力,却可以用一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出90%以上:即“阅读能力”!但是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6-12岁阶段,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六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海量阅读、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

一般而言,一二年级孩子每年阅读量不能低于100万字(正常是100-200万字之间),二三年级每年不能低于200万字(正常是200-300万字之间),四五六年级每年不能低于300万字的阅读量(正常是300-500万字之间,有的阅读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达到1000万字以上)。

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是因为小学课本的单一性和肤浅性,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大脑成长的需求。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如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哲学、艺术等等百科知识),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孩子本已经全天在学校跟着老师听课、做题,晚上还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业,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如同入海捞针,实在得不偿失。不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读名著如同满山种树,最后收获的是一片森林!其效果远高于入海捞针,即便捞到了也只是一根针。

小学阶段的成绩具有迷惑性

之所以说,小学阶段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是因为孩子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去了,自然就没有时间大量读书,而这如同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样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满分,对孩子的未来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到了初中就开始显现出来,很多中学老师都知道一种奇怪现象: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来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神速,这些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成绩上升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高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进入社会后,当需要工作能力而并非成绩单来评定一个人的发展时,这种分化就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了!

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甚至有时候会被一些老师每天都在强调的分数所迷惑,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是浪费时间!可是,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小学阶段的成绩一定要平静一些、含蓄一些,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要更看重为孩子后面的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

人生如同花朵
小学阶段是植株成长刚打花苞(打基础)
初中是含苞待放(努力发展)
高中才是怒放的阶段(冲刺高考)

大学却是新的更高一轮回的成长过程:更多的博览群书和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打下进入社会的基础),20-30岁走向社会后,植株拔节成长、刚打花苞(做社会的学生),30-50岁是含苞怒放(经验丰富、精力旺盛、创造社会价值,把灿烂和芳香绽放出来!),50-70岁是结子阶段(人生的收获季节)!

所以,做父母的,为了孩子的长久发展和未来更大的成长力量,请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而是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习惯培养上,才真正事半功倍,并让孩子受益终生!

066888888 发表于 2015-9-21 17:16

小学的成绩好坏,能预测未来的成绩吗?

培养习惯、开阔视野才能一生受用

孩子一上小学,很多家长或多或少都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您可能不知道孩子早期的成绩,特别是小学的成绩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实在是不重要,家长千万不可过分的重视这个分数的高低。

从理论上讲:

0-6岁阶段,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包括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看似复杂的学习能力,却可以用一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出90%以上:即“阅读能力”!但是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6-12岁阶段,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六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海量阅读、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

一般而言,一二年级孩子每年阅读量不能低于100万字(正常是100-200万字之间),二三年级每年不能低于200万字(正常是200-300万字之间),四五六年级每年不能低于300万字的阅读量(正常是300-500万字之间,有的阅读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达到1000万字以上)。

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是因为小学课本的单一性和肤浅性,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大脑成长的需求。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如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哲学、艺术等等百科知识),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孩子本已经全天在学校跟着老师听课、做题,晚上还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业,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如同入海捞针,实在得不偿失。不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读名著如同满山种树,最后收获的是一片森林!其效果远高于入海捞针,即便捞到了也只是一根针。

小学阶段的成绩具有迷惑性

之所以说,小学阶段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是因为孩子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去了,自然就没有时间大量读书,而这如同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样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满分,对孩子的未来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到了初中就开始显现出来,很多中学老师都知道一种奇怪现象: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来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神速,这些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成绩上升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高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进入社会后,当需要工作能力而并非成绩单来评定一个人的发展时,这种分化就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了!

