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高考能否破解中国的应试
中国是世界第一考试大国,学生们考试成精。留美,其最关键的桥梁恰恰是美国教育中和中国教育最相似的部分:考试。考试中的题型变化,在最近三十多年的“高考”中已经屡见不鲜。刚变时当然有许多人不适应。但很快新题型就又刺激出更复杂的一套应试攻略。题型的变化,很难改变应试教育的本质。
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每当考试机构宣布要改变题型时,应试机构都非常淡定:来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没有我们破解不了的密码。
历史,似乎支持着他们的这种自信。SAT是1926年开张,主要是根据一战期间美军募兵时使用的智商测试模式发展而来,在三十年代成为常青藤选材的重要依据,日后越来越重要。设计者曾骄傲地声称:这种考试基于坚实的智商研究成果而设计,考的是天生的智力,应试训练根本无效。但一个叫科普兰的犹太人偏偏开起应试培训班,并证明了应试班能大幅度提高成绩。这使得科普兰用自己的名字办的公司成为当今最大的应试培训公司之一。科普兰考试准备公司的副总裁Seppy Basili称:“1994年和2005年SAT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我们的公司也正是在这两年成长最快。”按说,题型变化,至少在改变的当年,使培训机构一下子丧失了可参照的真题材料,应试准备的效果应该是最差的。但是,题型的改变往往会让那些过度依赖题型的应试型考生恐慌。他们越是恐慌,就越会急病乱投医,最终投入培训机构的怀抱。
从另一方面来说,SAT已经经营了快90年,如今每年有将近300万份考试。如此强大的传统和规模,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有人说,想动一动SAT,就如同让泰坦尼克掉头一样,缓慢得出奇。这就让应试机构很容易适应。这样,SAT和应试业真形成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关系。主持SAT的美国大学委员会属于非赢利机构,每年进账数亿美元,SAT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项目,但并非全部。美国的应试业,包括科普兰公司和与之竞争的普林斯顿复习等等,则形成了一个45亿美元的巨大产业。
45亿的大魔压倒了几亿的小道,其结果是巨大的教育不公平。SAT在公立学校里不教,但应试能明显提高分数。这就给花得起钱的家庭制造了巨大的教育优势。结果,考生的家庭收入和其考试成绩有着明显的正向相关性:家庭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SAT平均成绩为1714分,家庭收入在16-20万之间的为1625分,家庭收入在14-16万之间的1604分……
家庭收入在4-6万之间的1461分,家庭收入在2-4万之间的1402分,家庭收入两万以下的则仅1326分。这样的现实,曾激怒了象Mitch Kapor这样的高科技创业家。他曾在《高等教育年鉴》上发表文章,要求各大学强迫学生和家长公开自己的补习费用(也就是抢跑了多少),作为录取的参考。
更糟糕的是,SAT本来是预测学生前程的一个相当准确的指标,如今这种预测力则大大失灵。一系列的研究揭示,SAT成绩的高低,和学生在大学中的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甚弱,和学生的家庭收入倒是相关性甚强。而高中成绩,则和学生在大学中的表现相关性甚强,和学生的家庭收入相关性甚弱。Wake Forest大学停止把SAT、ACT等标准化考试作为录取参考标准后,排在高中前10%的学生在新生中的比例,一下子从60%多提高到了79%。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也更多元了。另外有33所大学把SAT作为录取的选择性要求。事后调查发现,那些申请时自愿提交SAT成绩的学生和没有提交的学生,在大学平均成绩和毕业率等方面基本没有差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高中成绩好、SAT成绩低的学生,在大学中表现普遍不错。那些SAT成绩高、高中成绩差的学生,在大学中表现比较差。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SAT还有什么必要?
在多方面的压力下,SAT在1994年和2005年进行了两次改革,其中2005年的改革,是在加州大学系列声言要废除SAT的直接威胁下进行的。但是,改革力度不够,引起许多大学的失望。现在宣布不采用SAT作为录取参考的大学越来越多。如果大学都决定不把SAT作为录取参考,SAT就寿终正寝了。所以,从长远看,SAT能不能脱胎换骨,关系到其存亡的问题。
这次SAT的改革,是否能“动真格的”?哈佛录取部主任William Fitzsimmons看了新版的SAT模型后称:变化之大让他震惊。这是他在高等教育录取办公室工作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见证的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所以,我们对新版SAT,不能用1994年和2005年两次改革的尺度来衡量。过去是技术性的改革,这次则是哲学性的革命。过去那套应试技巧是否对付得了?我看这很难说。 |
|