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云 发表于 2014-11-15 00:44

庭前庭后 发表于 2014-11-14 10:21
那一片红海,让人欲罢不能!
自创自评,甚为详细。

首先,感谢 庭前庭后 朋友的跟贴、点评,以及鼓励、支持!

嗯,红叶的确是很美!俺有个亲戚刚从九寨沟回来两天,此时的九寨沟正像毛泽东诗句所描写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亲戚是赞不绝口啊!

所谓“自创自评”,是俺想创新一下,锻炼一下。主要是想锻炼一下,学习一下做“诗评”。当然,更重要的是看能否以这种方式与网友们切磋、探讨,共同提高。

故乡云 发表于 2014-11-15 00:51

光阴的故事 发表于 2014-11-14 16:28
看到红叶,我已醉了。

感谢 光阴的故事 朋友的跟贴和点评!的确,当你到北京香山,或是黄冈红叶园,看到红叶,的确会陶醉的。

故乡云 发表于 2014-11-15 01:00

前人描写深秋、红叶的诗句(完整、带出处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山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毛泽东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杨万里《秋山》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成彦雄《江上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阮籍《咏怀》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纳兰性德《返回》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李贺《蜀国弦》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张志和《渔父》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王昌龄《送张四》

故乡云 发表于 2014-11-15 01:08

本帖最后由 故乡云 于 2014-11-15 01:10 编辑

【古诗欣赏】

七绝·山行作者:〔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朱丽云 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19981103№G〕版上,对这首诗的评析,附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5.坐:因为;由于。 【赏析】: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来源:新语丝电子文库)

故乡云 发表于 2014-11-15 01:13


庭前庭后 发表于 2014-11-15 08:49

故乡云 发表于 2014-11-15 01:08
【古诗欣赏】

七绝·山行作者:〔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 ...

此时枫叶确实红于二月花,
且比二月花更有韵味。

庭前庭后 发表于 2014-11-15 08:50

故乡云 发表于 2014-11-15 01:13


只是南粤不常见红叶,真是一件遗憾的事。

故乡云 发表于 2014-11-16 00:42

庭前庭后 发表于 2014-11-15 08:49
此时枫叶确实红于二月花,
且比二月花更有韵味。

分析得很好!的确如此,让人发出“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感叹。

故乡云 发表于 2014-11-16 00:45

庭前庭后 发表于 2014-11-15 08:50
只是南粤不常见红叶,真是一件遗憾的事。

主要是岭南地区气候温和,没有霜期,或霜期很短,霜冻很轻的缘故。的确是件憾事。

凭歌寄意 发表于 2014-11-16 09:42

似花非花,美!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诗并评析)七律-赏红叶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