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甚至有时候会被一些老师每天都在强调的分数所迷惑,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是浪费时间!可是,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小学阶段的成绩一定要平静一些、含蓄一些,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要更看重为孩子后面的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

人生如同花朵
小学阶段是植株成长刚打花苞(打基础)
初中是含苞待放(努力发展)
高中才是怒放的阶段(冲刺高考)

大学却是新的更高一轮回的成长过程:更多的博览群书和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打下进入社会的基础),20-30岁走向社会后,植株拔节成长、刚打花苞(做社会的学生),30-50岁是含苞怒放(经验丰富、精力旺盛、创造社会价值,把灿烂和芳香绽放出来!),50-70岁是结子阶段(人生的收获季节)!

所以,做父母的,为了孩子的长久发展和未来更大的成长力量,请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而是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习惯培养上,才真正事半功倍,并让孩子受益终生!

066888888 发表于 2015-9-21 22:20

{:soso_e179:}{:soso_e179:}

066888888 发表于 2015-9-22 20:36

当孩子成了“手机控”,家长该怎么办 ?

孩子迷恋网络、迷恋游戏,早已不是新鲜事,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这种情况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让家长忧心如焚,也逼着不少家长为了争夺手机,与自家孩子斗智斗勇。其实,家长们心里明白,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如今的智能手机功能多、人性化程度高,手机已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您曾经做忽略了什么吗?
先看看这些问题,进行对照发现到底发生了什么?
1.爸爸妈妈的手机是否每天放在固定的位置?
2.孩子要手机的时候家长是同意、默许、讨价还价后同意还是坚决不同意?
3.孩子一般在哪些时间段会想到拿手机?作业后/晚饭后/睡觉前/无聊时?
4.父母有没有用奖励玩游戏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尽快完成作业/要求他考试过关?
5.孩子一般用手机做什么?打游戏/玩各种应用/随意点着看?
6.如果没有提示和制止的话一般玩多长时间肯放下手机?
7.平时在家里,家人有没有看手机的习惯,或者玩游戏的习惯?
8.家人是否经常各做各的事,很少陪伴孩子玩乐?

为什么孩子会迷恋手机?

1原因一、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

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家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灵需求。现今独生子女居多,因为缺少儿伴,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个人玩,如果家长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从他们口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好无聊,”“没人陪我玩”。于是他们需要通过借助其他事物来获得心灵补偿。零食、电视、网络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陪伴者。
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应该毫不吝啬的关爱自己的孩子,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孩子交心,了解孩子的所见所闻,了解他的所需所求。多倾听孩子心声、多疏导孩子情绪。亲子沟通不求时长但求方式方法和效果。

2原因二、家长为了省心,主动让孩子玩手机

有的家长在忙手上的活儿,没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机塞给孩子,让他自己玩,家长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这样的做法不但助长了孩子玩手机成瘾,还潜移默化的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要忙所以才给我手机玩,那下次他们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机玩了。这样的做法不是爱,而是害,要不得。
家长如果要做事,没有时间陪孩子,在孩子央求陪伴的时候,就应该和他说明情况,并告诉他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亦或者来做小帮手。从而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体贴他人。这也是一种相互陪伴的需求。

3原因三、孩子提出要手机时,家长没有正确回应

给还是不给,决定权完全在于家长,如果考虑周全就应该坚决行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让孩子使用手机,什么样的情况下坚决不能给,这一点必须慎重。假如为了激励孩子按时做完作业或者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而给孩子玩手机,也应该事先商议决定,避免孩子为了达到玩手机的任务而行动。如果允许孩子玩手机,就应该强调做作业是必须的,玩游戏也是一种放松,但绝不是因为你做了作业才有手机玩,这不是奖励。

4原因四、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对于玩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家长喊停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时候你越催促他就越着急,一着急就玩不好,或者越着急就越想多玩一秒钟。
所以停止你的催促,用亲子约定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控制时间,增强时间观念。比如家长可以这样问:你决定玩多长时间,10分钟还是15分钟,一般孩子都会选择15分钟,那么你可以补充一句:“如果你能在计划的时间内结束游戏,我决定多加你一分钟,你觉得如何?”最后不忘加一句“妈妈相信你能做到。”当孩子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离开手机,那么家长就一定要兑现承诺,如果他没有做到,也不必凶神恶煞,直接说:“时间到,手机放回去”。如果孩子央求说再玩一会儿,你也应该坚决,并明确能够守约才可以获得加一分钟。在这里,建议家长教会孩子看时间,比如在手机上看,在闹钟上看,学习用时间约束法来调整自己的行动。

