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全面公开公积金家底 直击三难问题
[摘要]自1991年问世以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支撑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之一。
自1991年问世以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支撑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之一,在加快住房建设、改善住房条件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机构概况、运行情况等信息多年来始终未公开,“钱去哪了?钱怎么样了?”等问题一直成谜,各种传言经常不胫而走。
12日披露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4年年度报告》,说的是2014年,但对破解“知情难、提缴难、收益难”“三难”,或许是十分重要的良好开端。
破除知情难:谣言止于阳光
“15页文字、6张图表、32个地区近千项数据”,新公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4年年度报告》让百姓第一次看清了公积金的家底。“342个管理中心、3.66万从业人员、11877.39万缴存职工……”伴随着一个个数字的出现,人们脑海中“谜一样的”第一印象渐渐被打破。“及时公开信息让老百姓看个明白,对管理部门心里也有了一个底。”长期关注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媒体人吴玲还算了一笔账:报告中提到“2014年人员经费为29.13亿元”,那么从业者的人均收入不足8万元,网络传言“人均20万年薪”不攻自破。“政府若早些公布信息,老百姓也就不会被谣言误导了。”
在公积金“档案”浮出水面的同时,北京、珠海、海口等地已加快落实“一卡通”等信息公开。
海口市民张馨文上个月正式拿到了“公积金联名卡”的申请单,根据申请单上的介绍,未来住房公积金联名卡可以实现住房公积金余额和明细查询、提取入卡以及个人储蓄、结算等业务。“过去办理公积金查询,需要坐车跑到中心排队等待很久,信息公开、服务信息化不仅可以为民众节省大量时间,也能让公积金的使用更加便利。”张馨文说。
从阳光运行到监督透明,公众对公积金信息公开还有更高期待。“未来还需要建立开放的监督机制。”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陈杰认为,目前各地急需将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做实,一方面定期向公众公开各项报告及审议内容,同时对于人员组成、工作现状等内容也需要公示。
“目前,公积金运行及政策落地大多靠媒体和学者监督,实际上应该加入由缴存方代表组成的第三方监督,从而有效保障缴存方的利益。”陈杰说。
直面提缴难:提高效率降低门槛
公积金使用效率低、提取难,是饱受公众诟病的老问题。这份报告显示,全国32个地区,公积金贷款发放率高于80%的只有8个,贷款发放率低于50%的有5个,个别地区更是低至30%左右。
在海口工作的中直机关工作人员刘青海(化名)已是第三次来到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除了准备身份证、户口本、单位内部的表格、银行流水证明,还需回到户籍所在地开具“单身证明”,并且动手填写、裁剪、粘贴各种表格,耗时最少需要两至三周,而且审批还需要等待半个月以上。
“每次排队都要1个小时左右,不仅累心,甚至还要做手工剪贴各种单据,为了一两万元的公积金,真的不值。”刘青海说。报告还显示,百姓租房使用公积金所占比例仅为1%,“程序复杂”成为挡在万千租房者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每逢周末,在北京一家地产公司工作的成龙都会早早起床和租房中介四处看房。“自己有一笔可观的公积金无法使用,尝试过很多次,但是由于开发票的税金很高,加上房主大多不希望做税务登记,因此在实际办理中非常困难。”成龙说。
丁丁租房经理张武介绍说,租房提取公积金需要提供地税发票,首先需要房主和租客前往当地地税局开具地税发票,当很多租客了解到5%的税款和开票的流程后就选择放弃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