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澳的天空 发表于 2014-10-26 13:05

割不完的野草与长不高的树

      割不完的野草与长不高的树       深秋清晨的小东江畔,迁徙的白鹭已在江心岛的浅滩上觅食。 白鹭:木棉花拍       在弯弯的河道上,有位渔翁在拍打着水面,驱赶着已无处可逃的鱼儿,谋求着一天的收获。图一:          河堤旁边的野草,河道管理处的人员趁着枯水期,今季已对它们作了二次清理,一次火烧,一次机割。但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现在河堤旁边的小草,又已长得郁葱。图二:       我在刚修剪完草皮的绿道上散步,闻到一股沛入心肺的味道——小草汁液的味道。原来这个世界上除了花香,小草的味道竟如此清醇。我饮过用草叶打成粉制成的饮品,他们说那是碱性最强的食物,是所有蔬菜类植物中PH值最高拥有者。能闻草汁,能不舒畅?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没人知道的小草……         普通大众都喜欢将自己比喻为“小草”。芸芸众生,遍及天涯。         此时,我想起一首歌《小草》。 歌曲《小草》 http://v.ku6.com/show/Aa9vHRGg3pf_lTgq5KwOeA...html           小草长遍天涯,自生自灭,平凡人的自喻说出了芸芸众生的无奈。          而芸芸众生自喻为小草,那肯定就有部分人是这世上的树。 (下续)

乐叔 发表于 2014-10-27 07:51

我爱小草

淇澳的天空 发表于 2014-10-27 20:58

本帖最后由 淇澳的天空 于 2014-10-27 21:00 编辑

   这个世界很多事物都是相关联的出现:   小草和树;猫和老鼠;走鬼和城管!互相证明对方存在的含义。   在我眼中,他们相互独立却又互相纠缠。有理也难道清,有法也难律明,就成了我眼中割不完的野草与长不高的树!       笔直挺拔,高大伟岸,能配上“树”形象的人,我想到穿着制服的城管。      城管,制服整齐,肩上还扛着两横杆,他们的形象是一棵树,从一开始就按高大的形象塑造。      走鬼,为求两餐,虽然违例,但生活要紧,就象小草,只要有空地,就有他们的出现;      城管,为了工作,有理有据,但开展工作却环境复杂。

      “走鬼”为了生存,就如草芥,所以,城管就算管得再严,也如小草,总割不完,烧不尽;       “城管”为了职业,就如大树,所以,穿上虎皮,玉树临风,制造气场,希望不用“打”就能赢。试问你用笑脸会管得好“走鬼”?         城管一般都是执法有据,也会保持着必要的执法容忍度,但我为何还说“这树”是长不高的树?

淇澳的天空 发表于 2014-10-27 21:02

淇澳的天空 发表于 2014-10-27 20:58
这个世界很多事物都是相关联的出现:   小草和树;猫和老鼠;走鬼和城管!互相证明对方存在的含义。 ...



      原因也许很多。包括城管将小贩的称折断的报道;也有打人的报道;也有听说在没收财物后不知所踪的报道;……图:眼神


      城管对收缴私人财产处理的不够透明,是造成市民对城管执法欠缺信心的主要原因。你不要以为一根白菜一条葱的价值微不足道,它恰恰反映出这个社会诚信价值制度建设的完整度。       假如,某某市场某个走鬼被没收三斤白菜,我们的市民去抽查,会发现这三斤白菜是被送去孤儿园的饭堂了。这样能做到监督一一对应了的执法才是长得高了的树!       城管没收了货物,被罚者应知道货物的最终归宿;被开具了罚款,应给被罚款者开出上交财政的收据。“警”与“匪”的区别,就在于罚款的一纸合法性证明,就象当年交警可以随时收罚款改成受罚者去银行交罚款一样,执法者的诚信就得到了制度的约束和保护。        所以,市民对执法者的误解不是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上,而是在执法过程不够透明、缺少文明、欠缺监督上!当各行各业的罚款,如计生罚款、治安罚款、社会抚养费等等都是统一缴入某财政帐号,否则被罚者有权不缴交罚款的做法能形成制度,将权力充分关在笼子里,就再不会造成市民眼中“这棵长不高的树”。        当我们理解割不完野草生存的无奈,再把树长不高的症结医治,明白城市管理的本质最终也是为市民服务,这个社会的每个人才能更相互理解、和平共处,和睦相待!                                                                                                                                  本文完。


凉爽 发表于 2014-10-27 23:31

野草和大树之间怎么找得到一个平衡点是考量ZF的能力的时候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割不完的野草与长不高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