5原因五、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学后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加上家庭成员各做各的事,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此时孩子便会容易想到看电视、吃零食或者玩游戏。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家庭成员来个作息表。每个环节动静交替,紧凑进行,学习玩乐休息都不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作息表不只是针对孩子本人的,而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去做的,在相互提醒、督促、评价之后,增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样一来孩子也不会总想着玩手机。

6原因六、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
因此,规劝低头一族的家长朋友,一定记得不要在孩子面前拼命的玩弄手机。如果可能的话请放下手机,多看看书,和爱人谈谈心,和孩子下下棋聊聊天,或是一家人出门散散步,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促进家庭幸福。

066888888 发表于 2015-9-23 17:50

一篇6岁孩子的作文,父母看完都震惊了!

老同学把他刚上一年级的儿子的一篇作文拍下来给我看,作文要求是说下自己家人喜欢干什么。结果孩子是这样写的:

  “我家是一家三口,我爸爸最爱玩足球游戏,我妈妈可是个手机迷,不管是睡觉、吃饭还是看电视都玩手机,搞的我都烦死了。我的爱好就是看电视。这就是我们一家三口的爱好。”
读完后我好笑、震惊、反思又无语。

想象起来,这似乎还是个挺和谐的画面。爸爸在玩电脑游戏,妈妈在一边玩手机,而孩子在另一边看电视,一家人各得其所,各有乐趣。

但是仔细想一想,这是个没有交流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相处冷漠,每个人都像是单独的个体,就如同是孤独的岛屿,彼此并不相通。

这是家吗?

家是什么,有妈妈的呵护,爸爸的关爱,以及孩子的欢声笑语,将三个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家庭。

相比于西方的家庭,中国家庭总是显得比较含蓄,不会随时来一个亲吻,也不会时时刻刻将“我爱你”挂在嘴边。但无论表达方式如何,我们彼此关爱的感情总是相似的,是炽热的,不要让它冷却,更不要冷落它,偶尔要给一个出口让情感宣泄出来,否则很容易熄火。

当家庭生活归于平淡无趣,当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也渐渐归于平淡,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很多家庭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夫妻之间的隔膜和误会,家庭成员漠不关心,孩子因缺乏爱而产生的自卑、乖僻和叛逆。
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平常可以有哪些互动和活动来联络感情呢?

1、每周一起做做家务,共同劳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都要跟其他家人合作,边做事情边交流,感情自然而然就更亲密了。

2、隔一段时间举行一个家庭会议,一起聊一聊最近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观点。

3、周末组织一个家庭旅行,一家人放下其他事情,开开心心地出门游玩一天。

4、偶尔给家人准备一个惊喜,一次烛光晚餐,哪怕只是一束鲜花,来升温感情。

家庭是需要经营的,感情也需要时刻加温,才能持续保鲜。

  身为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给自己,更是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家庭环境,也是对家庭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066888888 发表于 2015-9-25 15:40

家有女儿,当爸爸的一定要牢记这些话

1你会希望她永远做你的小女孩,但是,放弃这个想法吧。

2不要因为她是个小女孩就对她区别对待,不要只给他买花和娃娃,也要买乐高和小汽车。

3你在家里做事的时候,都让她帮忙搭把手。她会因此成长为一个自信的女人,在工作中搞定各种挑战

4对待她的妈妈要与你自己平等。这样,她以后也会期待一段平等的关系。

5让她看到你敏感的一面,她会知道,感性不是弱点

6你们要有彼此才懂的内部暗语笑话。她会永远记住这些笑话的。

7鼓励她去做她怯于触碰的事情,因为她会相信你永远在她身后挺她

8你要信守自己的若言。她生命里遭遇的失望,应该只来自那些不知她有多特别的人。

9给她秀一秀你特别拿手的本事,也请她给你展示一下她的本事。

10试着去理解她的兴趣,即使那是你不会做的事情,让她知道她的爱好是有价值的——无论是跳芭蕾还是跟少年们玩体育。尤其当她的爱好太女孩子气的时候,更要让她明白:无论她的爱好是什么,都很重要。

11不要表示轻蔑:无论是针对她还在发育的身体还是她的问题。

12当她因为有困难而跑来找你的时候,不要拒绝她。认真秦婷,这样她下次才会再来找你。

13当着她的面和她妈妈讨论问题。她会知道,女性在亲密关系中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她以后也会去寻找重视她意见的人。

14除了成功的男士以外,也给她讲讲女强人的故事。她会因此寻找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强。

15如果你就是一个正面榜样,拿就没有必要费心把坏小子都赶走,反正她自己会知道哪个是更好的。但如果她真的找了一个坏小子,那你得让她知道:如果她伤了心,你会好好收拾那小子的。

16让她知道,她是唯一要对她身体负责的人。

17经常赞美她,还有她的妈妈。

18告诉她,你爱她。让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你永远都在。

066888888 发表于 2015-9-25 21:53

孩子是你的,不要把这些责任推给老师?(点醒无数家长)

常常听很多管不住孩子的家长说:“等到了学校就好了,自然会有老师管着他!”有的家长去开家长会,回来说自己一直在睡觉,老师废话太多了……听到他们这样说时,我总是在为那可怜的孩子担忧,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遇见这么不负责任的爹妈!

1老师保证不了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2老师给不了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会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3老师很少主动找家长交流

       一般家长被请到学校,那孩子的问题就有点严重了。所以,孩子的小问题,老师一般不会找家长沟通的,但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发现这些问题时,如果能跟老师积极主动的去沟通,那在孩子成长和学习这件事上绝对是帮助很大的。

4老师给孩子传递不了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5不要指望让老师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6老师给不了孩子上进心

       很多家长一开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跟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相背离的,他们主张快乐教育,不主张让孩子刻苦学习,认为那样孩子会很累。殊不知中国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不自觉的挤进了竞争的行列,而你灌输给孩子的思想,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受不到老师的赞扬,得不到同学的钦佩,你以为是为孩子好,其实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只要孩子自己觉得不苦不累,完全可以应付自如,为什么不能让他多学点东西呢?

7老师给不了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8你对孩子的影响力永远大于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066888888 发表于 2015-9-25 21:53

{:1_266:}{:1_266:}

066888888 发表于 2015-9-26 14:24

美国孩子上课真的是在“玩”吗?

圝圝很多人认为,美国中小学不重视考试成绩,学生上课跟玩儿一样,也没有家庭作业,所以美国基础教育不扎实,不如中国。
圝圝然而事实又是怎样呢?

圝圝如果说美国的基础教育真是“一团糟”,那为什么被认为“不扎实”的美国基础教育,却造就出了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
圝圝美国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真的是在“玩”吗?
圝圝带着这个疑问,快来看看这位学者对美国小学的调研,他能给我们分享什么样的美国小学课堂呢?

教室布置有深意,并不是真的“玩”

圝圝说起美国小学课堂的轻松随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教室的布置形式。教室的墙壁上挂的不是名言警句和人物肖像,而是贴着老师亲手书写或制作的学习内容或提示,比如写作文的步骤、美国内战的过程、学生受欺负时该怎么办等。
圝圝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觉得太“随便”了,课桌三三两两拼在一起,大小高矮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单人小桌带有轮子,位置可以随时移动。学生们上课还有秩序可言吗?相信很多人跟我有同感。后来才发现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他们并不是真的在“玩儿”,而是为了开展个性化的讨论,其实我一直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小组合作和汇报演讲是常态

圝圝很多中国留学生到美国以后,或许都会经历美国大学里的小组作业和汇报演讲的学习方式,甚至有的学生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而对于美国学生来说,从小学就已经开始熟悉和运用这种模式了。记得曾经一位美国教授问我“为什么中国学生喜欢自己学习呢?”我只能无奈的笑着说:“他们怕打扰其他同学。”根据我的观察,的确国内的学生比较腼腆一些,甚至有些低调,其实他们很有才华。
圝圝小组合作在美国小学课堂非常常见,老师经常将全班学生分组,要求他们搜集与本小组课题相关的资料,课题有吸尘器、拉链、食物搅拌器和莱特兄弟的飞机等实用课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他们还要轮流向全班展示和讲解研究结果。通过分组合作,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自主学习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美国小学也有各种“奇葩”考试

圝圝美国小学也有各种“奇葩”考试,从联邦考试到州考试,再到学区考试和学校测验,甚至班级随堂小考,相比国内,那是样样不缺。虽然大考并不是每个年级和科目都包括在内,但学校测验和班级考试很频繁,尤其是随堂考试几乎每周都有,这些都会作为总成绩的评定标准。学期结束时,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业和课堂表现给出总的评分,连同每次考试成绩打印到成绩单上,发给家长。
圝圝记得有位老师经常向我们谈起自己的孩子多么优秀,成绩多么好,在班里前三名。可见,美国家长同样在乎孩子的成绩。想想看,父母怎么会不希望自己孩子优秀呢!而对于美国家长不重视成绩的误解,一方面是因为与中国家长唯成绩论相比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还与美国家长对待孩子多是鼓励、表扬和宽容的态度有关。

重视个性差异,跳级串班很常见

圝圝美国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有的学校甚至可以见到跳级和串班学习的现象。
圝圝在南卡罗来纳州有个叫伊丽莎白的女孩,一年级学生,非常聪明,英语阅读水平远高于同班同学,就被提到三年级上英语课,下午再回自己班里学习其他科目。而且该校每天上午八点到九点的时间段,二三年级两个班会交换学生,二年级成绩拔尖的学生到三年级班里接受新知识,三年级成绩较差的学生到二年级班上补习课。因为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能够全面了解,有利于接下来的个性化培养。
圝圝美国小学实行包班制,每班只有一个老师教所有主要科目,由于老师自身限制,或许不能面面俱到,所以美国的中学还实行跑班制和选课制,由于老师各有所长,学生还能凭兴趣选课,这往往能够弥补一下小学阶段包班制的不足。

混龄班级适合低龄孩子

圝圝所谓混龄班,即不同年龄和年级的学生编排在同一教室,这是我在美国见到的最新鲜的事儿。记得我第一次见到课程表时,还对“K-1”和“1-2”这样的表述有疑问,后来得知K指kindergarten,就是学前班,“K-1”就是学前班和一年级的混合班,同理,“1-2”就是一二年级的混合班。美国小学指的是从K到五年级,入学年龄从五周岁起,读学前班(k)一年,接着就是一年级了。
圝圝混龄班级的理念之一是使班级像一个家庭,不同年龄的孩子像兄弟姐妹一样一起学习和游戏,大孩子为小孩子树立学校行为榜样,并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

别看低了“玩出来”的小学课堂,取其精,学其长,才能真正有助于我们自己教育的发展

圝圝从中美的教育方式来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有系统和统一的课程设置和传授方式,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是,在知识之外,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个性和兴趣培养等方面又稍有欠缺,虽然美国的基础教育也有他的缺点和不足,但是我们还是别看低了“玩出来”的小学课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信我国基础教育会越来越好。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李阳英语』迎中秋庆国庆,课程免费试听,并送限量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